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老人查出肝硬化:医生一句话,让他彻底改掉20年坏习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08:44 1

摘要:老李(化名)61岁,是个典型的“老江湖”——多年应酬不断,酒不离口。平时自我感觉不错,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舒服。直到最近体检,结果让他愣住了:“肝硬化”。

有时候,一个人真正开始重视健康,是在被疾病“敲醒”之后。

老李(化名)61岁,是个典型的“老江湖”——多年应酬不断,酒不离口。平时自我感觉不错,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舒服。直到最近体检,结果让他愣住了:“肝硬化”

图片来源网络

医生看着报告,叹了口气,对他说了一句让他至今都记得的话:“如果你再不改掉这个习惯,肝脏可能撑不过三年。

这句话,成了他彻底改变20年习惯的转折点。

在很多人印象里,肝硬化听起来像是突然“得”的大病,但其实,它是长期慢性损伤的结果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没有痛觉神经,早期即便受损,也不会疼,也不会有明显症状。哪怕肝细胞已经坏掉了一半,人可能仍觉得“挺健康”。

长期饮酒、慢性乙肝、脂肪肝、长期高脂饮食、滥用药物,这些都像一点一点的“蚕食”,日积月累地伤害肝脏。

医生们常说一句话:“肝硬化是肝脏自我修复失败后的‘疤痕化’。”

也就是说,每次肝脏受伤,它都拼命修复,但修复多了,就像皮肤反复破溃结痂,最后就变成一块一块的“疤”——这就是肝硬化的本质。

在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其中,酒精相关性肝硬化约占总数的15%~30%。

肝硬化几乎都与生活方式有关。老李的经历,其实是很多人的缩影。我们不妨看看,那些让肝脏慢慢“熬坏”的习惯有哪些。

1. 长期喝酒:最常见、也最“顽固”的坏习惯

有人说:“我天天喝,但也不过两三瓶啤酒,没事的。”

可现实是——酒精对肝细胞没有“安全剂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与EASL指南:男性每日饮酒超过30克酒精(约2两白酒或750ml啤酒),女性超过20克,就可能造成肝损伤。

酒精在体内代谢后,会转化为乙醛——一种强氧化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膜,还会干扰脂肪代谢,让肝细胞堆满脂肪。久而久之,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 酒精性肝炎 → 肝纤维化 → 肝硬化的路径。

老李喝了20年酒,正是典型的这种进展。

2. 吃得油、动得少:肥胖和脂肪肝成“隐形杀手”

“我又不喝酒,怎么也查出脂肪肝?”

脂肪肝不只跟酒精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正成为肝硬化的另一大来源。
它与肥胖、高血糖、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约20%的脂肪肝会发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而其中约15%~20%最终会进展为肝硬化(来源:《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2021)。

换句话说,不光是喝酒的人要警惕,“吃太好、动太少”的人,同样可能“吃出肝硬化”。

3. 滥用药物:肝脏代谢“过劳”

很多人喜欢自己买药吃,甚至把“保健品”当饭吃。

可别忘了——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工厂”,所有药物、营养补剂、甚至草药,都要经过肝脏代谢。

药物性肝损伤(DILI)在近年越来越常见,尤其是长期服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某些中草药、减肥药等。

可惜,大多数人因为没有疼痛而忽视了它。

以下这些表现值得警惕:

容易疲倦、乏力:肝功能下降,能量代谢紊乱;面色发黄或眼白发黄:胆红素升高;皮肤瘙痒:胆盐潴留;蜘蛛痣、肝掌:雌激素代谢障碍;食欲差、腹胀:肝脏血流受阻;腹围变大、下肢水肿:提示可能已有腹水。

当老李拿着报告问医生:“还能不能好?”

医生看了看他说:“能不能好,看你能不能‘断舍离’。”

他不明白:“断舍离?不是整理东西的词吗?”

医生笑了笑:“对你的肝来说,就是——断酒、舍熬夜、离高油饮食。”

这一句话,让老李彻底改变。

肝脏虽然脆弱,但又是少数可以再生的器官。如果及时改掉坏习惯,让它“喘口气”,肝功能是可以改善的。

研究表明:

戒酒后3~6个月,酒精性脂肪肝多数可逆;戒酒1年内,肝功能明显恢复;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而言,戒酒和控制基础疾病(如脂肪肝、乙肝)能显著延缓病情进展。

肝硬化并非“绝症”,尤其早期。关键在于管理与防止进一步恶化。医生常总结为“四个关键词”:

1. 戒酒、忌酒、远酒

无论什么类型的肝硬化,只要继续喝酒,都会加速病情恶化。

即使是“偶尔喝一点”,对已经受损的肝脏来说,也是雪上加霜。

2. 控制基础病

乙肝、丙肝要规范抗病毒治疗,别自己停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要控制好,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3. 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肝脏B超检查;
每年做一次肝癌筛查(AFP+肝脏影像学),因为肝硬化患者的肝癌风险更高。

4. 均衡饮食,合理作息

蛋白质要适量,推荐优质蛋白(鱼、鸡蛋、豆制品);避免高盐、油炸、腌制食物;晚上11点前睡觉,让肝脏有修复时间。

老李戒酒已经两年了。复查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B超提示“肝纤维化减轻”。

很多人把肝硬化当成“绝症”,其实不是。

它更像一个警钟,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生活方式。

肝脏有惊人的修复力——只要你肯改。

尽管肝硬化(瘢痕)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但早期的瘢痕组织(肝纤维化)在彻底戒酒和积极治疗后,有被降解和吸收的机会,从而改善肝功能,延长寿命。

然而,一旦发展到晚期(失代偿期),肝损伤就是永久性的,挽救的难度极高。因此,越早戒酒,恢复的希望越大。

结语:很多危害大的病,早期都不疼、不痒、不显眼。肝病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别等身体喊疼才去关心它。从今天开始,减少酒精、管住嘴、早点睡——你就是在“给肝续命”。

来源:健康的岁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