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传统岗位总碰壁?20253类新职业缺人,0基础学3个月,月入过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4:30 1

摘要:“投了三十多份行政岗简历,要么没回音,要么面试问‘没经验能行吗’,感觉找工作比登天还难。”刚毕业的小林最近愁坏了,传统岗位竞争挤破头,自己没经验更是处处碰壁。其实他不知道,2025年的就业市场早换了赛道——今年5月8日人社部公示的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里,

“投了三十多份行政岗简历,要么没回音,要么面试问‘没经验能行吗’,感觉找工作比登天还难。”刚毕业的小林最近愁坏了,传统岗位竞争挤破头,自己没经验更是处处碰壁。其实他不知道,2025年的就业市场早换了赛道——今年5月8日人社部公示的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里,不少岗位正缺人缺得厉害,别说有经验的,就算0基础,学一阵子就能上手,月薪轻松过万,甚至还有政策帮着入门。

先给大家看几个真实案例,都是普通人转岗新职业的经历,比光讲政策实在多了。

24岁的陆子祥以前是做摄影的,去年听说无人机相关岗位缺人,就报名了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培训,考了个无人机操作证书。现在他是专职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上个月为重庆一场无人机灯光秀做规划,单场收入就有8000块,加上平时的商业拍摄,月收入稳定在1.5万左右。“以前拍照片累死累活才挣6000,现在操控无人机飞一圈,钱就到手了,关键是学起来真不难。”

还有32岁的张姐,之前在超市做收银员,觉得工资低又没发展,看到“睡眠健康管理师”成了新工种,就花两个月报了个补贴培训班。现在她在社区的健康服务中心工作,帮失眠的居民做睡眠监测、制定调理方案,月薪1.2万,比以前翻了一倍。“我以前连血压计都不会用,没想到学这些专业知识没那么难,老师讲得特别通俗,考试还给划重点。”

这些能让普通人快速上手的新职业,其实都有规律可循。结合人社部公示的名单和北京9月更新的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目录,挑出3类最适合0基础入门的,把“学啥、咋入门、能挣多少”说清楚,找工作的朋友可以重点看看。

第一类:AI相关新工种——技术门槛低,缺口大到招不满

今年最火的当属AI领域的新岗位,但别以为都得懂编程,像“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这种新工种,完全是0基础友好型。人社部的数据显示,这个岗位全国缺口已经超过20万,很多公司招不到人,开出的起薪就有1万2。

26岁的李萌以前是做客服的,去年底参加了政府补贴的AI测试培训,现在在一家科技公司做测试员,月薪1.4万。她的工作就是用不同的指令测试AI系统,比如输入“写一篇宠物食品文案”,看看生成的内容有没有逻辑问题、有没有错误信息,然后记录下来反馈给技术团队。“根本不用写代码,就是跟AI‘聊天’找问题,培训的时候学了一周理论,剩下的全是实操,上手特别快。”

这类岗位入门分两步:一是参加短期培训,现在很多城市的人社部门都有补贴,像北京、杭州这些地方,培训费用能报销80%,自己只掏几百块;二是考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以实操为主,通过率能到85%以上。除了AI测试员,“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也很适合新手,会点基础的图片处理软件就行,培训1个月就能接单,兼职做动画短片,一条就能挣几千块。

第二类:生活服务升级型职业——贴近日常,学完就能直接用

随着大家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一批服务类新职业冒了出来,比如“装修管家”“旅拍定制师”“整理收纳师”,这些岗位离生活近,学的内容能直接落地,而且客户需求特别旺。

35岁的王哥以前是装修工人,总被拖欠工资,后来听说“装修管家”成了新职业,就去考了证书。现在他专门帮业主盯着装修进度、验收材料、对接施工队,一个装修项目能挣8000到1.5万,一年接6个项目,收入比以前翻了三倍。“我本来就懂装修的门道,培训主要学合同规范、材料验收标准这些,都是干这行能用得上的,现在业主都愿意找管家盯着,省心又放心。”

还有“旅拍定制师”,也是今年新增的热门工种。23岁的小周刚毕业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喜欢旅游就考了这个证书,现在在旅游平台做定制师,根据客户的预算和喜好设计旅行路线,顺便推荐靠谱的摄影师,每单能拿15%的提成。“上个月帮一对情侣设计了云南的旅拍路线,光提成就拿了2000块,平时还能跟着去旅游,比坐办公室舒服多了。”

这类岗位的优势是“接地气”,培训内容都是实际工作会用到的技巧,比如整理收纳师学的就是空间规划、物品分类方法,装修管教学的是材料辨别、工期管控,不用啃复杂的理论。而且很多城市都有“以工代训”政策,找个相关的公司实习,边干活边学,还能领实习补贴,一举两得。

第三类:新兴制造+服务工种——政策扶持多,稳定还体面

除了AI和生活服务,一些结合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工种也很吃香,比如“黄金鉴定估价师”“咖啡加工工”,这些岗位有技术含量,还能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干得越久越吃香。

28岁的陈琳以前在奶茶店做店员,月薪4000多,后来看到“咖啡加工工”成了新职业,就报名了省里的技能培训。现在她在一家精品咖啡店负责咖啡豆烘焙、品质鉴定,月薪1.1万,还能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咖啡豆。“培训的时候学了烘焙温度控制、风味品鉴这些,老师都是行业里的老师傅,手把手教,3个月下来就能独立操作了,现在我还能自己调配特色咖啡,特别有成就感。”

“黄金鉴定估价师”更是稀缺,现在珠宝店、典当行都在抢人,成熟的估价师月薪能到2万以上。30岁的赵姐以前是珠宝销售,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并考了证书后,转岗做鉴定估价,现在每个月能比以前多挣8000块。“其实鉴定没那么玄乎,主要靠仪器,培训的时候学了怎么看纯度、辨真伪,练几次就熟了,现在店里收旧金、做估价都靠我。”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想问:“这些新职业听起来不错,但0基础真的能学会吗?政策补贴咋领?”这几个关键问题必须说清楚,免得大家走弯路。

关于入门难度:真不用怕“没基础”

现在新职业的培训都特别“接地气”,比如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培训重点是操作技巧和安全规范,不是复杂的飞行原理;睡眠健康管理师教的是基础的睡眠监测设备使用、饮食调理方法,都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内容。而且很多培训机构会提供实操机会,比如AI测试员会直接用真实的AI系统练手,装修管家能跟着老师傅去工地现场学习,比光看书管用多了。

关于政策补贴:这些福利能省不少钱

1. 培训补贴:大部分新职业都在各地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目录”里,像北京、广东这些地方,参加指定培训并考到证书,能报销50%到80%的培训费,最高能报3000块。

2. 考证补贴:拿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还能单独领一笔补贴,初级证书一般能领1000块,中级1500块,这笔钱直接打到社保卡里。

3. 创业补贴:如果想自己干,比如开收纳工作室、做独立旅拍定制师,还能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能贷20万,前两年不用还利息。

关于找工作:渠道比想象中多

除了在招聘网站搜岗位名称,还有两个更精准的渠道:一是人社部门的“新职业招聘专场”,现在很多城市每月都会办,企业都是带着缺口来的,基本面试通过就能上岗;二是行业协会的推荐,像无人机、AI这些领域都有协会,考证书的时候就能加入,协会经常给会员推荐工作。

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些新职业是不是昙花一现,干两年就没需求了?”完全不用怕。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负责人说了,这些新职业都是从近400份建议里层层筛选出来的,得满足“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技能要求成熟”等条件才能被认定[__LINK_ICON]。比如民宿管家2019年被认定为新职业后,现在从业人员已经超过百万,充分说明新职业的稳定性。

从这些新职业的兴起能看出来,2025年的就业市场,拼的不是“经验多少”,而是“能不能跟上趋势”。传统岗位之所以难进,是因为竞争者太多,而新职业刚兴起,缺口大,对经验要求低,正好给了普通人机会。就像以前没人想到拍视频能当职业,现在的主播、短视频策划都是香饽饽,现在的新职业,可能就是几年后的“传统热门岗”。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人从事这些新职业吗?感觉发展怎么样?如果让你选,AI测试员、装修管家、咖啡加工工这几个岗位,你更愿意尝试哪个?你觉得还有哪些没被发现的“潜力新职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懂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