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上,人口少的主要就是三样:战争、饥荒、瘟疫。这些东西来势汹汹,直接就把人命给收割了。可现在呢?咱们这儿没打仗,没闹大饥荒,医疗也发达了,瘟疫基本能控住,可人口还是在往下掉。
历史上,人口少的主要就是三样:战争、饥荒、瘟疫。这些东西来势汹汹,直接就把人命给收割了。可现在呢?咱们这儿没打仗,没闹大饥荒,医疗也发达了,瘟疫基本能控住,可人口还是在往下掉。
咱们中国这两年人口负增长,已经连续三年了,2024年出生才954万,死了1093万,总人口缩水139万,剩14亿828万。
先说说历史上的那些事儿吧。人口减少从来不是新鲜玩意儿,从古到今,战争是最狠的杀手。拿唐朝来说,安史之乱从755年打到763年,北方人口直接砍掉一半,南方也少了两成。全国从4800多万,战后剩下一堆废墟。黄巢起义从875年闹到884年,加上五代十国那几十年乱战,到宋朝初年,人口从6000万跌到1400多万,光这段时间就没了4000多万。
战乱一来,村子烧光了,田地荒了,男丁死光了,剩下的还得逃荒要饭。近代更惨,一战从1914年到1918年,全球人口从17.4亿掉到17亿,少了2%,欧洲战场上死了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士兵,平民也搭进去不少。二战1939年到1945年,全球从22.5亿降到21.8亿,减了3%,总死亡三千六百万,军人和平民各一半。原子弹扔下去,城市成灰,坦克碾过去,街头血流成河。这些战争不光要人命,还毁经济,人口恢复得花好几代人。
饥荒这东西,在农业社会里就是定时炸弹。中国古代,靠天吃饭,一场水灾旱灾就够呛。西汉宣帝上台那年,前74年,关东十一郡大水,田地泡汤,百姓饿死一大片,没死的还人吃人,齐地最惨。晋朝那会儿,司马衷在位,闹饥荒时他问“为什么不吃肉粥”,这事儿传开,成了讽刺统治者不接地气的典型。
西晋人口本来就没统计准,但灾年肯定少了不少,那时候医疗差,饿病一起上,村子空了半拉。三年困难时期,1959到1961年,也是个大饥荒,人口锐减不少,虽然没精确数字,但影响深远。全球看,黑死病十四世纪在欧洲杀掉数千万人,亚洲也有类似,病原一传,整个城都没了。饥荒不像战争有边界,它扩散快,穷人先遭殃,富人还能囤粮,但总归拖垮整个社会。
瘟疫更阴险,没法防。古代没疫苗没抗生素,一场疫病就灭村灭城。跟战争不同,战争死人还有记录,瘟疫往往是全家全村光了,没人统计。现代医疗进步了,新冠那会儿咱们控得住,但历史上那些大疫病,人口降幅能到20-30%。这些灾难都有个共同点:突然、暴力、不可控。但恢复起来,只要和平了,粮食够了,生育率还能弹回来。唐朝末年人口掉那么多,宋朝慢慢又爬上去了。
可现在呢?咱们这儿和平富裕,粮食管够,医院到处是,为什么人口还负增长?这事儿比历史那些还可怕,因为它不是外力砸下来的,而是自己内部出的问题。低生育率成了主凶。2022年出生956万,死了1041万,首次负增长,减了85万。
2023年更糟,出生902万,死亡1110万,减了208万。2024年出生回升到954万,增了52万,但死亡还是1093万,总减139万。出生率6.77‰,死亡率7.76‰,自然增长率-0.99‰。这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铁板钉钉。
结婚登记也少,2024年前三季度474.7万对,同比减94.3万对。龙年效应帮了点忙,但也只小反弹。专家预测2025年出生会再跌,民间算的800万左右,人口学家易富贤说实际可能704万,官方公布或860-920万。死亡人数估计1200万左右,继续负增长。
为什么年轻人不生?说白了,生活压力山大。房价高,教育贵,工作996,养娃成本得几十万起步。一线城市一套房就好几百万,孩子上学补课再加码,谁敢轻易要二胎?独生子女政策遗留问题大,那一代人现在是主力育龄妇女,数量本来就少。
结婚晚了,生育推迟,女性学历高了,更注重事业。疫情也添乱,很多人延迟计划。联合国报告说,中国生育率从2023年的1.19,到2050年1.39,2100年1.48,都低于2.1的更替水平。到2100年,人口可能剩一半。劳动力老化,养老负担重,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20%,到2050年可能30%。
这不是中国独有,全球都这样。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低生育,2023年生育率1.26,人口负增长30年了,老龄化最严重,东京街头老人多过小孩。韩国更狠,2023年0.72,世界最低,首尔政府急得发补贴,还推“少生孩子多种树”反转,现在后悔了。意大利生育率1.24,西班牙1.19,德国1.36,全欧洲都愁。
联合国说,到2084年全球人口峰值103亿后开始降,195国中183个到本世纪末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中国预计2024-2054年减2.04亿,最大降幅。日本、俄罗斯也减,日本已负增长,移民救不了。韩国、泰国、匈牙利这些国家,花大钱推政策,补贴住房、产假、托儿,但效果一般。日本支出占GDP 0.5%起步,现在2%以上,还在滑坡。韩国也类似,力度不大,年轻人不买账。
低生育的原因全球共通:女性教育提升,工作机会多,生活方式变了。过去穷时候多生,现在富了图享受。东亚文化重教育重竞争,孩子成负担。欧洲移民多点缓冲,但文化融合难。中国基数大,问题放大。历史上人口掉是灾难后反弹,现在是结构性,难逆转。马尔萨斯理论说人口追着资源跑,但现在资源够了,人却不追了。
来源:探影局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