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觉得人可能不行了,没想到还能好好地走出来。”7月10日,对于64岁的常先生(化名)及其家人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叉车碾压,让他全身多处严重受损,生命垂危。一场汇集全院力量、跨越50个日日夜夜的的生命保卫战,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当时觉得人可能不行了,没想到还能好好地走出来。”7月10日,对于64岁的常先生(化名)及其家人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叉车碾压,让他全身多处严重受损,生命垂危。一场汇集全院力量、跨越50个日日夜夜的的生命保卫战,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牵头下紧急打响,最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 至暗时刻:命悬一线,伤势骇人
患者常先生入院时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命若游丝。急诊CT检查结果令人窒息:创伤性肝破裂:内脏大出血,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潜在连枷胸可能”:右侧全部肋骨+左侧5根肋骨离断,胸廓塌陷,呼吸困难。右肺裂伤、右侧血气胸:肺部严重受损,进一步加剧呼吸衰竭。伤势之重、之复杂,任何一个诊断都足以致命,救治成功率极低。
2 多科协作:步步为营,精准施治
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危重症患者多学科协作(MDT)救治机制。第一战场:手术室——止住出血,稳住生命。 肝胆胰脾外科团队成雨、王海涛等火速行动,急诊行右半肝切除+胆囊切除术,果断控制了致命的腹腔大出血。胸外科尹荣江、马乐乐同时紧急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缓解血气胸对心肺的压迫。术后,常先生被立即转入ICU,依靠呼吸机和大量输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着脆弱的生命体征。第二战场:ICU——守护生命,稳定内环境。ICU团队承接了这场生命的“接力棒”,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高级生命支持:精准调整呼吸机参数、稳定循环、纠正凝血功能、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为后续手术创造了宝贵的窗口期。第三战场:再入手术室——重建胸廓,修复肺脏。入院4天后,待生命体征稍稳,胸外科团队尹荣江等迎难而上,成功为患者施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肺修补术”等,重建了破碎的胸廓,为自主呼吸恢复奠定了基础。突发险情:化险为夷——拦截致命肺栓塞。救治之路从未平坦。术后第5天,患者突发肺栓塞这一致死性并发症。危急关头,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刘国全、葛会景等立即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成功拦截了致命血栓,再次将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持续护航:应对挑战——处理左侧气胸。三周后,患者病情波澜再起,出现左侧气胸。胸外科再次上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化解了新的危机。
3 重获新生:精心护理,创造奇迹
在ICU长达50天的治疗中,每一天都是与死神的博弈。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肝胆胰脾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每日查房会诊,不断优化治疗方案。ICU的护理团队更是24小时不间断守护,实现了“零压疮、零感染”的优质护理目标。在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家属的坚定信任下,常先生的情况一天天好转: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各种管路、开始经口进食、在搀扶下床活动……最终,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医护人员的欢呼和祝福中,成功步行走出ICU,重获新生。
患者家属感言:“我们经历了绝望到希望的全过程,是滨医烟台附院医生高超的技术和护士们精心的照顾,把我老伴救了回来。每一个科室的医生都尽心尽力,我们全家感激不尽!”患者家属讲道。
医者心声:重症医学科刘岩主任表示:“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医院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优越性的极致体现。从急诊到手术室,再到ICU和后期康复,每一个环节都无缝衔接、精准高效。它凝聚了所有参与科室的心血,是对我们综合救治能力的最高检阅,更是对‘生命至上’信念的最好诠释。”
结 语
50个昼夜的坚守,托起的是生命的重量。常先生的重生,不仅仅是一个医学上的成功案例,更是一曲由医者仁心、精湛技术、精诚协作和生命奇迹共同谱写的动人乐章。
专家简介
刘岩,教授,硕导,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美国访问学者,国家呼吸与共病实验室博士后。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分会 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协会脓毒症与休克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体外循环ECMO分会委员,烟台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近年来主要从事于脓毒症重症化与脏器损害的机制研究。研究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等高水平国际杂志发表数篇论文。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分院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新基石研究1项、首发重点攻关项目1项。
曲泽雨,危重症医学专业博士,201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ICU临床工作12年,熟练掌握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肾替代治疗等ICU特色诊疗技术。擅长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等专业方向。发表过SCI论文一篇。
科室地址:住院部二楼东区
来源:山东卫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