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当事人小杨(化名)反映,她与朋友合租期间,始终感觉居住环境“不太对劲”,尤其在卫生间时总有无形的压迫感。鼓起勇气排查后,她在卫生间角落的柜体夹层中发现了一个伪装成“小黑点”的微型摄像头,随后又在卧室区域找到同类设备,这些设备正对着淋浴区、床铺等私密位置 。
据当事人小杨(化名)反映,她与朋友合租期间,始终感觉居住环境“不太对劲”,尤其在卫生间时总有无形的压迫感。鼓起勇气排查后,她在卫生间角落的柜体夹层中发现了一个伪装成“小黑点”的微型摄像头,随后又在卧室区域找到同类设备,这些设备正对着淋浴区、床铺等私密位置 。
“本想着合租能互相照应还节省开支,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小杨表示,发现摄像头后她立即报警。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部分邻居也有过类似的隐私被侵犯担忧 。这类事件引发了网友广泛讨论,有网友坦言:“现在合租不仅要留意日常安全,还要警惕隐蔽的偷窥设备,感觉需要格外小心。”
从法律层面来看,此类行为已涉嫌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偷拍他人隐私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偷拍内容被传播,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传播淫秽物品罪等罪名,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上海曾有类似案例,男子在合租室友房间安装摄像头偷拍,最终因非法侵入住宅罪被判刑 。
针对如何防范此类风险,警方给出专业提示:入住出租屋后,可先关闭室内电源,拉严窗帘制造黑暗环境,再打开手机拍照功能扫描房间,若屏幕中出现异常红点,需警惕可能存在针孔摄像头。重点排查区域包括电源插座、电灯、烟雾探测器、空调出风口等隐蔽位置,这些都是常见的设备藏匿点。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无网存储型摄像头难以通过网络检测发现,需结合物理排查方式确认 。
近年来,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侵犯公民隐私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一旦发现可疑设备,市民应立即断电并报警处理。法律对非法生产、销售窃照设备也有明确规制,相关行为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合租作为许多人租房的选择,核心需求是安全与经济。此类偷窥事件的发生,提醒着租房者需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同时也凸显了对私密空间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在选择合租时,如何更好地守护个人隐私,成为大家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
来源:童心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