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百人鼓声在深圳湾畔齐鸣,当情绪化作可触摸的森林秘境,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嘉年华正在刷新公众对心理服务的认知。10月10日至11日,由南山区委组织部指导,区卫健局、区委社⼯部、团区委、区妇联主办,区慢性病防治院(区精神卫⽣中⼼)承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市
当百人鼓声在深圳湾畔齐鸣,当情绪化作可触摸的森林秘境,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嘉年华正在刷新公众对心理服务的认知。10月10日至11日,由南山区委组织部指导,区卫健局、区委社⼯部、团区委、区妇联主办,区慢性病防治院(区精神卫⽣中⼼)承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支持的"心晴南山·情绪奇愈记"在深圳湾人才公园温暖落幕,这场融合沉浸式体验与专业心理服务的创新活动,让市民在游戏中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
没有枯燥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五个精心设计的情绪秘境:让快乐具象化的"动作"、可安全宣泄的"愤怒浪潮"、允许悲伤流淌的"静憩洞天"、体验战胜恐惧的"勇气暗廊",以及将焦虑可视化的"思绪迷宫"。现场活动多元,记者观察到摊位涵盖体重检测、睡眠咨询、心理咨询、小燕画院带来的情绪绘画、探秘情绪森林、健康答题区、反霸凌知识互动区。
"我们借鉴了最新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和叙事疗法理念。"南山慢病中心精神卫生科专家现场解读,"让参与者在互动中理解:所有情绪都有其价值,关键是如何与之相处。"
下午4时,活动迎来最高潮。在专业引导师带领下,上百名市民围坐成圈,手持各式打击乐器。起初零散的敲击声,渐渐汇成和谐律动。从职场精英到银发长者,从学生到亲子家庭,不同年龄、背景的人们通过节奏达成奇妙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心灵补给站",由资深心理咨询师提供轻量级专业支持。"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年轻人会主动坐下来聊'最近睡不好''工作压力大'。"现场咨询师表示,"这种轻松的氛围,打破了人们对心理服务的刻板印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心理健康已纳入国家战略,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为此,南山区始终践行“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理念,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南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邹泉向记者介绍,该中心于2010年正式挂牌,2021年经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加挂“深圳市南山区精神卫生中心”牌子,主要负责统筹全区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同时承担精神障碍防控、心理应急响应、专科门诊临床诊疗、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等职能。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南山区精神卫生中心还着力从防治管全链条环节发力:一方面开展全区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精准掌握居民心理健康现状,为后续制定精神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三名工程”高层次专家团队提升区域诊疗能力,并在社康推进阳光心情项目,已累计服务一万两千余名抑郁症高危居民及患者;此外,中心还积极搭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目前已在101个社区设立安心驿站、114个社区心理咨询室,在8个区域社康设置心理咨询门诊,7×24小时心理热线累计接听时长达58531分钟,持续推动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未来,南山区将以落实国家“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防治结合,持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心理健康体系“共建”、心理健康问题“共治”、心理健康成果“共享”的发展目标。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