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到服饰!传习社这堂精品课让学生解锁屯堡文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18:53 1

摘要:“老师,屯堡的石头房子真的能挡住敌人吗?”10月13日上午,贵阳市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五(1)班的教室里,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当天,2025年孔学堂传习社精品课进校园活动在此开展,来自观山湖区第七中学的邓余晖老师带来一堂名为《传承古韵:屯堡文化小课堂》的课程

“老师,屯堡的石头房子真的能挡住敌人吗?”10月13日上午,贵阳市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五(1)班的教室里,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当天,2025年孔学堂传习社精品课进校园活动在此开展,来自观山湖区第七中学的邓余晖老师带来一堂名为《传承古韵:屯堡文化小课堂》的课程。作为贵阳市中小学“四大文化工程”精品课程参评作品,这堂课以趣味互动解锁贵州本土文化密码,让孩子们在探索中触摸屯堡六百年的历史温度。

▲孔学堂传习社精品课走进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学校

授课现场:

从建筑到服饰

解锁屯堡“文化密码”

课堂伊始,邓余晖老师用一组对比图拉开序幕:左侧是普通民居的砖瓦结构,右侧是屯堡厚重的石头墙体。“大家猜猜,为什么屯堡人要把房子建成‘石头堡垒’?”问题抛出后,孩子们立刻睁大眼睛,盯着屏幕上的碉楼照片。在“探索建筑密码”环节,邓老师指着更楼、众楼、居楼的示意图讲解:“这种高耸的碉楼能让屯堡人居高临下观察敌情,狭窄的街巷像迷宫一样,既能防守又藏着生活气息,这都是先辈的生存智慧。”

▲邓余晖和学生互动

当讲到屯堡地区的街巷时,课堂气氛迎来第一个小高潮,同学们都被深深吸引。“屯堡地区的街巷狭窄而幽深,这种设计既有利于防守,又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狭窄的街巷使外人难以进入和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为屯堡人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街巷中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如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戏声等,展现出屯堡人朴实而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探索服饰密码”环节。邓老师拿出红色、蓝色、黑色的色卡和印有牡丹、蝴蝶、鱼纹的图案卡片:“红色代表热情,黑色代表庄重,牡丹寓意平安,这些色彩和图案藏着屯堡人的祝福。”随后,学生就开始利用画笔设计自己心中的屯堡风格服装——有的选蓝色布料配牡丹纹,有的用黑色裙摆加鱼纹,教室里满是笔尖划过画纸的沙沙声。

创意实践:

学生设计“智慧裙”

灵感源自家乡

▲课堂上学生正在手绘屯堡服饰

“我的裙子要给年轻女性穿,用充满智慧的蓝色,再加上吉祥的牡丹!”学生潘依辰举着自己的设计图站起来,眼里闪着光。她告诉大家,灵感来自家乡荔波的水族服饰:“那些阿姨们穿的水族衣服上有好多鲜艳图案,我想把我的祝福也缝进裙子里,希望穿的人又聪明又平安。”

同学们纷纷拿着自己的画作,化身为小小设计师,阐述自己的设计和创作理念。邓老师笑着评论:“这就是我们设计服装环节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创意,把家乡的文化记在心里。”

文化传承:

播下热爱本土文化的种子

▲课堂讨论

“选择屯堡文化作为课程主题,是因为它是贵州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产。”课后,邓余晖老师在采访中说。作为深耕小学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我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知道家乡有这么珍贵的文化。”邓老师坦言,从建筑到服饰,从农耕到地戏,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为了播下一颗种子,引导他们理解、热爱并愿意未来进一步去传承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课

据了解,“孔学堂传习社”是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教育局联合打造的文化品牌,已推动32所学校在2024年授牌,2025年又有30所学校加入。此次《传承古韵:屯堡文化小课堂》依托“四大文化工程”,将屯堡元素转化为孩子能懂的符号与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里“活”了起来。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