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第五代天骄:遇险得奶妈相护,奇遇得神兵认主的战神杨文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8:52 1

摘要:在杨家将的演义故事中,杨家将的英雄传承代代相传,光在大宋,传承就超过十几代。其中第一代的火山王杨衮,来格来说是属于残唐五代的英雄,但在宋朝时,他还在,所以在那套《杨家将九代英雄传》的系列评书中,他是第一代英。第二代英雄是金刀无敌杨继业,第三代英雄主要讲杨五郎、

在杨家将的演义故事中,杨家将的英雄传承代代相传,光在大宋,传承就超过十几代。其中第一代的火山王杨衮,来格来说是属于残唐五代的英雄,但在宋朝时,他还在,所以在那套《杨家将九代英雄传》的系列评书中,他是第一代英。第二代英雄是金刀无敌杨继业,第三代英雄主要讲杨五郎、杨六郎和杨七郎,第四代是杨宗保、杨宗英等人,第五代主要就是杨文广和杨文举了。

杨文举是杨宗保和穆桂英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杨文广的弟弟。他是一位武艺超凡、英俊潇洒的勇将。

在杨家将的相关故事中,杨文举虽然不如兄长杨文广那般广为人知,但其本领和战绩却毫不逊色。尤其是关于他的故事,尤为传奇。

他自幼因为意外与家人失散,却也因此得到世外高人传授本事,练就了一身惊人的本领;再加上,他还有一副不输杨文广的绝世俊美容颜,因此,下山不久便在上洪山与敌方女将万红玉成就了一段英雄与美女的佳话。

本回我们先来讲一下,杨文举因何与家人失散,如何成为七星道长的徒儿?以及是在怎样的奇遇之下,通过了战神三试得到神兵认祖的?还有,他为何要下山?

杨文举的童年充满传奇色彩。由于他父母都是军人,要在边关驻守,因此,他出生不久,便由奶妈萧云珍照看。

萧云珍是个心地善良的妇人,丈夫早逝,无儿无女,待杨文举如同己出。

小文举天生一副讨人喜欢的模样,白净的圆脸上嵌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见人便笑,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更难得的是他聪慧过人,两岁能诵诗,三岁能识文断字,加上出身将门,平时也喜欢舞刀弄枪,四岁时已学会一些普通的武功,经常说长大后要好好孝顺和保护奶妈。这一切,使得奶妈不管到哪里,都要带着这个惹人怜爱的小主人。

有一天,奶妈乡下的老母亲过大寿,她本打算独自返乡祝寿,但当她收拾行装时,小文举扯着她的衣角,眼巴巴地望着她,那依依不舍的表情让萧云珍心软如棉。

我的小祖宗,萧妈妈就去三天,很快就会回来的。”萧云珍蹲下身,轻抚文举的小脸。

萧妈妈,带我去嘛,文举一定乖乖听您的话。”五岁的小文举摇着萧云珍的手臂,声音甜糯。

萧云珍犹豫再三,终究抵不过小文举的恳求,决定带他同往。这个决定,改变了杨文举一生的命运。

次日清晨,萧云珍为小文举换上一身崭新的锦缎衣裳,颈挂长命金锁,乘坐马车前往乡下。

行至黑虎山时,马车突然剧烈颠簸,随即一声震天虎啸传来,拉车的马匹受惊嘶鸣,前蹄腾空,将车夫甩下车去。

不好!是猛虎!”车夫惊恐大叫,连滚爬爬地逃走了。

萧云珍慌忙抱起小文举跳下马车,只见一只吊睛白额猛虎从林中蹿出,体长丈余,目光如炬,獠牙外露,威风凛凛。

萧云珍吓得魂飞魄散,却本能地将小文举护在身后。

萧妈妈,我怕。”小文举紧抓萧云珍的衣角,小脸煞白。

文举别怕,有萧妈妈在。”萧云珍强作镇定,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棵大树,“听萧妈妈说,我数到三,你就往那棵大树跑,爬上去,千万别回头!

小文举却摇头:“不,文举要和萧妈妈在一起。

猛虎嗅到猎物的气息,低吼一声,朝二人扑来。萧云珍眼见情势危急,猛地将小文举推向大树方向,自己却转身迎向猛虎。

“快跑!”萧云珍嘶喊着,张开双臂试图阻挡猛虎。

猛虎一爪拍来,萧云珍惨叫一声,肩头鲜血淋漓,但仍站立不稳地挡在虎前。

小文举被推倒在地,见状大哭:“萧妈妈!”

“跑啊!”萧云珍回头嘶喊,眼中含泪却目光坚定。

猛虎再次扑来,这次直接咬住萧云珍的脖子,撕扯之下,萧云珍痛晕过去。小文举本已跑出几步,回头见奶妈遭难,竟不逃反返,从地上捡起一根粗棍,冲向猛虎。

坏老虎!放开我萧妈妈!”五岁的小文举使出全身力气,棍子重重打在虎背上。

猛虎吃痛,放开萧云珍,转身怒视这个胆大包天的小不点。

小文举虽害怕得浑身发抖,却仍紧握棍子:“你这黑货,不准伤害我萧妈妈!

猛虎被激怒了,咆哮一声扑向小文举。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青影如风般掠过,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长突然出现,飞起一脚,竟将猛虎踢出三丈开外!

孽畜!安敢伤人!”道长大喝一声,声如洪钟。

猛虎挣扎了好久,这才勉强起。也不知道是他受了严重的内伤,还是见来者气势不凡,只轻轻地低吼了几声,便转过头悻悻离去。

道长这时根本没空理老虎,他急忙查看二人伤势。

此时,萧云珍早已气息奄奄,她艰难地睁开眼,见小文举安然无恙,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随即气绝身亡。

小文举扑在奶妈身上痛哭失声,那份悲痛与不舍,令能将红尘看破的道长也不禁为之心酸。

道长细看小文举,不禁惊讶:此子骨骼清奇,眉宇间隐有灵光,实乃练武奇才。更难得的是他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勇气,以及此刻表现出的深厚情义。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道长柔声问道。

小文举抽泣着回答:“我叫杨文举,家住天波杨府。道长,求您救救我萧妈妈。

道长叹息摇头:“孩子,生死有命。你萧妈妈为护你而亡,其情可感天地。贫道乃青州七星山七星观主持七星道长,你若愿意,可随我回山,学艺修身,方不负萧妈妈舍命相救之恩。你看如何?”

小文举虽年仅五岁,却已显早慧,他含泪向道长叩首:“文举愿随道长学艺,他日必杀老虎为萧妈妈报仇!”(后来,他还真杀了一只猛虎,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害死他奶妈的这头猛虎,这是后话,我们下回再说)

七星道长扶起小文举,亲手安葬了萧云珍,立碑刻文,以表敬意。随后,他将小文举带回七星山,开始了一段传奇的师徒缘分。

七星山高耸入云,终年云雾缭绕。

七星道长乃方外高人,武功深不可测,尤其擅长戟法和飞刀绝技。他发现小文举天资聪颖,且心性纯良,便倾囊相授。白日教他戟法枪术,夜晚传授兵法谋略。

杨文举天资聪颖,一点即通。体力也增加很快,初时用的是特制的戟,重只有三十斤。两年后,已能将道长出家前使用的那把一百六十八斤重的方天画戟使得虎虎生风。

七星道长独创的三指飞刀绝技,寻常人需练十年方能小成,杨文举仅用三载便已青出于蓝。这三指飞刀以拇指、食指、中指同时发力,比寻常两指飞刀力道更猛、速度更快、准头更准。

春去秋来,十载寒暑过去,杨文举已长成俊美少年。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若是披上银盔银甲,活脱脱便是吕布再世、赵云重生。

这日,七星道长将杨文举叫到跟前:“举儿,你本事已学得七七八八,不知你知不知道,我们七星山山顶有座‘藏兵阁’——今日,为师便许你独自前往。阁中兵器皆有灵性,能否得遇神兵,就看你的造化了。”说完,道袍一挥,将一枚刻有北斗七星符文的青铜钥匙交予文举,“记住,神兵认主,强求不得!”

是!”杨文举接过钥匙,郑重叩首。

杨文举沿着蜿蜒山径攀登,云雾在脚下翻涌,恍若置身仙境。快要登顶时,忽闻鹤鸣之声自云端传来,抬头望去,原来是七只仙鹤衔着七色光带盘旋于“藏兵阁”上空。

杨文举心中一震,暗道此景必有玄机。他加快脚步,不多时便来到一座古朴的石阁前。阁门紧闭,青铜锁上七星纹路与他手中钥匙严丝合缝。

随着“咔嗒”一声轻响,尘封多年的阁门缓缓开启,霎时七道霞光自门缝中迸射而出。

阁内陈设简朴,十八般兵器错落有致地陈列在檀木架上。

一杆银枪忽自架上跃出,枪尖点地三响;一柄金刀震颤嗡鸣,刀光映得四壁生辉……

杨文举的目光,却停留在中央的石台左侧,那里有一柄​​七星宝剑​​悬浮半空,剑身幽蓝如深海,七颗星纹按北斗排列,隐隐发出龙吟之声。

这剑不错——

当杨文举跑过去,伸手握剑时,剑柄骤然传来一股灼热。他想起师父“以心感应”的教诲,遂闭目凝神,默想奶妈舍身相救之情、师父十年教诲之恩。片刻后,剑柄温热渐消,七星纹路依次亮起,宝剑竟主动跃入其手!

就在此时,窗外风云突变,一道闪电如银蛇裂空,直劈阁后山壁,竟炸出一个幽深洞穴。

杨文举提剑探入洞穴,见洞壁光滑如镜,明显不是人工能开凿成这样的。

深入百步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宏伟的宫殿呈现眼前,殿顶镶嵌夜明珠如星辰排列,正中斜挂一把​​通体银白的长戟,戟长一丈八,戟刃隐现龙纹,戟尖寒芒流转如星河倾泻,戟身散发着洪荒气息。

“好一杆游龙惊鸿戟!”杨文举一边称赞,一边忍不住向前走了过去。

然而,他刚走近三步,那戟竟发出清越龙吟,震得四壁兵器嗡嗡共鸣!

这难道就是师父说的‘神兵’?”杨文举心中震撼,见旁边有一碑文,连忙仔细打量起来。

“万年前昆仑之巅血战,元二战神夸应龙‌重伤陨落,方天画戟因此深埋山腹,静待有缘人……”

据碑文记载,原来此戟乃“​​元二战神​​”夸应龙‌(继“元一战神”杨悟哪之后,最厉害的战神)与域外异族大战时遗落之神兵。

有缘人?不知道我算不算有缘人?

杨文举话音未落,那长戟突然化作一道银光,在洞中盘旋飞舞。戟身星纹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引动穹顶夜明珠投下七道星光,恰好照亮石碑下半部分文字:“​​通过战神三试者,即为有缘人。​​”

何为‘战神三试’?

正当杨文举惊疑不定时,洞穴突然震动,四周石壁上浮现出三道星光之门,分别刻着“勇气之试”、“智慧之试”和“仁心之试”几个大字。

每道门内流光溢彩,隐约可见其中幻象万千,似有无数刀光剑影与玄奥符文交织闪烁。

杨文举握紧手中的七星宝剑,剑身星纹忽明忽暗,仿佛在回应这三道神秘门户。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怀中七星道长所赠的青铜罗盘突然发热,指针直指“勇气之试”大门。

杨文举想起幼时师父的训诫:“武者首重修心,心勇则剑利”,当即大步踏入。

门内竟是万丈深渊,唯有一条碗口粗的铁索横贯虚空。底下是滚烫的岩浆,热气蒸得他几乎睁不开眼。他闭目凝神,想起了奶妈舍身相救的勇气,他没有退缩,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开始踩着铁索,一边慢慢向前走,一边在心中默念师父传授给他的“定心诀”。

眼看快要对岸时,索绳突然断裂!

千钧一发之际,杨文举腾空翻身,长手施展七星宝剑往前一刺,宝剑刺入崖壁,借力荡向对岸。落地时背后石门轰然闭合,岩浆深渊化作青烟消散,眼前浮现一面青铜古镜,镜中映出的却不是他的倒影,而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这时,第二道“智慧之试”的门户自动开启,门内竟还隐藏着三扇石门,门上各刻一道谜题。杨文举沉思片刻,根据师父平日教导的天文地理知识,逐一破解。

最后一题最为棘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何解?”

杨文举想起奶妈萧云珍为救自己而牺牲的往事,顿悟“无”即“无私”,于是答道:“无我无私,方为大道。

石门应声而开。

第三关“仁心之试”,杨文举眼前幻象丛生:先是看到边疆百姓受苦,又见宋军将士血战沙场。最后幻象显示,若取走神兵,洞穴将坍塌,困住一只偶然入洞的灵狐。

杨文举毫不犹豫,先赶灵狐出洞,再返回取戟。这一举动,正是仁心的体现。

三关既过,游龙惊鸿画戟化作一道流光,主动飞入杨文举手中。刹那间,他感受到一股浩瀚力量涌入体内,同时脑海中浮现一幅画面:一位银甲将军在万军之中舞动长戟,戟风所至,敌军如草芥般倒下……

最后,那将军回头一笑,容貌竟与杨文举有七分相似!

举儿,赶快醒来!

杨文举猛然睁眼,发现自己竟躺在七星观外的石阶上,师父七星道长正俯身摇晃他的肩膀。远处天光微亮,晨露沾湿衣襟,仿佛方才经历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幻梦。

师父?”杨文举挣扎起身,下意识摸向腰间——那柄七星宝剑竟真的悬在身侧,剑鞘上的星纹尚有余温。

更令他震惊的是,三尺开外的地上,斜插着一把通体银白的方天画戟,戟刃在晨曦中泛着幽幽寒光!

七星道长抚须长叹:“昨夜北斗七星白日显形,老道便知有异。没想到你竟有奇遇,得到‘元二战神’的神戟认主。”他指向方天画戟柄部的七颗星纹,继续说道,“此乃‘七星连珠’印记,传说唯有能唤醒元二战神遗留在人间之力者方能显现。看来你已通过战神考验,获得神兵认可了。

杨文举怔怔望着长戟,掌心仍残留着幻境中的灼热感。

忽然,戟身龙纹亮起微光,一段陌生又熟悉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那是夸应龙与域外天魔交战的片段,漫天血雨中,银甲将军将毕生功力注入戟中,最后化作星光消散......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伸手握住戟柄的刹那,七颗星纹次第亮起,与宝剑上的星图交相辉映。地面突然浮现出北斗七星的虚影,天枢、天璇等星位接连射出光柱,在他脚下结成玄奥阵法。

七星道长突然脸色大变:“快松手!这是战神传承的星力灌体,凡人躯体根本......

话音未落,杨文举周身已腾起银色气焰,发丝无风自动。更惊人的是,他左颊渐渐浮现出与夸应龙相同的火焰纹路,瞳孔中似有星河旋转。

剧痛中,杨文举的识海被一股磅礴的力量撕开,新的幻象如潮水般涌来。但见边关狼烟四起,喊杀震天,宋军旌旗倒伏,节节败退。

景象飞速流转,最终定格在一处险要的山关之前,关隘上大书“上洪山”三字。关前开阔地上,两员将领正斗得难分难解。

其中一位白袍小将,立马横枪,英姿勃发。杨文举只看了一眼,便如遭雷击,心中巨震!只见那少年将军:头顶亮银白虎盔,身披素银甲,外罩白罗战袍,坐下骑一匹追风白马,面如冠玉,鼻梁高挺,唇若涂朱,目光锐利如电,顾盼之间神采飞扬,眉宇间更有一股逼人的英气。

这……这人怎生得与我一般无二?”杨文举几乎脱口而出,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仿佛在照一面奇特的镜子。

那少年的眉眼、轮廓,甚至激战时的某些神态,都与他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一时间,他竟恍惚觉得是自己在场上厮杀。

就在这时,场中情势突变。那白袍小将一声清喝,声如金石,极具穿透力:“万红玉!你助纣为虐,挡我大宋将士,今日我杨文广定要破了你这上洪山!”

​​“杨文广?”​​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杨文举耳边炸响。原来眼前这位与自己容貌酷似的少年将军,就是师父口中常提及的、自己素未谋面的嫡亲兄长!

刹那间,血脉相连的感觉汹涌而来,他不由得为场中的兄长捏了一把冷汗,全神贯注地观战。

再看与杨文广对敌的那员女将,当真与众不同:只见她身披赤红锦缎战袍,内衬柳叶黄金甲,头戴雉尾珠冠,足蹬小巧玲珑虎头战靴,胯下一匹胭脂马,手中一条龙头凤尾棍,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一双凤目光彩流转,既有少女的明媚,又不乏武将的英气。

最奇特的是,她肩上还立着一只神鹰,金睛铁爪,顾盼生威,正是那传说中的“五爪神鹰”。

只听那被称为万红玉的女将冷笑一声,声音如出谷黄莺,却带着几分傲气:“杨文广,休要大言不惭!本姑娘也想看看,你能否胜得过我手中这根大棍!”

那姑娘话音未落,杨文广已催动战马,亮银枪一抖,使出杨家枪法的绝学“金鸡乱点头”,但见枪尖寒光点点,如梨花纷飞,又似瑞雪飘洒,虚实难辨,直取万红玉身前要害。

这一枪快、准、狠,尽显杨家枪法精髓。

万红玉却不慌不忙,娇叱一声:“来得好!”手中龙头凤尾棍使出一招“丹凤朝阳”,棍影如山,护住周身。

“铛”的一声巨响,枪棍相交,火星四溅。

两人一触即分,随即又战在一处。

杨文广的枪法得自母亲穆桂英真传,深得“快、灵、变”三字精髓。此刻他枪出如龙,招招直指万红玉要害,却见那姑娘身法轻盈如燕,龙头凤尾棍舞得密不透风,竟将杨家枪的凌厉攻势一一化解。

杨文举看得心潮澎湃,他虽自幼随师父在七星山习武,由于七星道长常向他讲述杨家将之事,所以他对杨家枪法也知道不少,但今日亲眼目睹兄长施展,才知其中精妙。尤其那招“回马枪”,看似败退,实则暗藏杀机,若非万红玉反应迅捷,险些中招。

战至三十回合,万红玉忽然娇喝一声,肩上五爪神鹰振翅而起,如一道金色闪电直扑杨文广面门。

杨文广侧身避让,不料那鹰爪锋利,竟在他肩头划开一道血痕。

万红玉趁势挥棍横扫,逼得杨文广连退数步。

好个刁钻的丫头!”杨文广不怒反笑,枪势陡然一变,竟使出一招“游龙戏凤”,枪影如虹,虚实难辨。

万红玉一时不察,被枪尖挑落珠冠,青丝散落,更添几分飒爽英姿。她凤目圆睁,显然动了真怒,手中长棍如狂风骤雨般反击。但见:攻时:棍如泰山压顶,力贯千钧; 守时:棍影织成一片光幕,水泼不进。

再加上她有西方圣母多年指点,本事自然超凡,这不,她常于马背上做出种种惊险动作,或镫里藏身,或侧挂鞍桥,棍招配合马术,令人眼花缭乱。

杨文举看得心惊肉跳,暗想:“兄长虽勇,但这万红玉武艺不凡,又有神鹰相助,久战恐有闪失。

果然,两人枪来棍往,斗了一百多个回合后,杨文广虽然仗着体力的优势,慢慢占了上风,但万红玉并无半点慌张的神色,反而嘴角微扬,似有后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万红玉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条金丝软鞭,鞭梢系着三枚银铃,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

那银铃发出摄人心魄的脆响,竟扰得杨文广心神一滞,枪势顿时慢了三分。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那之前飞出去攻击过杨文广,又飞回主人肩上的五爪神鹰,听到铃声之后仿佛得到了某种指令,双翅猛然展开,发出一声穿云裂石的尖啸。

这啸声不似寻常鹰鸣,倒似龙吟虎啸,震得场边观战的士兵纷纷掩耳后退。

杨文广虽久经沙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音波震得耳中嗡鸣,手中亮银枪不由得一顿。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那神鹰化作一道金色闪电,快得令人目不暇接,直扑杨文广面门!

更诡异的是,神鹰飞扑之时,口中竟喷出一股淡绿色的雾气。

那雾气带着奇异的甜香,闻之令人头晕目眩。

杨文广心知不妙,急忙屏息后撤,但已然吸入少许,顿时觉得眼前景物晃动,手脚发软。

万红玉趁此良机,龙头凤尾棍疾扫,“啪”的一声架开银枪,另一手轻舒猿臂,竟用巧劲扣住了杨文广的绊甲绦,轻喝一声:“过来吧!”生生将杨文广走马活擒了过去!

幻象画面再转,只见叔父杨宗槐为救侄儿,愤而出战,同样在激战正酣时,被那诡异的五爪神鹰干扰,不过三十回合,也遭了万红玉的毒手,被生擒活捉了过去。

卑鄙!仗着妖禽之力,算什么英雄!”杨文举看得怒火中烧,忍不住厉声喝骂。

就在这时,幻象突然扭曲破碎。杨文举只觉浑身经脉如被烈火灼烧,一股难以形容的浩瀚之力在体内疯狂奔涌。

赶紧守住心神!这是‘元二战神’在为你重塑筋骨!”七星道长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剧痛中,杨文举恍惚看见自己左臂浮现出龙鳞纹路,右手指甲变得锐利如爪。更奇异的是,他竟能清晰感知到战场上的每一处细节:箭矢破空的轨迹、战马奔腾的节奏、兵器碰撞的火花......这种感知力远超常人,仿佛整个人都与天地融为一体。

“原来这就是战神传承的力量......”杨文举强忍痛楚,突然福至心灵,双手结出一个古老的法印。霎时间,北斗七星的光柱汇聚成一道银河般的光流,尽数灌入他体内。

当最后一丝星力吸收完毕,他仰天长啸,声震九霄,双目中迸射出璀璨星芒。

七星道长踉跄后退,满脸震撼:“竟真的承受住了星力灌体......杨家,又要出一位战神了!

师父!我要去上洪山!”杨文举猛然转身,星芒在眸中流转,战袍无风自动。而游龙惊鸿画戟上的凛冽寒光却渐渐收敛,慢慢与他周身的气息浑然一体,人戟之间仿佛建立了某种玄妙的联系。

七星道长望着弟子与长戟共鸣所生的磅礴气势,不由长叹一声,取出一本非金非帛、散发着古朴气息的秘籍——《破军之戟》,郑重递到杨文举的手中。

此戟法,”老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传自创世老祖大弟子‘元一战神’杨悟哪,与你所得的‘游龙惊鸿戟’本是一体同源,相辅相成。此去……”他顿了顿,看着爱徒年轻而坚毅的面庞,声音不由得哽咽起来,“山高水险,强敌环伺。举儿,你……莫要堕了元二、元二两位战神的威名,和你杨家满门的忠烈英名!

“是!徒儿定当谨记师父的教诲!”杨文举接过秘籍,触手温润,仿佛能感受到杨悟哪战神的热血仍在其中流淌。他紧紧握住戟杆,目光投向云雾缭绕的下山之路,心中暗暗发誓:我不仅要会一会那位手段不凡的万红玉,救出兄长与叔父,还要继承杨家精忠报国的精神,保家卫国!

发誓完毕,他深吸一口气,体内星力流转,游龙惊鸿画戟微微震颤,似在回应他的决心。七星道长见他神色坚毅,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叮嘱道:“那万红玉并不是坏人,南唐还有金飞、银飞和洪飞等高人,你须得小心应对,切莫轻敌。

师父放心,弟子定当谨慎行事!”杨文举抱拳行礼,星芒在指尖流转,“弟子感谢师父多年栽培之恩,此番下山,必不负所托!”说罢双膝跪地,对着七星道长重重叩了三个响头。青石板上顿时浮现出细密裂纹,竟是被他体内澎湃的星力震裂。

老道士慌忙扶起爱徒,望着眼前这个已然脱胎换骨的弟子,浑浊的老眼中泛起泪光。他颤巍巍地伸手,为杨文举整了整略显凌乱的衣襟,又轻轻拂去他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初生的婴孩。

这……”七星道长忽然发现杨文举鬓角竟生出几缕银丝——那是过度承受星力灌体的代价。他喉头滚动数下,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举儿啊......有时间记得回来看看师父!

杨文举重重点头,转身时战袍翻卷如云。山风骤起,吹散他鬓角银丝,露出眉间一道若隐若现的星纹。游龙惊鸿画戟突然发出清越龙吟,戟尖所指处的云雾竟自动分开,现出一条蜿蜒山道。

七星道长望着徒弟渐行渐远的背影,忽见山道两侧的野草无风自动,如列队士兵般向两侧倒伏——这是战神威压初成的征兆。

举儿,真的是……”老道捻须的手突然一颤,只见杨文举踏过的青石阶上,竟隐隐浮现出北斗七星的暗纹。那些星纹随着他的脚步次第亮起,又在三步之后悄然隐没,仿佛天地都在为这位新晋战神铺就星路!

杨文举下山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他是要去会万红玉救杨文广和杨宗槐的,为何后来他还与万红玉结成了夫妇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来源:侠歌快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