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手写“告别信”首曝光!硬笔字迹随性随意!行笔磕磕绊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08:04 1

摘要:尤其是对于研究历史的朋友来说,民国历史,一个聚集点,那就是张学良,张学良的性格也是多变的,很多朋友认识张学良,还是从他的历史上着手的,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书法的角度看张学良,相信,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张学良。

陆陆续续地我们看到了不少张学良的硬笔字迹,也更加丰富了民国历史,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张学良这个历史人物形象。

尤其是对于研究历史的朋友来说,民国历史,一个聚集点,那就是张学良,张学良的性格也是多变的,很多朋友认识张学良,还是从他的历史上着手的,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书法的角度看张学良,相信,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张学良。

提到张学良的书法,相信,很多朋友,也是有着深入的研究的,他的书法,还是非常有功夫的,并且,对传统的理解和应用,都是非常到位的,尤其是他还擅长书法诸体,尤其是在楷书和行书上,功夫不可小觑,完全可以碾压书法家。

但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却非常罕见他的硬笔字迹,下面就分享一份张学良手书“告别信”,这份手写告别信,绝对能够颠覆你对他认识。

没曾想他的钢笔字迹竟然是这样式样的,完全超乎想象,在笔者的认识中,软硬笔书法是完全相通的,毛笔书法好,硬笔书法自然好,而这里却有一种让人感觉太出乎意料了。

这封“告别信”上的硬笔字迹,酷似小学生,并且,在书写上,有着非同寻常的表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里的硬笔字迹,表现出一种笔法乱,形神全无的状态。从整体上看,更是一种东倒西歪,毫无状态之感,更没有什么美感,无论是字距上,还是行距上,都是一种很舒朗的状态,甚至还让人有一种很空旷的感觉。

而字形上,同样有着一种混乱的状态,有的字迹比较大,并且是一种很高大的状态,字形上,也是有着一种夸张的状态。

而有的字迹却是一种比较平和的状态,十分安逸,没有夸张的改变,而有的字迹,却写得十分扁平,这种状态,却表现出一种很稳重的状态。

这样状态的变化,却意外增加了一种起伏跌宕的状态感,这些字迹,大大小小,似乎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状态,不知道,你看到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我们也注意到,这里的字迹,有不少是重复的字迹,诸如“之”字,不过,在形态上几乎是相同的,没有太多的变化。

不仅如此,我们还注意到,这里的“之”字,第一个点笔,写成了这种竖点的形式,并且,还比较大,真是不一样的存在,而接下来的造型,却是一个“z”字形的形式,并且,这个状态十分扁平。

个性化的字迹,更加突出了一种书写时候的心态,还有的字迹,写得特别倾斜,状态感十分特别,在这封信中,他还这样写道“余救国有心,到现在反成误国,余平生以信义自许,不期有今日。余最痛心者,为日本小鬼所快意。余不愿见亡国之事,愿自了,而使他事好了,并盼当国诸公良心上加以醒觉。介公方面,余已再三陈之矣。想介公聪慧过人,乞再察良言,良为三叩首矣。”。

看到这样的内容,是不是也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感,并且这种画面感,也是非常强烈的,一桩桩,一幕幕民国史,在头脑中不断地翻腾,尤其是关于张学良的历史,更是如此。

相信,这里的字迹,对于你来说,也是一种别致的存在,也充满了新鲜感,记得分享关注点赞哟。

来源:小白聊书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