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4月,烟台毓璜顶医院选派生殖医学科朱平、产科杨平、妇科郝莉3名医护人员,奔赴莱阳妇幼保健院开展支援工作。如今,杨平与郝莉已圆满完成支援任务返回医院。她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一腔热血,将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延伸至梨乡大地,让惠民医疗之花在百姓家门口绚烂绽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
今年4月,烟台毓璜顶医院选派生殖医学科朱平、产科杨平、妇科郝莉3名医护人员,奔赴莱阳妇幼保健院开展支援工作。如今,杨平与郝莉已圆满完成支援任务返回医院。她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一腔热血,将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延伸至梨乡大地,让惠民医疗之花在百姓家门口绚烂绽放。
生殖医学科朱平:大白话里的“好孕希望”
“‘生不出就是女人的错’?这说法可不对!‘吃偏方保准怀’?千万别信!咱们得相信科学。”用接地气的方言与患者交流,成了朱平拉近与患者距离的“钥匙”。
朱平为患者解答疑问
来到莱阳后,朱平事事冲在第一线,无论是监测排卵、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还是宫腔镜检查,她都是亲自上阵。先后有30对受生育难题困扰的夫妻在她指导下重燃希望,其中10对夫妻已成功妊娠,另有8对夫妻通过专属绿色通道,顺利转诊至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不用跑烟台排队,在家门口就把事儿解决了,省心又省钱!”一位确认妊娠的女士笑着说。
针对老乡们常问的“怀不上、保不住、生不好”三大难题,朱平先后组织了18场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她用大白话将“科学备孕”“常见误区”“优生优育”拆开揉碎,“生娃大事”经她一讲,竟变得清晰又有盼头。
朱平还给当地医生开起了“小灶”,从病例分析到操作手法,手把手传授经验,牵头优化不孕不育诊疗流程,让促排卵、保胎等环节更规范高效。遇到复杂病例,她立刻启动“绿色通道”,直接对接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科,确保患者得到无缝衔接的治疗。
产科杨平:危急时刻的“定心丸”
“不光要看好病,更要帮当地建起能扛事的团队。”这是杨平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深知,基层医院最缺的不是热情,而是应对复杂病例的“硬功夫”。
杨平(中)在接生
今年6月的一个深夜,莱阳妇幼保健院收治了一名特殊孕妇,妊娠合并糖尿病、瘢痕子宫,孕期未好好产检,血糖忽高忽低,体重指数更是飙到49.44kg/㎡(远超正常范围)。原本计划先控血糖,可在待产过程中,患者出现规律腹痛临产,情况十分危急。
杨平临危不乱,紧急实施了全麻下剖宫产术,同时联系了烟台毓璜顶医院新生儿科和该院新生儿科,随时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新生儿平安降生,并且活力很好。术后,产妇也没有因肥胖、血糖高而出现刀口愈合不良。几天后,母子平安出院,并在后期随访中一切正常。
这场抢救成了最好的“现场教学”,杨平趁机为当地医生复盘。同时,她还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范、专题讲座,将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先进诊疗技术和理念分享给当地的医生们。对于一些跨学科的疑难问题,就向烟台毓璜顶医院的相关专家咨询,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莱阳妇幼产科医疗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妇科郝莉:妇女健康的“守护者”
“微创技术不能只留在大医院。”郝莉到莱阳后,发现当地妇科手术多为传统开腹或经阴手术,腹腔镜技术几乎是空白。她暗下决心:要让这里的医生掌握腹腔镜技术。
郝莉为患者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
她从基础教起,先讲解腹腔镜的操作原理,再示范器械握法,最后盯着医生在模拟设备上练习缝合、止血,她的指导细致到每一个动作。今年夏天,一名子宫长至孕3月大小、后壁有8cm肌瘤的患者来就诊。郝莉与当地医生协作,手术中,她一边操作一边讲解,顺利将肌瘤完整切除,患者术后3天就出院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微创技术。”患者的感慨,让她真切感受到技术下沉的价值。
在宫颈癌筛查领域,郝莉也下了番功夫。莱阳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市免费“两癌”筛查任务,但居民参与率一直不高。她带着团队跑社区、进乡镇,用真实案例讲清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同时在科内规范流程:从取样手法到结果解读,每一步都制定标准,确保筛查准确有效。如今,当地女性筛查积极性明显提高。
从手术台到讲台,郝莉从未停下脚步。她主讲的“更年期管理”“卵巢癌最新指南”等课程,结合病例拆解知识点,让当地医生快速掌握前沿技术,每一点进步都见证着她与团队共同成长的足迹。
朱平播撒希望,杨平护佑母婴,郝莉种下技术,她们用仁心仁术把优质医疗资源的“根”扎进了梨乡大地。如今,杨平与郝莉已圆满完成支援任务返回医院,但这场医疗惠民的行动并未落幕——朱平仍坚守在梨乡一线,持续为当地百姓守护健康。随着更多的“毓医人”走进乡村,优质医疗的“根系”必将在基层扎得更深,惠民医疗之花也必将开得更加绚烂。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