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 | 鄂尔多斯实验室在能源领域核心装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4 19:12 1

摘要:高温流态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热储能、能源化工、冶金与材料制备等领域,然而高温条件下气泡与乳化相间传质行为机理不清晰、缺乏系统实验数据与模型支撑,因此亟待建立基于高温高压气固两相流动和传递特性深刻理解的理性调控策略。

高温流态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热储能、能源化工、冶金与材料制备等领域,然而高温条件下气泡与乳化相间传质行为机理不清晰、缺乏系统实验数据与模型支撑,因此亟待建立基于高温高压气固两相流动和传递特性深刻理解的理性调控策略。

近日,鄂尔多斯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开展“高温气固鼓泡流化床气泡-乳化相间传质特性”研究。团队系统探究了温度(常温至1600°C)、气速、床层高度及颗粒粒径对传质行为的影响,成功构建基于气体停留时间分布的两相流传质模型,并揭示出高温环境下气泡动力学与传质通量的内在关联。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化学工程和颗粒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颗粒学》,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和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资助。

“该研究成果对推动高温流化技术在化工、冶金、能源存储等领域的低碳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研究突破了传统传质模型未充分考虑高温下气固相互作用与颗粒间力的局限,为高温流化床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工业操作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据了解,该研究进一步探讨了高温下颗粒间作用力(如烧结、表面软化与液桥形成)对气泡行为与传质的影响。在操作温度高于1200°C时,颗粒软化与烧结现象加剧,导致乳化相持气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传质方向与效率。研究还发现,大颗粒体系在非反应条件下表现出更高的净传质通量,但在实际反应体系中因持气能力低、反应消耗慢,其传质推动力较弱,这揭示了非反应与反应体系传质行为的本质差异。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依托自身科研平台优势深化相关领域研究,推动低碳化应用,加速技术突破,为相关领域降本增效与绿色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