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天将至,正是拥抱自然的绝佳时期。但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孩子接触花草后,接连不断的喷嚏、皮肤上凸起的红疹,甚至眼睛又红又肿、瘙痒难耐等症状纷纷出现。这背后的 “罪魁祸首”,很可能是过敏!随着气温逐步攀升,空气中花粉浓度日益增加,蚊虫也愈发活跃,儿童过敏问题进入了
夏天将至,正是拥抱自然的绝佳时期。但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孩子接触花草后,接连不断的喷嚏、皮肤上凸起的红疹,甚至眼睛又红又肿、瘙痒难耐等症状纷纷出现。这背后的 “罪魁祸首”,很可能是过敏!随着气温逐步攀升,空气中花粉浓度日益增加,蚊虫也愈发活跃,儿童过敏问题进入了高发阶段。
过敏性疾病,是指机体受到某些过敏原刺激时,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免疫反应,如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为此,国内深耕“后生元”微生物制剂的领航品牌,安士微后生元全新推出——自在C7。据悉,这款新品为敏感人群专研,有七大后生元,每盒超高含量含12000亿个的后生元,且产品经检测无十五种过敏原,对敏感人士友好。
从基因局限到菌群干预:过敏防治的观念革新
传统观念将过敏归因于遗传因素,但过去30年全球过敏发病率增长3倍的现实,揭示了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在此问题上产生的重大影响。研究证实,剖宫产、抗生素滥用、饮食精细化等因素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正成为过敏高发的重要诱因。
我们知道,自然分娩的婴儿可以通过母体产道获得首批有益菌群,但如果是剖宫产的孩子,其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会显著降低。另外,抗生素的使用也会直接破坏儿童肠道菌群结构,使梭菌等条件致病菌异常增殖。这种菌群紊乱导致免疫系统错误识别无害物质,产生过量IgE抗体和Th2细胞因子,结果就是引发过敏反应。临床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患儿出生1个月时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即较健康婴儿低,3个月时梭菌数量却激增,12月龄时拟杆菌数量明显不足。因此现在过敏频发,尤其是儿童,与其肠道菌群失衡息息相关。
过敏领域顶级期刊Allergy研究,揭示肠道菌群与过敏的关系
后生元技术:突破传统抗敏的局限性
当前抗过敏药物多通过抗组胺或激素作用暂时缓解症状,却存在影响生长发育、损伤鼻黏膜等潜在风险。安士微后生元科研团队基于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的关联性,历时多年研发出抗过敏的后生元"自在C7",其核心机制包含三大路径:调节菌群结构、巩固肠道上皮屏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而其中所含丰富的短链脂肪酸,则是抗敏高能因子,有助缓解多种过敏症状。
该产品采用7大专研后生元复合配方,所用菌株共有57项论文与专利,其中部分菌株还有5项临床研究支持。据菌株研究数据显示,可有助促进Th1/Th2免疫平衡,使过敏介质特异性IgE降低68.4%,过敏炎症介质组胺降低58%,降低促过敏基因GATA3的表达87.1%;据临床实测数据,连续服用12周湿疹SOCRAD评分下降41.1%,湿疹症状改善78.9%,皮肤含水量提升32%。安士微后生元"自在C7"每盒含12000亿个后生元,配合3种益生元形成协同效应,经检测不含十五种常见过敏原,且不添加蔗糖,无激素、防腐剂等成分。
科技助力过敏人群重回健康自在状态
后生元通过灭活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发挥作用,兼具益生菌功能却规避了活菌制剂定植的不确定性。安士微后生元研发负责人表示,其产品所含所有菌株均通过致敏性筛查和毒理测试。
作为一家专注于后生元研发生产的企业,安士微生产企业拥有全国五大智能制造基地,配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拥有十万级GMP医药级别洁净车间,确保产品的生产环境符合最高标准,从源头保障产品的质量。除了优越的硬件条件,企业还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这个团队由8位首席科学家带领,致力于研究肠道健康领域的最新科学知识,不断推动后生元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将过敏列为21世纪六大慢性疾病之一,非药物干预需求持续增长。后生元技术的应用为过敏人群提供了新选择——从调节肠道菌群入手,逐步重建免疫平衡。随着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深入,这种以菌群干预为核心的防治策略,或将成为打破过敏困境的关键突破。
来源:母婴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