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几十年,到头来连一次为自己活的机会都没有,图个啥?”
“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几十年,到头来连一次为自己活的机会都没有,图个啥?”
这是老张在退休宴上,端着酒杯,眼眶泛红说的一句话。
在场的人,有的低头喝酒,有的悄悄抹泪——谁不是这样呢?
年轻时为父母扛责任,中年时为孩子拼前程,老了,终于退休了,却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好像还没真正开始,就已经要准备谢幕了。
老张今年60岁,退休前是国企的一名技术员。
35年工龄,没迟到过一次,没请过一次长假,是单位里有名的“老黄牛”。
可谁又知道,他心里藏了个梦——骑着摩托车,沿着川藏线,一路向西,去看布达拉宫的金顶,去听大昭寺的钟声。
这个梦,从他30岁那年看了《远方的家》就开始发芽,可一拖,就是三十年。
孩子上学、买房、结婚……一桩桩一件件,他都得扛。
老婆说:“等孩子安定下来,咱们再计划。”
可等孩子安定下来,孙子又出生了,他又成了“免费保姆”。日子像陀螺,转着转 irresponsibly,转得他连喘口气都难。
直到去年体检,医生拿着报告单说:“老张,你这血压、血脂都高,再这么熬下去,不是脑梗就是心梗。”
那一刻,他突然醒了:人这一辈子,不能总为别人活,也得为自己“野一次”。
他回家跟老伴商量:“我想去西藏,骑摩托车,就我自己。”
老伴愣了半晌,眼泪下来了:“你都这把年纪了,图啥?”老张笑了笑:“图个痛快,图个不白活。”
他不是冲动。他花了三个月准备:体检、练车、学急救、买装备。
还报了个老年骑行团,认识了一群“不省心”的同龄人。
有人退休后去学街舞,有人去云南种咖啡,还有人背着吉他走遍全国。
他们都说:“年轻不是年龄,是心态;自由不是远方,是选择。”
出发那天,老张穿上了那件多年的皮夹克,戴上头盔,跨上改装过的摩托车。
老伴站在门口,一边抹泪一边喊:“注意安全,按时吃饭!”他回头一笑,拧动油门,轰鸣声中,背影渐渐消失在晨光里。
两个月后,他回来了。晒得黝黑,瘦了十几斤,但眼神亮得像星星。
他带回一串藏银手链,送给老伴,说:“我在纳木错湖边,替你许了愿——愿咱们还能一起,再“野”一次。”
他把沿途拍的照片做成相册,取名叫《六十岁,才出发》。
翻到一张他站在布达拉宫前、举着国旗的照片时,他儿子沉默了,许久说:“爸,我以前觉得你就是个普通老头,现在才发现,你比我活得还酷。”
是啊,很多人退休后,要么跳广场舞,要么带孙子,要么窝在沙发上刷手机。
不是说这些不好,但如果一辈子都没为自己疯狂过一次,没做过一件“出格”的事,那退休,不就成了另一种“等死”?
老张说:“这世上,最贵的投资不是买房买车,而是投资一次真正的自由。
我花了几万块,换来的是心跳、是风景、是回忆,是到老了还能笑着对孙子说:‘爷爷当年,也疯过!’”
有人说他任性,可他说:“人生哪有那么多“应该”,只有“我想”。
60岁怎么了?60岁就不能追梦了?黄忠60岁还在战场冲锋,姜子牙70岁才出山辅周,我张某某,60岁出发,不晚!”
如今的老张,成了小区里的“传奇人物”。
年轻人见了他都喊“张哥”,孩子们围着他听西藏的故事。
他还在社区开了个“老年追梦分享会”,鼓励更多人:“别等了,想做的事,现在就去做。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太早的放弃。”
所以,朋友们,问问自己:
你老了,是想躺在摇椅上回忆“当年本可以”,还是笑着说起“那年我真敢”?
退休后最好的投资,不是存钱,是“野一次”——你,敢吗?
评论区等你:
你有没有一个藏了半辈子的梦想?
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月,你想去哪儿,做什么?
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老了,也能活得热气腾腾!
来源:璀璨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