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祸,及不被允许哭出的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13:21 1

摘要:成都那场电车起火,四个年轻人冲上去砸窗救人,没带相机,也没开直播,就是看见人困在里面,心里一急就动手了,可网上不少人说他们是蹭热度,是演戏博同情,品牌粉丝更凶,谁要是说一句车设计有问题,立马就围上去骂,好像批评车子就是不爱国一样。

成都那场电车起火,四个年轻人冲上去砸窗救人,没带相机,也没开直播,就是看见人困在里面,心里一急就动手了,可网上不少人说他们是蹭热度,是演戏博同情,品牌粉丝更凶,谁要是说一句车设计有问题,立马就围上去骂,好像批评车子就是不爱国一样。

我见过一个中年男人,用后备箱里的哑铃杆撬开女司机的车门,把她救出来,做完他就走了,连名字都没说,第二天那根哑铃杆被交警拦下来,查了十分钟,说像作案工具,一根健身用的铁杆,怎么就成嫌疑物了,不是工具有问题,是人心里头变了,没人再信陌生人会伸手帮忙,怕惹事,怕被赖上。

评论区里也怪,有人留言,知道救助站吗,知道扶贫吗,听着像关心社会,其实就想让你闭嘴,他们不想听你难过,不想看你哭,你得说点体制内的话,他们才觉得踏实,这种人不是傻,是精,他们把情绪当危险品,一见你流露真实感受,就赶紧贴标签,说你影射,说你挑事,清代小说里有个老妈子,寿宴上掉眼泪,被主人一脚踹出门,今天网上那些人,跟那老妈子没两样,不让人哭,不让人痛,只准你按规矩说话。

我们不敢谈电动车安全,不是因为它真有多危险,而是没人敢说谁该负责,厂家和平台一起哄,让粉丝喊爱国护牌,把技术问题变成站队吵架,2022年特斯拉刹车门还能好好说,到2025年谁提安全谁就被骂黑子,没人管技术,情绪倒被压得死死的,悲伤不能随便说,眼泪得过审,不然就是污染信息。

那天我站在路边看着,荷塘干了,泥水发臭,一个老头慢慢走,几个少年在旁边吵闹,时代跑得快,人却越来越冷,我们不是不知道死,是不敢看,一句你影射什么,就把所有痛压进地里,那个没救出来的司机,那个被卡住的女司机,那根被盘问的哑铃杆,他们没出声,也没人替他们开口。

网上吵得厉害,全是喊口号、转帖、选边站,可真有人出事了,谁都躲着,帮人的人挨骂,工具被查,情绪被删,从二〇二三年杭州帮人被索赔,到二〇二四年老人倒地没人扶,再到二〇二五年救人被说蹭流量,我们一点一点,把对陌生人的信,丢了。

别再装没事了,不是本事不够,是我们的心凉了,看到人困在那儿,第一反应不是冲过去,是怕被拍,是怕被骂,是怕惹上麻烦,我们活在一个连哭都要打码的世道,真正的代价从不在热搜上,而在那些没人提的名字里,在那些被收走的哑铃杆上,在那些被删掉的眼泪里。

风还在吹,路还在走,可我们早就不再为谁停下了脚步。

来源:山巅旅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