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2日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两名男子在邻居家吃酸汤子后,身体突然不适,被紧急送往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10月12日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两名男子在邻居家吃酸汤子后,身体突然不适,被紧急送往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13日,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工作人员表示,其中一名男子不幸离世。
龙江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12日晚接到了报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
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
椰毒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该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米酵菌酸”和“毒黄素”两种脂肪酸类小分子物质,均具有毒性作用,其中米酵菌酸毒性较强。
有三类食品易被该菌污染:
1.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
2.变质银耳、木耳。
3.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米酵菌酸:仅1毫克即可致命,严重损害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它无色无味,让人难以察觉,它还耐高温,煎、炒、煮、蒸等加热方式,甚至100℃开水煮沸1小时都无法破坏其毒性。
2020年10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食用酸汤子引发中毒,造成9人死亡。
2024年3月台北市爆发食物中毒事件,一餐厅使用变质粿条制作餐点,导致6人死亡,经检测死者血液中含有“米酵菌酸”。
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的毒性不可小觑!
国家卫健委提醒: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
■不食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环境要通风防潮,不直接接触土壤
■食用干银耳、木耳时,要用干净的容器和水泡发,一次不宜泡发过多,泡发好后要及时食用;如需过夜,应放在冰箱冷藏室;泡发后如果发现耳片发黏、软、无韧性或有异味,一定要丢弃。
编辑:王坤洁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次日06:23
来源:北方名医周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