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团队近日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通过补充特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成功逆转小鼠模型中与年龄相关的视力衰退。这一发现为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开辟了全新途径,同时挑战了传统DHA补充剂的治疗理念。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14014307.htm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团队近日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通过补充特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成功逆转小鼠模型中与年龄相关的视力衰退。这一发现为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开辟了全新途径,同时挑战了传统DHA补充剂的治疗理念。
突破性发现挑战传统认知
该研究由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生理学与生物物理学系副教授Dorota Skowronska-Krawczyk博士领导,与波兰科学院和德国波茨坦健康与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研究的核心焦点是ELOVL2酶,这种被称为"衰老基因"的蛋白质在脂肪酸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随着年龄增长,ELOVL2酶活性下降导致视网膜中omega-3脂肪酸DHA水平降低,进而引发视力问题。然而,这项新研究表明,单纯补充DHA并不能有效改善老年性视力衰退,而是需要特定类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研究团队通过给老年小鼠注射特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功改善了它们的视觉功能。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改善效果在分子层面表现为衰老特征的实际逆转,而不仅仅是症状的缓解。Skowronska-Krawczyk博士强调:"重要的是,我们没有看到DHA产生相同的效果。我们的工作确实证实了仅靠DHA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事实。"
脂质代谢与视觉衰老的深层机制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脂肪酸补充剂可以通过绕过 ELOVL2 酶来逆转小鼠眼睛的衰老影响。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已成为发达国家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96亿人患有AMD,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2.88亿。
视网膜作为人体代谢最活跃的组织之一,对脂质代谢的变化极为敏感。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维持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视网膜外节段的膜结构中,参与视觉信号转导过程。
ELOVL2酶负责催化长链脂肪酸的进一步延长,产生包括DHA在内的多种重要脂肪酸。然而,该酶的活性随年龄显著下降,导致视网膜中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最终影响视觉功能。
研究团队发现,通过绕过ELOVL2酶的限制,直接补充其下游产物——特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恢复视网膜的正常代谢状态。这种方法不仅改善了视觉表现,还在细胞层面逆转了衰老标志物的表达。
基因变异与个体化治疗前景
研究的另一重要发现是ELOVL2基因变异与AMD进展速度的关联性。研究团队识别出了与AMD更快进展相关的特定基因变异,这为疾病的早期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Skowronska-Krawczyk博士表示:"现在我们实际上与这种疾病及其衰老方面有了遗传联系,因此我们有可能识别出视力丧失进展风险较高的人群。"这一发现意味着未来可能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高风险患者,提前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干预。
基因变异分析还揭示了不同个体对脂质代谢的差异响应。某些基因型的患者可能对特定脂肪酸补充剂更为敏感,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这种个体化医疗的理念正逐渐成为现代眼科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免疫系统衰老的意外发现
研究的影响范围远超视觉系统。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合作研究显示,ELOVL2酶缺失同样会导致免疫细胞的加速衰老。这一发现暗示脂质代谢在全身衰老过程中可能发挥更为广泛的调节作用。
免疫系统衰老是老年人易感染、肿瘤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如果脂质补充疗法能够同时改善视觉功能和免疫系统状态,将为老年健康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综合性治疗策略。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脂质代谢异常可能与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虽然这一领域仍需更多研究验证,但为癌症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临床转化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动物实验结果令人鼓舞,但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剂量和给药方式的优化。目前的研究采用注射给药,但对于长期治疗而言,口服制剂将更具实用性。
其次是安全性评估。长期补充高剂量脂肪酸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和代谢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毒理学研究。此外,不同人群的代谢差异也需要在临床试验设计中充分考虑。
制剂稳定性是另一个技术难题。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发生氧化,需要开发特殊的包装和储存技术以保证药物质量。
监管路径的选择同样重要。这类脂肪酸补充剂可能被归类为营养补充剂或药品,不同的监管类别将影响其开发成本和上市时间。
抗衰老医学的新里程碑
Skowronska-Krawczyk博士将ELOVL2称为"我们在考虑抗衰老疗法时应该关注的顶级衰老基因之一"。这一观点得到了抗衰老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抗衰老研究从延缓衰老转向逆转衰老。本研究首次在视觉系统中实现了分子层面的衰老逆转,为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概念验证。
随着对ELOVL2酶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其在其他器官系统中的作用。初步证据表明,该酶在大脑、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的衰老过程中都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开发能够特异性激活ELOVL2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以及优化脂质补充剂的配方和给药策略。这些努力有望为人类健康老龄化提供更多科学支撑。
这项研究不仅为老年性视力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更重要的是为理解和干预衰老过程开辟了新的科学路径。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突破性的抗衰老治疗方案问世。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