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迈为股份、奥特维等光伏设备领域的“卖铲人”,却成功抵御行业周期波动,保持盈利态势,凸显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光伏“卖铲人”,也不赚钱了!
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寒冬,供需结构失衡影响下,“卖铲人理论”再度被市场有力印证。
比如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身处光伏主产业链的“淘金者”巨头深陷亏损泥沼。
而迈为股份、奥特维等光伏设备领域的“卖铲人”,却成功抵御行业周期波动,保持盈利态势,凸显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然而,进入2025年上半年,这个铁律被打破了,光伏设备公司这些“卖铲人”也相继出现业绩下滑。
今年上半年,迈为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59%,奥特维下降60%,晶盛机电降幅更是达到了近70%。
而捷佳伟创却逆势突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从成长能力来看,捷佳伟创营收已从2020年的40.44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188.8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5.6%。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83.72亿元,同比增长26.41%;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由2020年的5.23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27.64亿元,增长了4倍多,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18.3亿元,同比增长近50%。
其次,从盈利能力上来看。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捷佳伟创净资产收益率由2020年的18.31%上升至2024年的27.89%。可见,捷佳伟创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然而,捷佳伟创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为何如此强悍呢?
全面布局技术路线是其制胜的关键。
要知道,光伏行业受到技术迭代的影响显著。当前主流的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逼近理论极限24.5%,N型电池正加速替代PERC。
当前,N型电池中的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BC(背接触)、HJT(异质结)凭效率、成本、场景优势,成光伏电池主流,未来谁能突破“效率-成本”临界点成绝对主流,还需看技术演进与产业化速度。
因此,光伏设备公司的选择就显得异常重要。
不像迈为股份、帝尔激光专注于其中一到两个技术路线,捷佳伟创全面布局,并且已经成为了以TOPCon为主的电池设备供应商。
TOPCon电池技术是光伏领域渗透速度最快的路线,其规划产能已超1700GW。这就意味着,随着TOPCon电池技术的快速普及,会进一步驱动光伏设备的需求。
并且,在TOPCon电池设备工艺中占比权重较高的设备范畴,捷佳伟创市占率维持在50%水平,部分特定设备类型的市占率甚至超过70%。
不止于此,捷佳伟创还积极布局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技术。
钙钛矿电池归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范畴,虽发展历程较短,但具备材料获取简便的优势,且适配叠层电池应用场景,未来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钙钛矿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37.5亿元,2030年达到950亿元。
另外,数据显示,在每百兆瓦级钙钛矿生产线上,平均需配置3台镀膜设备,这些设备的价值占整线价值的50%,成为产线设备投资的主要构成部分。
而今年9月,捷佳伟创钙钛矿技术取得进展,并预中标了中石油的钙钛矿项目。
当然,捷佳伟创能覆盖全技术路线,关键在于形成了技术优势,而这一技术优势的形成离不开持续加码的研发费用。
捷佳伟创的研发费用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1.91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6.49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就达到2.78亿元,追平2021年全年。研发费用率更是在2023年达到5.35%。
然而,虽然捷佳伟创实现了逆周期增长,但也不是高枕无忧的。
从存货维度来看,2024年底,捷佳伟创的存货达到了140.0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达到了42%。
仅从数据上来看,确实容易引发对资金占用加剧、资产减值风险上升的担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捷佳伟创存货高,是由于发出商品导致的。根据2025年半年报,发出商品占存货的比重为89.40%。
其实,这与光伏设备企业收入确认的特殊性有关。光伏设备企业在产品交付客户后需要客户验收,而这个验收周期长达1-2年,在这段时间内,发出的商品会记在存货下的“发出商品”,而相应的预收到的款项计入“合同负债”。
捷佳伟创的合同负债由2020年的33.2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81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同负债依然高达96.73亿元,远高于迈为股份。
由此也可以看出,捷佳伟创具有较强的斩单能力。等到下游客户将产品验收后,就会转化为公司的业绩。
然而,捷佳伟创并没有止步于此。
公司积极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进军半导体领域。
捷佳伟创利用技术同源,将光伏领域的技术迁移到半导体领域。在光伏业务中,晶圆清洗、表面刻蚀的精密湿法工艺,与半导体晶圆湿法清洗刻蚀技术逻辑高度一致。
捷佳伟创通过子公司创微微电子聚焦于湿法清洗设备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95%。并且,创微已中标多家半导体企业的碳化硅整线湿法设备订单。
随着AI的爆发,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根据预测,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美元,这将或许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最后,总结一下。
捷佳伟创凭借多元技术在行业波动中实现业绩稳定发展,核心在于选对了多元技术路线。
同时,公司借技术同源布局半导体领域,新赛道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为长期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格子说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