唐三彩孔雀熏:高24厘米,今值18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20:16 1

摘要:唐代三彩孔雀熏香,是件浸着盛唐烟火气的古物。它不算硕大,高24厘米、宽18厘米,孔雀造型憨态中藏着精致——翠绿釉色铺陈羽翼,鹅黄釉勾勒尾羽纹路,淡蓝釉点染冠顶,历经千年,釉面仍泛着温润光泽,指尖触到器物边缘,还能感受到当年工匠细细打磨的痕迹。

唐代三彩孔雀熏香,是件浸着盛唐烟火气的古物。它不算硕大,高24厘米、宽18厘米,孔雀造型憨态中藏着精致——翠绿釉色铺陈羽翼,鹅黄釉勾勒尾羽纹路,淡蓝釉点染冠顶,历经千年,釉面仍泛着温润光泽,指尖触到器物边缘,还能感受到当年工匠细细打磨的痕迹。

这熏香的起源能追溯到盛唐时期(公元8世纪初)。那时唐三彩工艺已达顶峰,从皇室用器延伸到中层贵族日常,它并非出自某一位有名有姓的工匠,而是巩义窑附近的民间工坊合力打造。匠人们熟悉釉料配比,能让黄、绿、蓝三色交融不混,塑造孔雀形态时,连羽翼的层次感都细细刻画,既为实用,也贴合当时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

造它的寓意藏着古人的生活期许:孔雀在唐代是吉祥与华贵的象征,常出现在器物、织物上,代表家庭顺遂、生活富足;而熏香本身是日常所需,两者结合,让这件器物既有“熏香净室”的实用功能,又藏着“吉祥相伴”的美好祝愿,摆在卧室或卧室,既是用具,也是能装点生活的摆件。

它的用途很明确,就是日常熏香。唐代人爱熏香,晨起时用它熏染衣物,让衣袂带香;待客前用它净化室内空气,去除异味;连读书时,也会点上香料放入熏香腹中,让香气从孔雀羽翼的细小孔隙中缓缓散出,伴着墨香,让生活多几分雅致。器物底部留有通风小口,正是为了让香料充分燃烧,设计里满是实用的巧思。

到了中唐初期(公元8世纪中后期),这熏香渐渐被废弃。安史之乱后,盛唐的繁华褪去,民生凋敝,中层贵族难以再维持往日的精致生活,不少这类三彩器物要么被变卖,要么遗失,甚至被埋进土里。有个简短的小故事:中唐一官宦家道中落,怕熏香被抢,悄悄埋在庭院角落,此后无人知晓,近代翻修老宅时,工人挖土才意外挖出。

如今要是有这么一件真品,按近年古物行情算,价格不算离谱。普通唐代三彩小件品相好的约8-12万元,这件是孔雀熏香造型,工艺更复杂,釉色保存完好,还带着使用痕迹,估价在18万到25万元之间。这个价格对普通家庭来说不低,但远没到“天价”,毕竟它是当年中层贵族的日常用器,更多承载的是唐代生活细节,而非孤品国宝,符合市场对这类古物的合理定位。

这件三彩孔雀熏香,从盛唐的精心打造,到中唐的无奈尘封,再到如今被人珍视,像一段沉默的时光切片。它不只是件值些钱的古物,更藏着千年前的生活气息——看着它,仿佛能看到盛唐时,有人点上香料,让香气从孔雀羽翼间漫出,伴着窗外的鸟鸣,那是属于唐代人最寻常的雅致,隔着时光,仍能让人感受到那份对生活的认真与热爱。

来源:灼浪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