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黑河学院图书馆三楼格外热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学校推出以鱼拓和满族民间剪纸为主题的非遗展览,这座平日的知识殿堂化身为流动的文化长廊,吸引众多师生前来,在墨香与纸韵间感受非遗技艺的深厚魅力。
近期,黑河学院图书馆三楼格外热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学校推出以鱼拓和满族民间剪纸为主题的非遗展览,这座平日的知识殿堂化身为流动的文化长廊,吸引众多师生前来,在墨香与纸韵间感受非遗技艺的深厚魅力。
其中,三楼艺术展区陈列的鱼拓画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出自黑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伟夫老师之手。刘伟夫深耕鱼拓技艺多年,擅长以黑龙江流域各类鱼群为创作原型,凭借精湛的拓印技法,将鱼的形态、纹理生动呈现。展区另一侧,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民民间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英老师的满族剪纸作品《十二生肖》,作品尽显满族民间艺术的质朴与灵动。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展示鱼拓、满族民间剪纸等非遗作品,让学生能更直观、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在展览中“聆听”作品故事、感受非遗技艺魅力的过程里,学生不仅能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还能树立起保护与传承文化自觉和责任意识。同时,该活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创新与传播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体系化的人才保障,助力非遗技艺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