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丙午马年,“红马单春年,人收地也收”啥意思?提前看好准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5:13 1

摘要:转眼之间,2025年已经步入九月,距离新的农历年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回顾这一年,乙巳蛇年给大家留下了不少深刻印象——不仅是双春年,还遇到了闰六月,再加上“七龙治水,四牛耕田”的年景说法,让很多人感叹今年的天气和农时都透着几分特别。

转眼之间,2025年已经步入九月,距离新的农历年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回顾这一年,乙巳蛇年给大家留下了不少深刻印象——不仅是双春年,还遇到了闰六月,再加上“七龙治水,四牛耕田”的年景说法,让很多人感叹今年的天气和农时都透着几分特别。

盛夏时多了一个六月,高温像是被拉长了时间轴;进入秋季,北方早早寒意渐浓,南方却在寒露时节依旧热浪不减,形成了鲜明的南北反差。这样的气候节奏,让不少人开始好奇——明年的2026年,会不会也有一些特别的讲究呢?

一、2026年是什么年?

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2025年是乙巳蛇年,接下来自然就是丙午年。地支“午”对应十二生肖中的“马”,所以2026年是丙午马年。

这里有个小知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固定配对的,比如子鼠、丑牛、寅虎……午马、未羊,以此类推。因此,无论天干是哪一个,只要地支是“午”,这一年就是马年。对于属马的朋友来说,2026年还是本命年。

二、为什么叫“红马年”?

在民间,马年还会按天干五行配上颜色,形成“红马”“白马”“黑马”等说法。这是根据十天干对应的五行和颜色来定的:

- 甲乙属木,颜色多为青色或绿色

- 丙丁属火,颜色以红色、紫色为主

- 戊己属土,颜色偏黄

- 庚辛属金,颜色为白色

- 壬癸属水,颜色多为黑色

2026年是丙午年,天干“丙”属火,火象征着热烈、明亮,所以这一年的马被称为“红马”。红马年在民间印象中往往带有积极、旺气的意味。

三、“单春年”是什么意思?

农历年里,立春这个节气可能出现在年初、年中,甚至年末,有时一年会出现两个立春(双春年),有时则只有一个(单春年)。

2026年的立春时间是阳历2027年2月4日,对应农历2026年腊月二十八。也就是说,整个丙午马年(2026年2月17日至2027年2月5日)里,只有这一个立春,而且是在年末的腊月,所以它是个典型的“单春年”。

在民间,单春、双春的说法往往和农事、婚嫁等习俗联系在一起。比如有的地方认为双春适合结婚,单春则要谨慎,但这些更多是民俗观点,不必完全当真。

四、“红马单春年,人收地也收”的寓意

这句老话的字面意思很直接:红马年遇上单春年,预示着“人”和“地”都会有好收成。

- “人收”:指人们生活顺遂,身体健康,收入稳定,日子越过越红火。

- “地收”:意味着农作物长势好,五谷丰登,农民能有个丰收年。

民间还有类似的春牛图诗提到:“丙岁今时值马年,江东益食谷满田,人民康泰福禄绵。”这其实是在描绘丙火马年的好兆头——庄稼丰收,百姓安康,福气绵延。

当然,这只是基于传统经验的一种美好期盼,真正的年景还会受到气候、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但在农耕文化中,这种说法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的乐观与信心。

五、马年的文化意义

马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积极的象征。成语里有“马到成功”“一马当先”,节日祝福里有“马上有钱”“马上好运”,无不体现着人们对马的喜爱和对顺利生活的向往。

在农村,还有“牛马年好种田”的说法,意思是马年、牛年往往风调雨顺,适合农耕。虽然这并非绝对规律,但也反映了农民对马年的好感。

六、面对红马单春年,我们可以做什么?

1. 农民朋友:可以根据节气变化提前安排播种、收割计划,关注气象预报,做好防灾准备。

2. 普通人:可以把“红马年”当作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干劲。

3. 本命年的属马人:民间有穿红内衣、戴红绳的习俗,图个吉利,也能增添一份安心。

“红马单春年,人收地也收”不仅是一句传统俗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未来的年景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踏实努力,才是过好每一年的关键。

2026年的红马单春年正在向我们走来,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新农人欣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