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觉得青藏高原太荒凉了,人住得少,是因为地方太冷太高了。现在有科技帮忙,人口也才刚到956万。以前谁能想象这里还能住那么多人。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千多年前吐蕃王朝能和唐朝打得那么厉害,靠的就是人多。第一反应肯定是,那时候怎么可能养活这么多人。地儿这么大,天这
很多人觉得青藏高原太荒凉了,人住得少,是因为地方太冷太高了。现在有科技帮忙,人口也才刚到956万。以前谁能想象这里还能住那么多人。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千多年前吐蕃王朝能和唐朝打得那么厉害,靠的就是人多。第一反应肯定是,那时候怎么可能养活这么多人。地儿这么大,天这么冷,吃什么长这么多的人。
大家肯定好奇吐蕃王朝“靠什么养活了上千万人”。很多人以为他们全都挤在高原,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吐蕃疆域很大,不只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藏和青海,还包括了川西、关中、河西走廊,甚至南疆、中亚、恒河流域。当时这些地方环境比高原好多了,尤其是恒河平原,种地不用操心,粮食管够。所以吐蕃最强时候的“千万人口”,大部分其实就是靠这些地方吃饭。这个底子才让他们敢和唐朝硬碰硬,还能动员起数十万大军。
“吐蕃的领土范围远比今天大,恒河平原这样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粮仓,所以人口能那么多。”
有些人会觉得,地多还得有好天气才能产粮食,其实那时候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隋唐那会儿正好赶上了一个暖期,冷得少,种得多。像现在冬天长安还总下雪,那时候不怎么下,有司竹监的地方满地竹林,竹林七贤在河南焦作那会儿也舒服得不得了。连西藏境内都能看到大片的红柳、森林,还有野兽出没。连老虎都住得下来,可见气候没有现在这么恶劣。看现在阿里那块地方,今天人丁稀少,以前象雄古国那会儿,单单士兵就有十万,遗址和墓葬到现在还在。环境要是差,谁都活不下去。
“隋唐时气候更暖和,不冷,农作物能长,不光青藏高原,连西部、南部都能种地。这才有那么多人。”
后来气候变冷,小冰河期来了,高原不适合住人了。吐蕃王朝战争也多,人口慢慢减少,到明清时只剩下两百多万。新中国成立前,青藏高原人口滑坡剩下一百多万。如果没有技术和基建,恢复起来也挺难。现在有了公路、铁路、电力、通讯,才慢慢让这里又热闹起来。
有的人会说,科技这么发达,为啥青藏高原还是住不下那么多人。其实生存环境很重要。现在即便全球变暖,大部分地方冻土都在化,能住的地方慢慢增多,草地也变大了。国家建设也给力,水电路啥都安排得齐了,新一代不少人回流发展。但高原海拔毕竟太高,气候还是挑战,人口要想再上一个台阶还得看环境能不能彻底改善。
日常生活里,老一辈人都说靠天吃饭。青藏高原的故事其实跟我们一代代人差不多。吐蕃人口多,不是苦熬出来的,靠的是地盘大,加上那时候天时好,生活才有保障。现在只要环境继续好转,基础设施跟得上,说不定还真有机会让青藏高原再迎来人口暴增。也像我们生活一样,环境一变,机会就多了,谁都有翻身的那天。
以前很多地方都是生态好的,只要天气暖和,土地肥,什么都能长。现在科技发达了,路通了,人开始回流,高原的希望慢慢浮现。将来青藏高原人口破千万,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只要地盘大,气候好,基础设施到位,青藏高原人口想多也难不倒。”
吐蕃盛世是靠环境和地理,好时光总有结束的时候。但只要人不放弃,环境一变,很多事就有可能。青藏高原的故事,和咱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一样。努力等机会,环境一好,过去的辉煌有一天会再回来。
有时候别总琢磨为什么,现在人口还不上去。看看气候、生活最低保障、吃喝住用,有变化时人自然愿意回来。吐蕃的千万人口也不是神话,是靠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全球变暖,环境可能越来越适合人生活,国家建设也越来越强劲。咱们只要留心变化,总有希望看见新的高原奇迹。
“人多和地好其实是互相成就的,不是盲目熬出来的。”
谁都希望家乡人气旺,青藏高原的故事就是每个靠天扎根的人的生活缩影。以后环境更适合,人会越来越多,不是梦。
来源:晋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