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解盘:三大指数回调,科技主题大幅调整,红利风格逆市走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8:09 1

摘要:2025年10月14日,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其中沪指下跌0.62%,收报3865.23点;深证成指下跌2.54%,收报12895.11点;创业板指下跌3.99%,收报2955.98点。今日两市成交额25759亿元,与上个交易日相比增加约2215亿元。

01

市场概况

2025年10月14日,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其中沪指下跌0.62%,收报3865.23点;深证成指下跌2.54%,收报12895.11点;创业板指下跌3.99%,收报2955.98点。今日两市成交额25759亿元,与上个交易日相比增加约2215亿元

02

盘面观察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核心宽基指数悉数下跌,红利指数、中证红利领涨,创成长、科创创业50领跌。

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超硬材料概念股全天领涨,港口航运板块逆势上涨,银行板块持续拉升,半导体板块集体下跌,有色金属板块冲高回落,半导体、CPO等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涨少跌多,全市场约1700只股票上涨。

行业上看,银行、煤炭、食品饮料等板块上涨,通信、电子、有色金属板块下跌。

概念主题上看,培育钻石、白酒概念、中韩自贸区等板块上涨,国家大基金持股、光刻机、先进封装板块下跌。

03

热点行业-银行

今日,银行业上涨2.5%。平安证券:资金结构深刻变化,顺势而为重配置轻交易。资金流向的变化是推动板块估值修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被动指数的持续扩容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流入,板块高权重的特征仍将持续推动资金的流入,一方面银行板块低波高红利的特征更易获得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青睐,目前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4.47%,结合监管一系列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措施,预计板块的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仍将持续。个股维度,我们结合股息和潜在增量中长期资金流入空间,看好A股股份行板块以及部分优质区域行,同时关注更具股息优势的港股大行配置机会。

04

热点资讯

◆【央行:10月15日将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财联社10月14日电,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招标公告,2025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财联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答记者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美方措施是典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违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互惠原则,赋予相关国家航运和造船企业不公平竞争优势,构成对中国航运、造船等产业的歧视性做法,严重损害中国相关产业利益。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于10月10日宣布将对涉及美国旗、美国造、美国公司拥有、参股或经营等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华尔街见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财联社10月14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答: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近日,中方已就美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等限制措施阐明了有关立场。我愿重申,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是中国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定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中国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一如既往地予以许可,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措施出台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美方进行了通报。反观美方,长期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华采取歧视性做法。特别是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美方持续新增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严重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财联社)

◆【美方扬言再加关税报复中方稀土管制,外交部: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表示,美国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他表示,此举是为了报复中国最近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如果美方关税最终实施,中国是否计划对来自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商务部的发言人已经就此阐明了中方的立场。”林剑强调,近一段时间来,美方持续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和制裁措施,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美方不仅没有反躬自省,反而以高关税相威胁,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华尔街见闻)

◆【交通运输部:启动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影响情况调查】为保障我国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及实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对我国航运业、造船业和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美301调查影响或可能影响情况,相关企业、组织或个人是否存在实施、协助、支持美国在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对我国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的行为,及其他相关事项开展调查。后续根据调查情况适时出台相应措施。(华尔街见闻)

◆【商务部: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 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措施,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韩华海洋株式会社在美相关子公司协助、支持美国政府相关调查活动,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华尔街见闻)

◆【公安部: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不用再跑车管所 11月1日全面推行】财联社10月14日电,公安部10月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1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推动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共享核查,实现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全业务数字化办理,群众免予提交纸质材料。同时,在“交管12123”App开发应用新车上牌模块,网上集成选车、购险链接和选号、上牌等服务,实现新车信息联网共享,群众购置新车后不需要再到车管所验车,足不出户网办登记上牌。(财联社)

◆【中汽协:9月汽车销售322.6万辆 同比增长14.9%】财联社10月14日电,中汽协发布数据,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4%和12.9%,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超过300万辆,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财联社)

◆【中汽协:1—9月份汽车销售2436.3万辆 同比增长12.9%】财联社10月14日电,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前9个月,我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最新数据显示,1—9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在出口方面,1—9月,汽车出口495万辆,同比增长14.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抢眼,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消费终端来看,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车零售保持了24.4%的高速增长,9月份的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7.8%。(财联社)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实施选择性和歧视性限制的做法】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声明,近日,我会会员企业闻泰科技在荷兰的分支机构安世半导体(Nexperia)受到当地政府的干预,引发产业界高度关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并郑重表明以下立场:我们坚定支持会员单位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和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我们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实施选择性和歧视性限制的做法。针对特定企业的歧视性措施,将破坏开放、包容、协同的全球半导体生态,我们对此坚决反对。(华尔街见闻)

◆【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获重大突破】近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自主设计并建成了用于聚变能量导出研究的工程性液态金属和氦气工质热工研究台架,并已全面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构建起覆盖聚变堆全工况、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液态金属与氦冷技术研究体系,为未来聚变堆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关键实验基础。能量导出热工实验台架的全面建成,是我国在核聚变关键设备与技术自主化能力上的重要体现。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液态包层和氦冷系统领域的工程验证能力与技术储备,表明我国已系统掌握包括主风机、高效换热器等在内的氦冷系统设计、制造与集成核心技术。这一进展将有力支撑我国聚变实验堆的后续建设,推动ITER计划顺利实施,为人类最终实现聚变能源梦想奠定坚实的工程与技术基础。(证券时报)

◆【Swift已与30多家全球金融机构展开合作 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共享账本】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近日宣布,将在其技术基础设施中新增基于区块链的共享账本。这一举措被视为全球金融领域的关键一步,有望大规模实现即时、全天候的跨境交易。记者最新获悉,目前,Swift已与30多家全球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共同设计和建设这一共享账本。该计划的首个用例将聚焦实时、7×24小时的跨境支付。Swift将稳步推进并完成第一阶段的原型搭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后续的工作方向。(上证报)

◆【美联储鲍尔森支持2025年再降息两次 每次25个基点】财联社10月14日电,美联储安娜·鲍尔森表示,她支持今年再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鲍尔森称,货币政策应忽略关税对消费者价格上涨的影响,因为她认为不存在能使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演变为持续通胀的条件。鲍尔森预计,第三季度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于趋势水平的增长,但她也指出,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较为狭窄,一些企业联系人也对未来需求将源自何处表示疑惑。(财联社)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5年10月14日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来源:华夏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