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交所文件显示,10月13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其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赛力斯港股上市进程迈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赛力斯港股融资15-20亿美元成今年最大汽车IPO,问界首步需跨越BBA T与百万辆双关
鸿蒙智行问界将重塑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未来三年问界将冲击百万辆销量,向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豪强发起了全面挑战。
1、赛力斯港股融资进展:冲刺阶段,规模可期
港交所文件显示,10月13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其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赛力斯港股上市进程迈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在发行规模方面,赛力斯实际发行境外普通股预计在1.2亿股左右,下限为1亿股,上限为1.5亿股。
据相关可靠消息,赛力斯将于10月15日启动港股上市前的PDIE(预投资者教育)环节,目标交易规模约为15亿至20亿美元。若成功达成,有望成为2025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
从长远规划来看,未来3年左右,若赛力斯问界能够实现百万销售目标,且机器人业务拓展顺利,初步形成汽车界“小华为”的雏形,为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赛力斯还可再融资300 - 400亿元人民币。
2、赛力斯港股上市历程: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今年3月31日,该计划正式启动,为后续的上市工作奠定了基础。4月28日,赛力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开启了港股上市的关键一步。
9月25日,中国证监会向赛力斯出具了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同意公司发行不超过3.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按照最高3.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计算,赛力斯最高可融资300 - 400亿元人民币。不过,实际融资额度可能处于110亿元 - 150亿元区间,即15 - 20亿美元。
10月9日,港交所上市委员会举行上市聆讯,对公司的上市申请进行了细致审议。10月10日,赛力斯的联席保荐人收到港交所发出的信函,告知上市申请已顺利通过审议。
3、赛力斯募资用途:聚焦核心,布局全球
根据赛力斯招股书,此次IPO募资将主要投向三个关键领域:
3.1 研发投入
涵盖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品研发投入。技术研发是赛力斯的核心战略,2024年赛力斯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截至2025年6月30日,赛力斯在中国境内拥有6725项专利及已注册28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中国境外拥有101项专利及注册2366项商标,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
3.2 市场拓展
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建设、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旨在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海外市场成为赛力斯重要的增长点。
3.3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充足的营运资金有助于公司应对日常运营中的各种需求,保障公司的稳定发展。这一募资用途精准直指赛力斯当前发展的核心领域,尤其是研发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赛力斯近期业绩表现:扭亏为盈,毛利率领先
从业绩数据来看,赛力斯在2024年实现了重要的财务转折。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451.76亿元,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3倍,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今年上半年,赛力斯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3年的7.2%增加至2024年的23.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6.5%。这一毛利率水平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赛力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5、赛力斯的独特优势:三张王牌 + 一大亮点
5.1 超级工厂与产能布局
赛力斯已在重庆布局了多家智慧工厂,主要生产问界系列车型,分别为赛力斯超级工厂(龙盛)、赛力斯超级工厂(凤凰)和赛力斯超级工厂(龙兴)。这些工厂均位于重庆,总设计产能约为70万辆。
赛力斯超级工厂实现了关键生产工序100%自动化,焊接、喷涂自动化率均达100%,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为赛力斯的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品质保障。
5.2 与华为技术深度绑定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关系远超普通供应链合作。2024年8月23日,赛力斯与华为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以总对价115亿元收购华为所持当时全资子公司深圳引望10%的股权。通过此次收购,赛力斯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运营生态系统,加大了对智能汽车技术的投资,提升了智能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强了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关系。
华为云凭借20多年的全球化经验,帮助赛力斯车联网平台在一个月内完成欧盟GDPR合规认证,实现了数据安全与用户体验的双重突破。这一合作成果为赛力斯在欧洲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3 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赛力斯旗下的问界品牌已形成包括问界M9、问界M8、问界M7和问界M5四款车型的产品矩阵,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了市场的广泛覆盖。问界M9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2024年交付量逾15万辆,已累计交付24万辆。问界M8于2025年4月发布的,成为连续5个月40万级销冠,累计交付10万辆,成为国产高端SUV市场的现象级产品。新款问界M7上市20天,大定约8万辆,足够今年交付量。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问界品牌在2024年下半年以82%的NPS净推荐值登顶新能源汽车口碑榜首,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问界品牌的高度认可。
5.4 买问界智能化技术、战略和安全新能源全行业领先
问界搭载华为ADS和鸿蒙座舱,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具备领先优势。问界M9搭载的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和全场景自动驾驶,在巴黎车展上直接对标奔驰GLS和宝马X7。
问界系列在主动安全AEB技术和被动安全方面全行业领先,生产工艺及品控也成为行业标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赛力斯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彰显了其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卓越能力。
6、赛力斯需跨越的五道关口:迈向全球豪华品牌之路
6.1 中国市场超越BBA
第一道关口是在中国市场销量、营收、利润上打败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成为第一豪车品牌。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起步市场指导价在30万元及以上的车型,累计销量为298.62万辆。
今年1 - 7月,国内起步市场指导价在30万元及以上的车型,累计销量为155.5万辆。但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均价40万元的问界M8上市后,与M9加起来在前7个月和9个月共交付了13万辆和19万辆新车,前7个月占据了高端市场超过8%的份额,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6.2 实现百万辆产销规模
第二道关口是至2027 - 2028年,赛力斯问界产销量达到90 - 100万辆,加上赛力斯蓝电、风光10 - 20万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达到100 - 110万辆之间,营收3500亿元左右,利润200亿元左右。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赛力斯净利润101亿元;若销量超预期,2026年净利润有望达147亿元,为估值跃迁提供基础。
6.3 海外市场拓展
第三道关口是出海销售,海外市场销量达到25% - 30%,使问界豪华品牌的产品力、智能化、主动安全及被动安全得到国外消费者认可。目前,赛力斯已进入欧洲、中东、美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进行业务布局。
在欧洲,赛力斯采取“高端突围 + 渠道下沉”双驱动策略。问界M9纯电版以6万欧元起售价(约合人民币45万元)进军德国、法国市场,直接挑战BBA的高端地位。同时计划2025年新增50家体验中心,其中柏林旗舰店年订单目标达5000辆,进一步扩大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6.4 完善产品矩阵
第四道关口是在2026年年底 - 2027年期间,上市轿车、MPV、轿跑等车型,使问界产品矩阵与奔驰、宝马、奥迪一样齐全。
除了问界M5、M7、M8、M9已有车型外,明年推出问界M9非凡大师版,问界M6、问界M5 4年大改款 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6.5 全球销量比肩特斯拉
第五道关口是在2030年前后,赛力斯问界销量达到200 - 230万辆左右,销量超越奔驰、宝马、奥迪全球销量,与特斯拉比肩。根据预测,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4230万辆,而这个数据在2024年为1710万辆。预计中国2030年预计新能源销量为2300-2500万辆,而2024年数据为1186.6万辆。
预计到2030年高端新能源汽车销量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430万辆,渗透率为75.4%,而这个数据在2024年为150万辆,57.7%。赛力斯有望在这一市场趋势中占据重要份额。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