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带孩子跑遍了医院,找了最好的咨询师,还花几万块报了家长课,可孩子的问题怎么越来越重?”
萌毅每日原创更新
【第73篇】
01
作为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萌毅,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家长的求助:
“我带孩子跑遍了医院,找了最好的咨询师,还花几万块报了家长课,可孩子的问题怎么越来越重?”
看着家长们焦虑又无助的样子,我总想告诉他们:面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用力过猛”往往比“什么都不做”更伤人。
为什么家长越努力,孩子情况越糟糕?核心问题藏在“期待”和“需求”的错位里。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拒绝上学时,第一反应是“赶紧解决”——
立刻预约专家号、报高价干预课程、买一堆心理书籍,花的钱越多,心里越觉得“尽了力”。
可这些“努力”背后,藏着家长没说出口的期待:“我花了这么多,你得快点好起来,赶紧回学校”。
这种强烈的期待,在孩子眼里变成了“压力”:爸妈关心的不是我累不累,而是我能不能变回他们想要的样子。
02
其实,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根源往往很简单:他太累了。
可能是长期被成绩压得喘不过气,可能是情绪积压了太久没人看见,也可能是家庭里的矛盾让他没了安全感。
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昂贵的治疗”,而是“被允许休息”——
允许他暂时不用上学,
允许他每天睡够觉,
允许他窝在沙发上看半天动漫,
就像手机没电时需要充电,孩子也需要这段时间“补充心理电量”。
可很多家长把“努力”用错了地方。
他们忙着学“管教技巧”、练“沟通话术”,却没发现孩子真正的需求:
想被理解“我真的撑不住了”,而不是被教育“你该怎么调整”;
想让家长先看见家庭里的问题,而不是只盯着自己的“毛病”。
更可惜的是,有些家长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学习,却没学会最关键的一点:先让自己慢下来,再陪孩子慢慢走。
面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真正有效的“努力”,从来都不是“多花钱、多做事”,而是“少焦虑、懂留白”。
家长可以花点时间学基础的心理知识,但不用追求“天价课程”;
可以试着和孩子聊聊天,但不用逼他“说出心里话”;
可以陪他做喜欢的事,哪怕只是一起拼乐高、逛公园,只要能让孩子笑出来,就是最好的“疗愈”。
等孩子慢慢恢复精力,再陪他一起找自信、聊梦想,比急着“推他回校园”更有用。
如果此刻的你,还在为孩子的问题焦虑,不知道该怎么调整,别着急。
你可以和我进行一次“喘息咨询”——39元就能获得20分钟的一对一沟通,我会帮你分析问题出在哪,教你怎么用“少花钱、少努力”的方式,给孩子理解式陪伴。
也可以看看我的《青春期父母心理课》,让你快速找到方向,不再用“错误的努力”,消耗孩子的勇气。
我是萌毅,一直在这里陪你和孩子,慢慢走过青春期的难关。如果你的家庭正面临青少年心理困扰,随时来找我聊聊。
我是萌毅,
一名普通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用真诚和坚持“闯”入你的生活。
如果读文章不过瘾,你想深入了解我,你可以看我的短视频和直播,看我讲青少年心理科普。
我们的服务
喘息咨询、亲子评估、心理咨询、家庭疗愈、青心社年度会员
来源:爆头阁v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