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重庆的体育圈可热闹了,不管是想在家门口锻炼,还是去看球赛、玩户外,都有不少新花样。之前有人吐槽“渝超”门票难抢、没电视直播,现在体育局都给安排上了,连咱们日常健身的场地和服务,也越来越贴心,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这些实在的变化。
最近重庆的体育圈可热闹了,不管是想在家门口锻炼,还是去看球赛、玩户外,都有不少新花样。之前有人吐槽“渝超”门票难抢、没电视直播,现在体育局都给安排上了,连咱们日常健身的场地和服务,也越来越贴心,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这些实在的变化。
先说说大家关心的“渝超联赛”。这比赛从9月开赛到现在,已经踢了37场,近40万人去现场看球,线上更是有600多万人次围观,热度特别高。之前有球迷说门票不好买,场地座位少,现在像沙坪坝双碑足球场,座位从720个加到了近2800个,还多放了公开售票,减少了团体票,商圈里也加了第二观赛现场,就算抢不到主场票,也能跟大伙儿一起热闹。直播也升级了,10月12号渝中对两江新区的比赛,重庆电视台都播了,以后还会有更多专业解说,看球体验比以前强多了。赛场周边还搞了美食集市、消费集市,看完球吃点喝点,顺便逛逛,特别惬意。
再说说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健身场地。现在重庆有95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像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田径场每天定时免费进,羽毛球场上午一小时才20块,乒乓球馆更便宜,上午10块钱就能玩一小时,综合楼的健身环道全年都能免费走。农村和老旧城区也没落下,新建了2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更新了885个,还有40个乡镇健身广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篮球、打乒乓球,不用再跑老远。到2024年底,重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都到3.21平方米了,在全国能排第五,西部更是领先,想健身真不用愁没地方去。
对家里有娃的人来说,体教融合的变化也特别实在。以前总担心孩子练体育耽误学习,现在重庆把体育和教育揉到一块儿了,50%以上的学校都有运动队,每年大概500个学生能拿到运动员技术等级认证。不仅如此,每年还办100多场市级以上青少年体育赛事,200多万人次孩子参与,就是想让娃们多走出教室,每天锻炼够2小时,学1-2项运动技能。现在越来越多家长愿意让孩子练体育,不是为了加分,就是想让娃身体好、性格棒,跑得更欢,笑得更甜。
喜欢户外的朋友,重庆的山水资源可算用上了。武隆搞山地户外,成了全球爱好者必去的地方;梁平主打航空运动,吸引了不少喜欢飞的人;南川还有“环金佛山178大环线”,自驾露营特别舒服。体育局还修了好多步道、骑行道和露营基地,把体育设施和景区、绿道串起来,出门既能锻炼,又能欣赏风景,真正实现“出门就能锻炼,远行就能乐享自然”。而且通过“体育+旅游”,还带动了乡村民宿、户外装备这些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不管是看比赛、日常健身,还是带娃运动、户外游玩,重庆的体育发展是越来越接地气,也越来越有活力。以后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这日子过得可真有劲儿!
来源: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