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连明星家孩子的一句玩笑话,都能被切成几十个片段,配上BGM在全网循环播放?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连明星家孩子的一句玩笑话,都能被切成几十个片段,配上BGM在全网循环播放?
王诗龄那句“我爸爸是外星人”,本来只是和朋友闹着玩,结果一夜之间成了道德审判的靶子。
可我们真的在骂她吗?
还是在借她发泄对明星家庭的不满?
李湘当妈不容易。
一个人带娃,既要应付狗仔队蹲点,又要面对网友说她“把孩子当流量工具”。
她最近在直播间说请了儿童心理顾问,声音有点抖,但没哭。
你知道吗?
她不是在解释,是在求生。
很多单亲妈妈都懂这种感觉——你明明在努力,全世界却觉得你做得不够好。
更讽刺的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刚出新规,12岁以下星二代的账号必须由专业团队管。
可谁来管那些在评论区敲键盘的人?
北师大调查说,七成八的人觉得社会对星二代要求太高,可六成三的人,还是忍不住点开视频,打一句“这孩子被宠坏了”。
我们一边喊着保护儿童隐私,一边把孩子的童年当成免费综艺。
抖音新上线的48小时冷静期,看着像进步,实则像给情绪降温的冰袋。
你以为它在阻止传播?
它只是把愤怒按住,等热度过去再放出来。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孩子说了什么,而是我们太需要一个“道德标本”来证明自己活得正确。
王诗龄现在上《少年说》,不是为了洗白,是真需要有人听她说“我其实很害怕”。
央视选她,不是因为她是李湘的女儿,是因为她成了某种象征——一个被舆论碾碎又悄悄爬起来的小女孩。
她不完美,但正因如此,才真实。
教育部门要推媒介素养课,听起来高大上,可你家孩子在学校学怎么分辨真假新闻的时候,有没有人教他们:你的一句评论,可能压垮一个12岁孩子的自尊?
我们总说“孩子是无辜的”,可每次热搜一爆,第一个跳出来分析“这孩子性格有问题”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
不是孩子太早熟,是我们太想从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
来源:蓝鲸法律顾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