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和平峰会’上一直传达一个信息:‘他创造了一个历史转折点’。旁观者可能也会从他的讲话中得出‘任务已完成’的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和平峰会’上一直传达一个信息:‘他创造了一个历史转折点’。旁观者可能也会从他的讲话中得出‘任务已完成’的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
英国广播公司近日的一篇文章,聚焦近日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
文章说,认清这项协议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非常重要。协议只是停火并交换被扣押人员,它不是和平协议,甚至不是和平进程的开始。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裂缝一:政治意愿缺口
文章指出,加沙“20点计划”的下一阶段需要达成一项协议,以填补框架空白,该框架宣布加沙地带将非军事化、实现安全并由包括巴勒斯坦人在内的委员会治理。要实现这一点,还需大量具体工作。
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各方具备达成真正和平协议所必需的政治意愿。
裂缝二:美方立场摇摆
文章认为,在9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对卡塔尔进行导弹袭击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仍然一心想全面地粉碎以色列的敌人,以便以色列能够决定加沙的未来。但那次袭击激怒了他。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说,卡塔尔是美国在该地区的主要盟友之一,也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所在地。对特朗普政府而言,美国利益优先于以色列。
于是美国强力推动先达成加沙“20点计划”。但随后美国人逐渐意识到,加沙停火协议敲定细节至关重要,后续协议也不会很快完成。问题是,美国人可能没有足够的耐心。
裂缝三:现场安全裂缝
文章指出,停火协议在初期总会被违反。那些最终得以维持的停火,往往建立在交战双方认定这是最佳选择、并为此制定出严密条款的基础之上。
而加沙停火缺乏这些根基,这也是危险所在。仅仅24小时后,以色列和哈马斯就因各自截然不同的理由,在交还被扣押人员遗体、触碰“黄线”、开放口岸以及援助物资进入等方面显现出裂痕。
“和平不会只因美国想要就会发生”
文章认为,倘若美国总统特朗普真的以为“缔造和平”的任务已经完成,那他就是在自欺欺人。即便只是“去尝试”,也需要持续的专注、艰难的外交努力,更需要交战双方共同认定:是时候做出痛苦的牺牲与妥协。要实现和平,就必须先把那些“别的梦想”抛下。
文章最后指出,历届美国总统也曾坚信自己能在中东“缔造和平”。特朗普将会发现,和平并不会因为一位总统拍板就能实现——无论他多么强势。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