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报纸头条|全链护航秋粮归仓——山东保险业以专业力量迎战秋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5 17:13 1

摘要:“积水还没退,保险公司的20多万元预付赔款就到账了,还帮我联系了履带收割机和烘干点,这季损失能补回来大半!”站在刚抢收完的玉米地旁,无棣县种粮大户张胜彬介绍。10月初,山东遭遇罕见秋汛,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5成以上,东部和南部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655.

“积水还没退,保险公司的20多万元预付赔款就到账了,还帮我联系了履带收割机和烘干点,这季损失能补回来大半!”站在刚抢收完的玉米地旁,无棣县种粮大户张胜彬介绍。10月初,山东遭遇罕见秋汛,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5成以上,东部和南部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655.98万亩秋粮作物受涝,涉及承保户次83.99万户次,预估损失金额达6.92亿元。

面对汛情,山东保险业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统筹指导下,严格落实《关于做好2025年秋粮生产田管时期农业保险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前置防控—前线驰援—精准理赔—长效支撑”全链条服务体系,将保险保障转化为抗汛保收的实际成效。

中国人寿财险聊城市中心支公司组织“党员先锋抢收队”帮助农民抢收秋粮。

前置防控:

政策引领下的

灾前防御布局

山东保险业坚持“防重于赔”,推动财产保险业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减损”全链条服务转型,将风险防线前移至秋粮生产全过程。同时,保险机构与农业农村、金融监管、气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推动数据共享,构建“政策引导+科技赋能+物资储备”立体化防控网络。

据中华财险山东分公司农险部负责人安涛介绍,中华财险山东分公司探索“农险承保机构+防灾减灾中心”模式,在滨州市滨城区、博兴县、沾化区设立区域防灾减灾中心,2025年累计投入13.76万元,在滨城、无棣等6个县区建成农机储备库,提前储备农机、水泵、发电机等应急设备。7月,该公司赶在入汛前联合博兴县农业部门对农田排水系统开展专项排查,清淤疏浚堵塞沟渠;9月与政府部门共同出资改造阳信县商店镇韩家村排水系统,对沟渠清淤加固并新建沟闸,彻底解决500余亩低洼农田连年涝灾的难题。

平安产险山东分公司则聚焦重点易涝区域,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联合临沭县政府完成青云镇三曹沟渡槽清淤工程,修复11个堵塞孔道,使13个泄洪孔100%通畅,今年秋汛期间周边8个行政村万余亩农田未发生大面积积水。入汛以来,该公司还向临沂4个县区5个乡镇捐赠40余台大型抽水泵,提前部署排水设备应对内涝。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分公司依托331个“三农”服务站构建预警网络,与气象部门合作获取精准气象数据,通过公众号、广播等渠道推送预警信息,指导农户提前疏通沟渠。济宁中支组建飞防队伍,在任城区、邹城市开展“一喷多促”作业,覆盖多个乡镇的玉米、水稻地块,将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低位。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与泰山保险则启用遥感监测系统,前者对59个县域的660余万亩秋粮进行月度长势分析,出具186期监测报告;后者搭建气象联动预警体系,向农户推送排涝、晾晒技术指导,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

前线驰援:

政企联动的

抢收攻坚战

10月“双节”期间,持续降雨加剧汛情,山东保险业启动“服务不停歇”应急机制,各机构农险人员放弃休假,与地方政府形成救援合力,同时强化“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协同处置”,确保抢收工作有序推进。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全省农险条线和理赔人员轮流值守,阴雨天气出现后开通秋粮理赔绿色通道;16家地市机构和相关支公司员工提前结束假期重返工作一线,帮助农民排水除涝、抢收秋粮;在原有专线报案基础上,派驻近200名理赔人员到乡镇驻点服务,调动超230辆查勘车辆及47架无人机,实现受损区域全覆盖,报案接收率近100%;依托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对参保地块农作物长势和土壤墒情进行动态监测。

中国人寿财险在平原县联合农技专家制定“分类抢收方案”:对113万亩承保玉米,优先为积水地块调配排水设备,为干爽地块协调履带式收割机。该公司聊城、潍坊等中支组织志愿者深入田间,协助农户排水除涝,依托“三农”服务站调度烘干设备300余台次。太保产险在枣庄组织挖掘机连续作业5小时疏通排水通道,滨州中支党员志愿者冒雨抢收玉米,同步梳理全省烘干服务点,制作资源分布图发放给种植户,解决“晾晒难”问题。

中华财险德州中支在8月强降雨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联合农业农村局制定排涝方案,紧急捐赠大功率抽水机、协调排水设备,加快排出田间积水,减轻内涝。平安产险统筹全辖力量,派出406名查勘人员、136辆查勘车、76台无人机24小时作业,在临沂、潍坊等地协助农户抢收,并每日更新烘干点信息供农户查询。泰山保险组建4个查勘抢收小组,调配20余辆“三农”服务车,联合地方政府完成禹城、齐河等地受涝玉米的收割运输。

在滨州无棣县,太保产险用无人机30分钟完成张胜彬1700余亩受涝玉米地勘测,协调履带式收割机抢收,并联系烘干站点处理湿粮。“从报案到农机进场不到3小时,保险真是救急的及时雨!”张胜彬说。截至10月12日,全省保险机构已协助抢收秋粮超200万亩,调度烘干设备超1500台次。

精准理赔:

科技赋能的

赔款加速通道

为让赔款快速直达农户,山东保险业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推行“科技定损+预赔快付”模式,实现“早查勘、速定损、快赔付”的政策性要求。各机构依托无人机、遥感技术等科技手段,大幅压缩理赔周期,确保资金及时用于秋种复产。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枣庄台儿庄支公司组建10支专项勘察队,配备无人机和手持定损终端,接到种植大户郑均介报案后20分钟即抵达现场。“798亩玉米淹了近一半,工作人员当场测损,还教我填理赔申请。”郑均介说。

“公司已准备500余万元理赔资金,全面启动玉米理赔绿色通道,推行快赔预赔机制,确保赔款及时到账。”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枣庄市台儿庄支公司经理孙中友说。

太保产险在全省推行“按亩预赔”政策,对连片受灾地块先行预付部分赔款。得益于这项政策,积水还未散去,滨州种粮大户张胜彬就收到太保产险的20余万元预付赔款。泰山保险对禹城、齐河等地种粮大户启动高比例预赔,其中禹城市孙洪旗、临邑县吕兆臣、齐河县李先志三位种粮大户的玉米部分泡水,面临霉变、发芽风险。泰山保险为这三位种粮大户完成玉米完全成本保险预赔付金额4.71万元,预赔付比例达80%以上。中华财险则创新“村协管员协助定损”模式,在滨州市博兴县由村协管员配合登记小户损失,农户线上确认后即可进入理赔流程,已快速处理多起秋粮理赔案件。此外,中国人寿财险采用“卫星遥感初核+无人机复勘+App定损”模式,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理赔体系,预计秋粮总赔付将达2.58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全省农险报案件数达20729件,各保险机构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推行“科技定损+预赔快付”模式,整体理赔周期较往年大幅缩短。其中,中国人寿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等主力机构的预赔案件占比超60%,单笔案件平均结案时间不足3天。

长效支撑:

“政策+商业”的

保障体系升级

山东保险业以秋汛应对为契机,推动农业保险从“灾后补偿”向“全程风险管理”转型,构建“政策性保险+商业附加险”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夯实粮食安全长效支撑。

中国人寿财险作为政策性农险主力承保机构,今年共承保秋粮作物684万亩,提供风险保障61亿元。针对政策性保险保障不足的问题,该公司推出收获期降雨指数保险、收入补充保险等商业产品。在阳谷县,21.6万亩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升级为收入保险,保障额度从2.05亿元提升至2.16亿元。“今年,我们全省系统共承保商业性秋粮保险33.67万亩,承担风险保障2.11亿元。‘政策+商业’保险双轮驱动,构建起多层次、全流程的秋粮作物风险保障体系,可以完全覆盖连阴雨天气下秋粮霉变、损耗对投保农户造成的损失。”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农村业务部负责人李宝桐说。

中华财险在政策性保险基础上,开发了玉米收获期气象指数保险、玉米综合病害病理指数保险、商业性玉米品质保险、商业性玉米节气气象指数保险、收获期产量保险等产品,更好满足种植农户多元化需求。平安产险将临沭河道清淤等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计划后续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泰山保险依托新启用的农险核心系统,深化与气象部门的数据联动,构建覆盖“预警—防控—理赔—复产”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当前,全省秋粮抢收已近尾声,秋种工作正有序推进。保险,为粮食安全筑牢风险防线。

来源:农村大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