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鼻咽癌发生在鼻子和喉咙的交界处,早期症状与感冒、鼻炎非常相似,很多人容易忽略。
鼻咽癌发生在鼻子和喉咙的交界处,早期症状与感冒、鼻炎非常相似,很多人容易忽略。
等到察觉不对劲时,往往已进展到晚期,今天我们就把关于它的知识点扒透!
先搞懂:
鼻咽癌到底是啥?
别和其他癌症搞混了
很多人会把鼻咽癌和喉癌、食道癌搞混,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鼻咽癌特指影响鼻后部和口腔后部(咽喉)连接部位的癌症,这个位置比较隐蔽,所以早期很难被发现。
简单来说,它长在“鼻咽”这个隐蔽的“小角落”。
不是喉咙前面的喉癌,也不是食道里的食道癌。
敲黑板!
9个“模糊信号”
持续3周没好转赶紧看医生
鼻咽癌最坑的地方在于:症状和感冒、鼻炎、咽炎太像,而且很多人到晚期才出现症状。
如果你的身体发出这些信号,尤其是持续3周没好转,别硬扛,赶紧找医生!
2.一侧听力突然下降
3.耳朵里总响(耳鸣)
4.鼻塞或堵鼻子,往往只有一侧堵
5.经常流鼻血,不是挖鼻孔弄破的那种
6.头痛反复,吃止痛药也不管用
7.看东西重影(复视)
8.脸部下方麻木
9.没刻意减肥却体重下降
虽然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但“排查”总比“拖延”强!
这些人要警惕患上鼻咽癌!
鼻咽癌的具体病因还没完全明确,但这几类人的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病毒感染:接触过EB病毒(就是引起腺热的那种常见病毒)
职业暴露:工作中经常接触硬木粉尘或甲醛的人
家族遗传:一级亲属(比如爸妈)得过鼻咽癌
HP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怀疑中招?
从就诊到确诊的检查流程
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可以先去看全科医生,第一步通常是询问症状+简单检查(比如用小镜子看喉咙)。
要是医生觉得需要进一步排查,通常会建议你去肿瘤科门诊就诊,接下来可能要做这些检查:
影像扫描:MRI、CT或PET-CT扫描,用来找肿瘤、看癌症有没有扩散
全内窥镜检查:全身麻醉下用硬性内窥镜做详细检查,能看得更清楚
活检:全内镜检查时取一小块组织样本,送到实验室化验,这是确诊的关键一步
检查做完后,医生会告诉你是否确诊,还会给癌症“分期”——描述癌症的大小和扩散程度,方便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靠什么?
放疗+化疗是“主力”,
副作用要知道
由于鼻咽癌的位置深且对放射线敏感,主要治疗手段是放疗和化疗,手术通常用于特殊情况,如处理复发肿瘤等。
放射治疗:最常用的方法
早期鼻咽癌可能单独用放疗治疗。
现在常用的是调强放射治疗(IMRT),能从不同角度瞄准肿瘤,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伤害。
放疗本身不疼,但可能有副作用:治疗区域皮肤发红疼痛、感觉不舒服、味觉改变、口干、脱发等,这些副作用大多是暂时的,出现了及时告诉护理团队就能缓解。
化学治疗:晚期常用“辅助选手”
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能需要在放疗前或与放疗同时做化疗,通常是静脉滴注,每3~4周一次,持续数月,也不用住院过夜。
化疗的副作用可能有:感觉不舒服、腹泻、口腔溃疡、疲倦等,虽然是暂时的,但也可能有不孕不育等长期问题,治疗前要和医生充分沟通。
治疗后别掉以轻心!
随访+康复要做好
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随访和扫描,监测康复情况、检查有没有复发。
刚开始可能几周或几个月一次,时间久了频率会减少。
另外,治疗前的“预康复”也很重要——简单说就是通过饮食、运动、心理调节让身体和心理做好准备,能更好地应对治疗副作用,恢复得更快: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比如快走、骑车)或75分钟高强度活动,再加上两次力量训练(比如瑜伽、举重)
心理:多和家人朋友倾诉,必要时找心理咨询师,用兴趣爱好分散注意力
最后说句实在的:
鼻咽癌没那么可怕,
早发现是关键
虽然鼻咽癌早期隐蔽,但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极早期鼻咽癌用放疗通常能治愈,就算是晚期,如果没扩散到头颈部以外,也有治愈的可能。
1.Treatmentfornasopharyngealcancer[EB/OL].(2024-05-3)[2025-10-14].https://www.cancerresearchuk.org/about-cancer/nasopharyngeal-cancer/treatment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