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洗澡“洗”出来的?医生提醒:不想血压高,洗澡注意4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7:25 1

摘要:那天是小年,外头飘着雪,屋里暖气烧得正好。我妈洗完澡出来,脸色发白,坐在沙发上喘着气。我赶紧拿出血压计,一测,飙到了180。她还说自己只是洗得有点久,水也没多热。

那天是小年,外头飘着雪,屋里暖气烧得正好。我妈洗完澡出来,脸色发白,坐在沙发上喘着气。我赶紧拿出血压计,一测,飙到了180。她还说自己只是洗得有点久,水也没多热。

我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全是一个念头:这血压,是不是洗澡洗出来的?这种事,我不是第一次见了。干这行二十年,老年人因为洗澡出事的,见过太多。有的晕倒在浴室,有的刚洗完就头痛胸闷,还有的,第二天就进了医院。

有时候血压高,不是吃得咸、不动弹,而是洗澡这事没注意。我妈那天没事,是侥幸。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运气。

后来我跟她聊了半天,才搞清楚,她那天澡前没吃东西,洗到一半又开热水猛冲,还关着门不透气。这些细节,平常看着小,真遇上了就要命。我给她讲了四个洗澡要注意的地方,她听完点头,第二天就买了个浴室温度计。

第一是洗澡水温。很多老年人怕冷,水温开得高,有时一摸都烫手。可水一热,血管扩张,血压就往下掉。年轻人能调节,年纪一大,血压起伏就容易出事

我有个邻居阿姨,冬天洗热水澡,刚一站起来眼前发黑摔倒了,送去医院才知道是低血压引发的迷走神经反应。浴室温度和水温要稳,不能太高也不能忽冷忽热

第二是洗澡时间。我妈以前一洗就是半小时,说是泡着舒服。其实泡得久,身体散热多,血压会逐渐下降,心脏负担也加重。尤其洗到一半蹲下搓脚,再站起来,容易头晕甚至摔倒

我一个老客户,七十多岁,洗到一半蹲着刷脚,起来时一晃撞到了墙,事后说自己就感觉天旋地转。洗澡以十分钟为宜,超过二十分钟,风险就高了

第三是洗澡时间点。很多老人喜欢晚上洗澡,说是洗完好睡觉。其实晚饭后洗,尤其是刚吃完,血液集中在肠胃,洗澡一冲热水,血液又往皮肤跑,这时候心脑就容易缺血

有位阿伯,年初六晚上八点洗澡,刚洗完胸闷气短,被送进急诊,医生说幸亏送得早。洗澡最好安排在饭后一小时,晚上九点后尽量别再进浴室

第四是洗澡前后的状态。空腹洗澡、情绪激动后洗澡,或者刚运动完去冲澡,都容易让血压乱跳。我妈那天就是空着肚子洗的,一身热汗没擦干就冲进去。

这时候血管收缩、扩张都不稳定,容易出问题。我建议她以后洗澡前半小时吃点东西,洗完坐一会儿再睡。洗澡不是件小事,它影响的是全身血液的循环和压力调节

我常说,洗澡是个“慢性战场”,尤其对老年人来说,不是洗得干净就行了,而是洗得“安全”。有些人觉得身体好,洗澡怎么都行,其实越是没症状,越要警惕。高血压就是这样,它不会提前通知你,只会在你最放松的时候突然来一击。

前年冬天,小区有个八十岁的退休教师,自己住,天天洗澡,身体也硬朗。有天晚上洗完澡没出来,邻居敲门没应,打开门,人倒在了浴室。当时水还在流,空气湿热,血压过低,心率紊乱,人没抢救回来。洗澡时独处的风险,是高血压患者最容易忽视的陷阱

我现在经常提醒我的客户,特别是那些年过六十的人,洗澡这件事要“讲规矩”。不是说一刀切不让你洗,而是要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安全。身体不是机器,不能随便调温调压,尤其是洗澡这种全身血管都参与的活动,更要有章法

还有一点特别关键,有高血压的人,别在洗澡时突然蹲下或者快速站起。体位改变太快,会让血压猛地一跌,脑子供血不足,容易晕。我认识一个老工程师,洗澡时弯腰捡肥皂,站起来时直接倒下,所幸家人在边上,扶住了他。

我也遇到过一些老年人说,自己洗澡时喜欢边听广播边思考问题,觉得放松。其实人在太放松的状态下,警觉性降低,对身体异常反应迟钝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反应慢半拍,结果就可能大不一样

洗澡后别急着穿衣服出门或躺床上。血管还没完全恢复原来的状态,特别是高血压人群,洗完澡后的十分钟,是血压波动的高发期。我妈洗完澡现在会先坐着喝口温水,等脸色恢复红润再活动。我也给她浴室门口放了个小凳子,方便随时坐下。

有次我带一位客户去做体检,他血压控制得不错,可每次洗完澡后都头晕。检查没问题,我问他洗澡习惯,他说洗完总是赶着换衣服出门,时间卡得紧。我让他试着洗后休息十分钟,结果头晕的情况就没再出现。不是身体差,而是洗澡方式不合适,才让血压乱了

我还得说一点,有些人喜欢洗冷水澡,说是锻炼身体。这种方法对年轻人也不是完全安全,对老年人更是大忌。冷水一冲,血管猛缩,血压一下子飙升。我真见过有人洗冷水澡后嘴唇发紫、手脚冰凉,量血压已经到了190。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受刺激后更容易出问题

这些年我一直在社区做健康讲座,也帮不少家庭调整日常健康习惯。我发现,真正能让人少生病的,不是大医院,不是名医,而是生活里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小细节。洗澡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要处处留心。高血压,不光靠吃药控制,生活方式才是根基

我现在给我妈洗澡前后都安排好流程:提前一小时吃饭,水温控制在38度左右,洗完坐十分钟,浴室通风要好,门口放拖鞋毛巾备用。她照着做,一年下来血压稳了不少,连头晕的次数也少了。

很多人把洗澡当成放松的仪式,确实,洗得舒服能缓解疲劳。但对高血压人来说,任何放松都不能建立在忽视风险的基础上安全洗澡,是每一个老年人活得安心、活得久的重要保障

我常说,健康不是医生给的,是你每天的选择决定的。洗澡这件事,做对了,是享受;做错了,是风险。高血压不是病得重才可怕,而是它藏得深,发作时不给人反应的机会。洗澡这事,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 《老年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中国老年医学学会,2022年版

2. 《家庭健康行为手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21年出版

3. 《高血压合理用药与生活干预》,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版

4. 《洗澡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第11期

5. 《老年人安全洗浴环境设计建议》,《社区健康与养老研究》2024年第7期

来源:金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