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62岁的大妈坐在阳台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用热水泡着几颗桂圆。她说,自己最近总是睡不着,邻居推荐她吃桂圆,说能补血又安神。
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62岁的大妈坐在阳台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用热水泡着几颗桂圆。她说,自己最近总是睡不着,邻居推荐她吃桂圆,说能补血又安神。
几天之后,她觉得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睡觉也比以前踏实。但与此同时,大妈的女儿却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桂圆太补,吃多会上火,还容易血糖高”。
于是心里又犯了嘀咕:到底桂圆是宝,还是甜蜜的负担?医生听后笑着摇头:“桂圆确实是好东西,但补也要有度,吃对了,它是温润的‘补药’,吃错了,却可能变成负担。”
桂圆,又名龙眼,自古被誉为“果中佳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言:“久服聪明益智,安神益眠。”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桂圆性温味甘,入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
尤其适合气血两虚、体弱多梦、思虑过度的人。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桂圆更是一种能量丰富的天然滋补食材。
研究证实,适量食用桂圆,确实能带来多方面的健康好处,特别是对中老年人群来说,若掌握好量与时机,身体往往会悄悄出现五种积极变化。
许多人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睡眠质量的改善。桂圆含有丰富的天然多糖与生物碱,这些物质能促进大脑中γ-氨基丁酸(GABA)的生成,帮助神经放松,从而延长深睡眠时间。
韩国某大学的一项实验发现,桂圆多糖提取物能使实验动物的睡眠时间延长约22%,同时显著降低血液中的皮质醇浓度。
对于那些因为思虑多、神经紧张或更年期导致的失眠人群来说,晚饭后一小碗桂圆红枣汤或一杯桂圆百合茶,确实能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不少中老年女性在经历更年期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睡眠差,桂圆恰好能起到补心脾、调情志的作用,帮助心气安定。
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的人群也能从桂圆中获益。桂圆富含铁与烟酸,这两种营养素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关键原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的一项研究发现,轻度贫血患者每天食用约10克桂圆干,坚持一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平均提升7%左右,面色、精神状态均有改善。
桂圆并非“造血剂”,但它能从食物层面辅助身体恢复血气,对因疲劳、压力、营养不良导致的气血亏虚尤其有效。
女性在月经结束后、产后恢复期,或者长期劳累体弱的人群,可以少量食用桂圆粥或桂圆枸杞茶,有助于补养血气、恢复体力。
桂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记忆力和思维清晰度。人脑对葡萄糖极为敏感,桂圆含有丰富的天然糖类,能为脑细胞提供充足能量。
此外,桂圆中的维生素B6与镁元素,有助于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导。这种“醒脑”并非瞬间提神,而是温和地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与能量代谢,对防止记忆力减退、缓解脑疲劳有一定益处。
对于长期用脑、失眠导致头晕健忘的人,桂圆可作为天然辅助调理食物。
桂圆对免疫力的增强也有实证依据。现代研究表明,桂圆中的多糖类物质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能力,从而增强机体防御功能。
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显示,规律摄入桂圆干的人群,在流感高发季节的感染率较对照组下降约15%。这主要得益于桂圆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可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对于体弱多病、易疲劳者来说,秋冬季适量喝桂圆红枣水,不仅能补充能量,还能帮助身体恢复活力,尤其对术后或长期慢性病恢复期人群更为适合。
桂圆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手脚冰冷的人感到温暖。桂圆性温而不燥,能轻微扩张血管,促进外周血流。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实验数据显示,桂圆提取物可使手部血流量在半小时内上升近20%。
这意味着,对于那些气血不足、末梢循环差、冬天容易手脚冰冷的人,桂圆的温补作用能让血液“流得更顺”,身体自然不再畏寒。
不过,任何好东西都不能无限量。桂圆虽然能补,但它的“甜”也意味着高糖和高热量。每100克桂圆干的热量相当于一碗米饭,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血糖波动、上火、口干和便秘。
尤其是糖尿病人、肥胖者以及有痰湿体质的人,若食用过多,反而会加重症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发现,糖耐量异常者连续一周每日摄入30克桂圆干,空腹血糖平均上升0.5mmol/L。
医生建议普通成年人每日桂圆干摄入量以10克左右为宜,相当于4到6颗,不宜空腹或睡前食用。
除了量之外,搭配方式也决定了效果。桂圆搭配红枣、枸杞能增强补血养气作用,适合女性与体虚人群;配莲子、百合有助于安神、改善睡眠;与山药同煮能健脾益气;
若加银耳,则能润燥生津、调节秋冬干咳。无论哪种搭配,切忌糖放太多,否则补益不成反添负担。
泡茶或煮汤时,桂圆应充分煮透、以淡为宜,水量要足,既保留营养,又能稀释糖分浓度。
选购桂圆也有讲究。优质桂圆应呈自然黄褐色,果肉透明柔韧,气味清甜。若颜色发黑、表面结晶或有霉味,则多为储存不当或受潮变质,食用后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建议购买时选择真空包装、来源正规产品,并尽量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回潮。
健康其实就藏在生活的点滴里。与其追求昂贵的补品,不如学会正确地吃简单食物。桂圆的好,需要时间去温养;身体的稳,也需要日积月累地呵护。
桂圆能调理,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科学饮食、规律作息,才是最朴素也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桂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解瑞宁,李英娥,高洪彩,等.空巢老人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36(01):46-48.
来源:川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