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对口支援西藏丁青县“十四五”纪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15:45 1

摘要: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两江交汇处,矗立着一座承载着津藏情谊的“天津广场”。广场中央那座寓意昌都腾飞的“鲲鹏展翅”雕塑,正是天津市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生动写照——犹如为雪域高原插上追梦的翅膀,谱写着新时代的援藏华章。

近日,农民日报客户端发布

北辰区对口支援丁青县

“十四五”纪实

一起走进雪域高原

了解北辰与丁青的故事

……

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两江交汇处,矗立着一座承载着津藏情谊的“天津广场”。广场中央那座寓意昌都腾飞的“鲲鹏展翅”雕塑,正是天津市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生动写照——犹如为雪域高原插上追梦的翅膀,谱写着新时代的援藏华章。

2025年9月,这份情谊迎来了新的见证:由天津市北辰区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北辰区发改委、财政局组成的专项调研组深入昌都市丁青县,全面考察“十四五”期间对口支援工作的丰硕成果。这场跨越千里的调研,既是对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对“十五五”新征程的展望。

调研组首站来到丁青产业园区规划馆——这个由天津援藏资金重点打造的展示窗口,作为“十四五”援藏工作的标志性成果,规划馆生动诠释了津藏两地“规划先行”的帮扶理念。自2023年6月以来,天津累计投入520余万元建设的规划馆内,第十一批天津援藏干部,丁青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秦绪斌通过沙盘模型和数字展屏,为调研组介绍了北辰区援藏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未来规划。

在这里,援藏板块似一座感恩与铭记的丰碑。近30年来,天津援藏对丁青县的发展如春风化雨。天津市跨越千里,与丁青县携手,第一座水电站如希望之光,第一条公路似腾飞之翼,第一个藏医院为健康护航,第一个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点燃智慧之火,第一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如世外桃源……

秦绪斌说:“‘十四五’时期,北辰区坚决贯彻落实对口支援工作部署,聚焦丁青县需求,实施项目38个,总投资4150万元,有效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提升当地公共服务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援藏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仲佰村的幸福蜕变

当青藏高原的晨光掠过仲佰村的屋檐,洒下一片金辉,这座藏于丁青县丁青镇的小村庄,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唐卡,在天津市北辰区的对口支援下,书写着动人的蜕变诗篇。曾经的贫瘠与困顿,如今已化作安居乐业的烟火画卷,民族团结的乐章在雪山脚下久久回荡。

产业如歌,唱响致富曲。

在仲佰村的深处,洒列林卡项目如同一曲悠扬的牧歌,诉说着发展的故事。2017年,这片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前期投资的6万元为6户建档立卡户带来第一缕曙光。2020年,中央扶持的50万元资金如甘霖浇灌,儿童乐园的欢声笑语、温室大棚的绿意葱茏、线路管道的蜿蜒铺设,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2021年,承包经营的协议签订,5万元的年租金化作“金钥匙”,开启村民的致富之门——分红、运营、服务群众,每一分钱都承载着希望。2023年,天津援藏的287万元资金如春风化雨,为林卡升级改造,虽尚未开放,却已让村民的期待如格桑花般悄然绽放。从萌芽到繁茂,这是仲佰村产业发展的致富乐章。

民生似画,绘就幸福卷。

走进仲佰村,一幅幅温暖的民生画卷映入眼帘。2021年,北辰区投入的50万元点亮了150盏路灯,如星辰缀满村道,让黑夜不再成为出行的阻碍,也照亮了村民心中的希望。24万元的6个涵洞,如同守护生命的臂弯,在雨季中筑起安全的屏障,让积水与危险成为过往云烟。2022年建成的“文化活动广场”,是民生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锅庄舞的旋转让欢乐流淌,政策宣讲让智慧生根,自驾游客的脚步为村庄带来新的活力。广场上的党建宣传栏如灯塔指引方向,放映大屏则如明镜,映照出丁青的美景与未来的憧憬。

“以前泥土房的裂缝里漏着风雨,如今新房坚固温暖,公益性岗位让我有了底气。”村民格桑德列的话语,是民生画卷中最动人的细节。北辰区的“安居工程”让房屋改造惠及百户,便民阅览室成为知识的灯塔,红色展厅厚植爱国情怀,双拥文化村项目则如纽带,联结军民同心。每一笔民生投入,都化作仲佰村幸福画卷的斑斓色彩。

感恩为墨,书写团结情。

“衷心感谢天津援藏这份跨越千里的帮扶,让仲佰村的环境更美、村民的日子更甜。以后我们一定会管好、用好这些项目,把仲佰村建得更好,不辜负大家的深情!”村主任其美拥忠的感激之情,如高原的风般真挚而热烈。自2021年以来,北辰区累计投入的2831万元、11个援建项目,从路灯到涵洞,从文化广场到洒列林卡,从书屋到双拥亭,每一项都如种子深植土壤,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庇护着仲佰村的幸福。这是帮扶的温度,更是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

如今的仲佰村,水泥路如琴弦般延伸到家门口,水电设施如血脉般滋养生活,产业项目如繁星般点亮未来,文化活动如清泉般润泽心灵。藏族与汉族同胞携手同行,在双拥文化村的标识牌下,在红色展厅的展板前,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壮丽诗篇。雪山的见证下,帮扶的深情与奋斗的汗水交融,绘就了生活富足、安居乐业、民族团结的仲佰新篇章。

当夕阳为村庄镀上金边,孩童在儿童乐园追逐嬉笑,老人在双拥亭闲话家常,锅庄舞的旋律随风飘荡,我们看见,仲佰村的幸福诗行仍在续写。这诗行里,有北辰区跨越千里的深情,有仲佰村群众的奋斗身影,更有中华民族团结共进的永恒主题。未来,在这片雪域高原上,仲佰村将继续以感恩为笔,以奋进为墨,书写更加璀璨的明天。

觉恩乡的希望之光

在丁青县,有一个叫觉恩乡的地方。这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一幅神秘而壮丽的画卷。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勤劳而质朴的藏族同胞,他们长期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展之路充满艰辛。幸运的是,他们并不孤单,因为有一只来自远方的援手,正以无私的奉献,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

跨越千里,携手深情厚谊。

觉恩乡,坐落于海拔3650米的高原深处,距丁青县城东南40公里。这里,生态条件恶劣,植被稀疏,村民们世代以传统农牧业为生,生活艰难。然而,北辰区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与藏族同胞携手共进,书写着对口支援的壮丽篇章。

他们带着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情谊,怀着助力边疆振兴的坚定决心,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援助工作。他们的到来,如同高原上的暖阳,温暖了藏族同胞的心田,也点亮了觉恩乡的未来之路。

精准施策,筑梦高原家园。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天津援藏丁青工作组深知这一点,他们多次深入觉恩乡,穿梭于村落街巷,走进村民家中,踏入校园课堂,驻足田间牧场。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用心灵感受着村民的疾苦与期盼。

针对觉恩乡的实际情况,丁青工作组精准锚定需求,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援助方案。遮阳棚如盛开的花朵,为村民提供了休憩的场所;公共浴室和理发室的建成,让村民告别了生活的尴尬;校园周边的泊车位和更新的运动设施,守护着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觉恩乡的璀璨银河。

产业兴村,绘就致富蓝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丁青工作组深知,要让觉恩乡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特色产业。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糌粑加工厂及附设仓库,如同为觉恩乡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觉恩乡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渐打响,农牧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一幅幅致富的蓝图在援藏团队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变为现实,觉恩乡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文化交融,拥抱民族团结。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觉恩乡,这句话得到了生动的诠释。援藏干部积极开展“结对认亲”活动,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定期走访村民家中,关心他们的生活,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爱。

同时,他们还在村里打造文化宣传长廊与休闲长廊,如同一条条文化的纽带,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党的惠民政策与边疆的发展成就传递给每一位村民。这些文化设施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硕果累累,展望美好未来。

在北辰区的对口支援下,觉恩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委会焕然一新,办公效率大幅提高;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更加紧密。这些成果如同高原上的格桑花,绽放在觉恩乡的每一个角落,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丁青县觉恩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宸浩说:“觉恩乡将继续依托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积极申请修建相关配套设施,以满足往来游客的需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北辰区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在这片高原土地上,北辰区的援藏工作如同一首激昂的赞歌,唱响了汉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我们相信,在两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觉恩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雪域高原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扎西德勒!北辰与丁青的故事,永远温暖如歌。

来源:瞰北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