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地图上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图」,秋季物种观察活动同步开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7:16 1

摘要:你知道吗?全球超一半GDP与自然环境存在中度或高度依赖关系,30多亿人的生计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紧密相连。受栖息地破碎化与丧失、气候变化加剧、土地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等多重叠加威胁,生物多样性正在加速丧失。根据保尔森基金会发布的《为自然融资》(Financing

你知道吗?全球超一半GDP与自然环境存在中度或高度依赖关系,30多亿人的生计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紧密相连。受栖息地破碎化与丧失、气候变化加剧、土地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等多重叠加威胁,生物多样性正在加速丧失。根据保尔森基金会发布的《为自然融资》(Financing Nature)中期报告,自1970年以来,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锐减73%,目前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一的物种正面临灭绝危机。守护这些“地球邻居”,已刻不容缓。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蔚蓝地图推出全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图”。通过可视化呈现模式,助力公众轻松“看见”物种分布、“读懂”生物多样性分布现状,并通过手机参与蔚蓝地图“随手拍”活动,观察和记录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图:IPE官网生物多样性主页

1

为什么要守护生物多样性?

国际与中国共同发力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更维系着空气净化、气候调节、疾病防控等关键生态服务。

202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通过了历史性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了航向。联合国将其纳入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核心原因——其中SDG14(海洋保护)和SDG15(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明确提出,要通过全球合作遏制物种减少,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根基。

图: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图片来源:联合国网站;截图时间:2025/9/28)

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中国早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过去十年,我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国家公园体系、开展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还通过立法加强物种保护。从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到朱鹮从“极危”降级为“濒危”,中国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亮眼答卷。

图:全国生态红线保护分布图

(图片来源: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截图时间:2025/9/28)

2

一张地图,打开“物种”与

“生态”的双重视野

此次发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图”,整合“全球物种观察”、“自然保护区分布”、“国家湿地分布”等海量数据,依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生态空间”与“物种观察”、“物种保护”等信息融于一体,为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科学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可通过电脑端访问生物多样性地图:

走进“物种”专题——探寻生命的万千形态

基于全球海量真实观测数据,整合各国1700万+观察记录,涵盖147,484种物种。将复杂庞大的物种与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提供直观易懂的物种分布与保护信息。

物种分布地图:整合了IUCN红色名录(全球最权威物种保护评估体系)、GBIF(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等平台千万条观察数据。依据IUCN红色名录将物种分为9个等级,结合物种濒危程度进行梯度归类,以不同颜色区别“亮灯”,直观呈现其生存状态,助力快速识别保护优先级。

●红色(CR/EN):以红色标注极危/濒危等高度受威胁物种;

●黄色(VU/NT):黄色标识易危/近危等需关注物种;

●绿色(LC):绿色对应无危/低危等安全物种。

地图支持按地理位置(国家,中国细分到城市)、物种类别(如鸟类、哺乳动物)以及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如“极危”、“濒危”)进行自由组合筛选查询,快速找到符合特定条件的物种,并立即在地图上直观了解它们的分布范围与保护现状,高效地探索和定位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情况。

图:蔚蓝地图生物多样性地图-物种分布

(图片来源: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网站;截图时间:2025/9/28)

中国的物种观察记录,提供“特有属性分类”筛选功能,可精准定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以及外来入侵动植物,助力快速识别本土珍稀资源与生态风险物种。

基于全球147,484种物种的观察数据,我们开发了物种统计地图,通过颜色区别展示不同国家地区物种丰富程度,以及不同保护级别物种分布。

图:蔚蓝地图生物多样性地图-物种统计

切换“生态”专题——探寻生命的万千形态

该专题整合生态系列保护图层,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家公园等关键区域分布):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它是我国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任何人都不能逾越。

自然保护地体系:这里是万物生灵的“诺亚方舟”,汇集了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家公园等最精华的生态区域。从东北虎豹到海南长臂猿,你可以在地图上“云游”这些国宝的家园,了解哪些区域可以探访,哪些区域需要我们静静守护。

想知道身边有哪些生态保护区,或去自然保护区游玩前了解“禁止进入区域”,查生态专题地图就能清晰知晓。

图:蔚蓝地图生物多样性地图

3

你也是生物多样性守护者

保护生物多样性,从不是遥远的宏大命题,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它藏在你拍的一张蝴蝶照片里,藏在你避开濒危物种栖息地的一次绕行中,藏在你给孩子讲解“为何保护熊猫”的话语里。现在,蔚蓝地图邀你化身「物种探索家」,用手机镜头参与秋日生物多样性观察,你的每一次记录,都在为生态保护助力。

参与指南

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15日—11月15日

参与方式

打开蔚蓝地图APP,点击“地图——生态地图——物种”,点击“物种拍摄”图标,现场拍照上传物种图片,选择识别结果和标签,提交即可。(注意:参与活动的入口仅此一处,从晒晒处拍摄的物种不会被纳入榜单统计)

tips:如果识别名称不对,可以拍摄更加清晰的特写,以便提升识别准确率。

快捷入口:可以直接从首页点击左上角相机图标,点击“拍摄物种”进入

活动地点

拍摄要求

①拍摄动植物清晰照片(叶片、花朵、羽毛细节更易识别哦)

②主题需要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物种不限,身边常见物种、珍稀物种均可;

③图片清晰,水印不要遮挡主视图,主视图占图片面积一半及以上;

④物种需在自然状态下拍摄,圈养及标本不符合活动要求。

活动奖励

●实物礼品:点亮物种TOP3,将获得蔚蓝地图提供的精美礼品:

第一名:华为手环1个;

第二名:迪卡侬双肩包1个;

第三名:乐扣饭盒1套 ;

●志愿时长:每拍摄30个不同物种,可累计1个志愿北京时长,活动期间上限4个时长。

●社会实践公益证书:每个自然月内观察上报30个物种,且动物类不少于15个,可获得电子版社会公益证书1份,符合条件后请自行在蔚蓝地图APP下载证书(注意:如需当月证书,请最晚于当月最后1天24:00前申请证书并将电子版保存至相册,次月将无法再申请上月证书。)

获取详情及领取奖励

参与榜单也会在活动社群每周公示,可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后进群以便及时获取奖励和最新活动资讯。

蔚蓝网友通过蔚蓝地图#生物多样性随手拍 观察的物种分布数据,均已记录在“物种随手拍”地图上。截止当前,蔚蓝网友累计上传的78万+张物种观察照片,识别出15,281种物种。任意时间、任意位置拍摄的动植物影像,叠加拍摄时的环境、气象、地理信息,都已转化为宝贵的“物种观察记录”,成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数据,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贡献了力量。

蔚蓝地图欢迎每一个热爱自然和热心公益的伙伴加入!

图:蔚蓝地图生物多样性地图-物种随手拍

留言福利

评论区留言,分享您参与生物多样性随手拍活动的有趣瞬间,留言点赞前5可得丝巾1条。(统计截至10月17日10时)

【数据来源】

1. 2022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https://www.unep.org/zh-hans/resources/kunming-mengtelierquanqiushengwuduoyangxingkuangjia

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https://sdgs.un.org/zh/goals

3. 《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4.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

5. The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Version2025-1=2024,中国生态保护红线政策解读,https://www.iucnredlist.org

6. GB/T45071-2024《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

7. 生物多样性地图,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https://www.ipe.org.cn/MapEcology/MapNaturalReserve.aspx?q=9&tab=0

来源:蔚蓝地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