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先生最近在和朋友打麻将的时候遇到了件怪事:明明牌就码在眼前,右眼却像被黑影挡住了一块,必须歪着头才能看清整副牌。三天前,他就发现右眼外侧视野模糊,“怪事”的再次出现让他才意识到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
王先生最近在和朋友打麻将的时候遇到了件怪事:明明牌就码在眼前,右眼却像被黑影挡住了一块,必须歪着头才能看清整副牌。三天前,他就发现右眼外侧视野模糊,“怪事”的再次出现让他才意识到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
于是,王先生来到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医生发现他的右眼颞侧视野缺损,建议他转到神经内科就诊。经神经内科医生检查后终于确诊:左侧枕叶脑梗死(即“缺血性卒中”)。王先生很奇怪“明明”是视力下降,为什么会是“脑梗死”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为我们详解内情。
神经内科专家、市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健说,脑卒中(俗称“中风”)是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性卒中)或堵塞(缺血性卒中)导致的急性脑损伤。我国约70%的卒中属于缺血性,具有“五高”特点: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高。
除了发生单侧肢体无力、说话困难、突然头晕等典型症状外,该病在某些患者身上还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本文开头提到的王先生出现的视力异常、平衡障碍等就属于非典型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延误治疗。即便患者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相当一部分后循环脑卒中患者因不能识别症状从而走错科室。枕叶梗死(如王先生案例)常表现为视野缺损,易被误认为眼病。其他后循环症状:突发眩晕、共济失调(如拿东西总抓空)也常常被大众所忽视。
王健主任说,卒中早期救治能大幅降低残疾风险,因此早期识别接受救治非常重要。
如何更好更快的识别为脑卒中,从而为治疗赢得更多的机会?王健主任说,大家一定要记住“BE FAST”口诀。
B(即Balance):症状为突然头晕、走路不稳,就像喝醉一样东倒西歪;
E(即Eyes):症状为视力缺损、视物重影,比如看不清牌、台阶踩空等;
F(即Face):症状为面部不对称,比如微笑时嘴角一高一低;
A(Arm):症状为单侧肢体无力,比如端碗时突然掉落等;
S(Speech):症状为突然说话困难,比如想说的话表达不清;
T(Time):代表时间,需要患者立即就医,每延误1分钟,脑细胞死亡190万个。
王健表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在早期阶段,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在内的再灌注治疗即刻可以恢复缺血尚未梗死区域的脑血流,长远来看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残疾。
他说,溶栓采用药物如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并将截留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继而分解血栓,从而恢复血流,挽救尚未梗死的脑细胞。
他强调,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有时间依赖性,在时间窗内的患者经评估后可以考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在发病4.5小时内称为“黄金时间窗”,溶栓出血风险小、获益大。通过CT灌注成像和MRI-DWI/FLAIR mismatch评估,部分患者的时间窗可以延长到24小时。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可以显着提高3个月良好功能结局的比例约10%。
除了溶栓治疗外,还可以机械取栓。机械取栓可以将堵住血管的栓子取出,从而恢复血管血流从而拯救尚未梗死的脑细胞。发病24小时内的患者都应该尽快脑血管评估,符合取栓条件的患者尽快取栓恢复血流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取栓相较于最佳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3个月良好功能结局。因此一旦发现符合“BE FAST”表现立即就诊。
为避免发生脑卒中,提前预防才是上策。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进行预防呢?王健主任提出3点预防手段:
第一、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需严格控压、控糖、降血脂治疗。
第二、生活方式调整。首先是戒烟,吸烟者卒中的相对风险增加90%;其次是运动,每周3-4次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行(每次40分钟)。再次是饮食,需要少油少盐,盐的摄入<6克/天,且应少吃油炸食品。最后,在生活中还需要做些行为上的小改变,比如久坐族每小时应起身活动2分钟,饮酒者需减量,不饮酒者别尝试。
专家强调,中风并不是“老年病”,年轻人也可能中招!卒中症状可能“不典型”,但必须“不拖延”——任何突发、局限的神经功能缺损,立即拨打120!记住:时间就是大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邓晓洪
来源:世界杯的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