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 | 何芳:医路前行 呼吸与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8:38 1

摘要:作为一名90后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我的从医路始于一份懵懂的向往,却在日常忙碌的临床工作中、与患者的朝夕相处里,真正读懂了“初心”二字的重量。大学毕业后,我因喜爱选择了继续攻读呼吸专业的研究生,工作后第一次独立处理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当患者在我的用药、安抚下逐渐平

作为一名90后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我的从医路始于一份懵懂的向往,却在日常忙碌的临床工作中、与患者的朝夕相处里,真正读懂了“初心”二字的重量。大学毕业后,我因喜爱选择了继续攻读呼吸专业的研究生,工作后第一次独立处理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当患者在我的用药、安抚下逐渐平复呼吸,眼里的恐惧变成感激时,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这双手能握住他人的希望,这份职业的意义远比想象中厚重。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湖北告急。当医院发出支援号召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报了名,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呼吸科医生此刻就该在最需要的地方。抵达方舱医院的第一天,穿上防护服的瞬间,闷热、憋闷的感觉扑面而来,护目镜很快被雾气模糊,连简单的问诊都变得艰难。但当看到患者们隔着口罩传递的眼神——有焦虑,有不安,却也有期待时,所有的不适都被抛在脑后。我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监测血氧、调整用药、安抚情绪,甚至帮患者打水、分发物资。为患者带来专业的医疗救助,也给患者带去安慰及生的希望。当方舱医院里响起患者合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当第一批患者治愈出院时笑着向我们挥手,我突然明白:所谓医者初心,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技术,更是在危难时刻,愿意把自己的安危放在身后,做患者的“定心丸”。

呼吸科的疾病,常常是慢性的、迁延的,意味着患者将在一段漫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这,恰恰定义了我们医者的角色——我们不仅是开处方的人,更是这条漫长路上的同行者与守护者。为了更好地守护患者健康,我先后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广州呼吸研究院等进修,努力学习呼吸专业知识,不断精进医疗技术。

2024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第四十届进修医师结业典礼上,钟南山院士的讲话更让我对 “医者的成长” 有了全新的思考。他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一定要有执着的理想与追求。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希望大家要不间断地进行医学知识积累。不能满足于现状,要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实现医学求索的梦想。未来,各位同学回到各自工作岗位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继续和我们团队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应该不怕挫折、无畏无惧、克服困难,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最终战胜困难。”这番话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后续的行医路——我开始更主动地追踪最新的临床指南,在遇到复杂病例时,会反复查阅文献、与同行探讨, “医学求索” 不是孤军奋战,这份鼓励也让我在面对患者的疑难病情时,多了一份坚持的勇气。

钟南山院士为何芳副主任医师颁发结业证书

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庆幸自己能在青春年华里,有机会用专业守护生命,用行动践行誓言。我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在呼吸科的岗位上,为每一位患者的顺畅呼吸,全力以赴。

供稿: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何芳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文章主要用于传播正能量,宣传健康资讯和发布六盘水卫生健康系统动态,除注明转载外,均系本单位供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和引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站将根据需要全部转载或部分摘录、引用未作版权声明的文章,以传播优秀资讯。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相关所有权人及时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