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基 · 利剑护蕾 | “少年说法”——开远市青少年普法新路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6:47 1

摘要:2025年以来,开远市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质效为目标,打破传统普法模式局限,由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发力,精心组织开展“少年说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及巡回展演活动,将法律知识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让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2025年以来,开远市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质效为目标,打破传统普法模式局限,由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发力,精心组织开展“少年说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及巡回展演活动,将法律知识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让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多方联动聚合力 组织架构筑根基

开远市建立“司法统筹、普法协调、教育落实、文旅支持”的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由市司法局牵头制定活动方案,整合法治宣传资源与专业力量;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梳理本土案例素材;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本土案例素材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市教育体育局立足校园主阵地,组织开远市第一中学、第五中学、第十一中学及东城小学抽调学生有序参与作品编排与展演活动。开远市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结合“利剑护蕾”专项行动要求,将防欺凌、防性侵、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抵制早婚早育等未成年人保护重点内容纳入活动核心,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全域覆盖”的组织保障体系,为活动开展筑牢根基。

以案释法创精品 少年视角赋活力

作品创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原则,依托“开远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受侵害法治宣传教育案例库”,精选未成年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家庭暴力、性侵、霸凌等真实典型案例,由市司法局、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市文化馆专业人员组建创作指导组,从少年的视角进行艺术创作、改编。创作过程中摒弃生硬说教模式,采用情景剧、快板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共打磨出《一步深渊》《包公审现代案》《她是未成年》等4部精品作品。《一步深渊》以网络游戏套路引发电信网络诈骗悲剧为原型,生动说明贪占便宜冲动消费背后的法律风险;《她是未成年》通过模拟未成年人早婚早育场景,呼吁全社会在家庭教育中扫除愚昧落后的观念,用知识和法律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诠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温情守护;《包公审现代案》以包公穿越时空的审案,指出家庭监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这些作品既保留法律条文的核心要义,又融入青春元素与生活细节,让法律变得可感可知,真正走进青少年心里。

全域巡演搭舞台 线上线下广覆盖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开远市构建“线下巡演+线上展播”的立体化传播矩阵。2025年9月,以开远市第一中学为起点,举办“开学第一讲”青少年法治宣传暨“少年说法”法治情景剧首演活动,全市9所学校1200余名师生现场观看,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现场对节目进行“释法说理”,实现“演出+讲解”的双重教育效果。首演后,“线下巡演”陆续结合家长夜校、开远市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法治文化月等活动深入学校、社区开展演出;“线上展播”通过“开远司法行政”“开远教体”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展播优秀作品,让更多青少年及家长便捷观看学习。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共开展“线下巡演”6场次4500人观看演出,线上展播累计点击量达2300人次,“云南省扫黄打非”微信公众号于9月23日推介了《扫黄打非清风扬》视频作品,形成“校园热演、社会热议”的良好氛围。

法治扎根见实效 多方反响显深意

开远市“少年说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展演活动以创新形式激活未成年人普法“一池春水”,取得显著教育成效与社会反响。观演学生纷纷表示,小演员们演的都是身边可能发生的事,比课本和课堂讲的更让人印象深刻,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了。学校教师普遍认为,这种“少年演给少年看”的形式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普法“听不懂、记不住”的难题,让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扎根。此外,活动在社会层面带动形成“家庭关注、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合力,不少家长通过线上平台观看演出后留言:“跟着孩子一起学了法律知识,更知道怎么守护孩子成长”。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开远市法治文化建设载体,更构建起“普法+文化+教育”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模式,为持续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开远市将继续深化“少年说法”活动成果,推动“线下巡演”“线上展播”覆盖全市27所中小学及云南技师学院,让法治精神通过艺术的载体,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播种生根,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

文章来源丨开远司法行政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