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风拂过六亩半手作文创园23棵合围树木,叶片由绿转黄的过程,恰似一堂无声的自然课程。一位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妈妈感慨:"在这里,孩子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一叶知秋'——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亲手触摸的温度里。"
金黄的树叶沙沙作响,孩子们的手掌沾满植物染料,这是秋天最生动的课本。
秋风拂过六亩半手作文创园23棵合围树木,叶片由绿转黄的过程,恰似一堂无声的自然课程。一位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妈妈感慨:"在这里,孩子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一叶知秋'——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亲手触摸的温度里。"
非遗手作:让秋色在指尖绽放
植物染色课程(草木染,非遗技艺)成为秋季研学的亮点。孩子们在导师指导下,收集园内落叶、花瓣,通过古法技艺将它们的色彩永久留在布匹上。
"妈妈你看,这片枫叶的红,被我'封印'在围巾上了!"现场,一个七岁男孩举着刚完成的植物染作品兴奋地喊道。六亩半的植物染色体验不仅教授技艺,更引导孩子观察自然色彩的微妙变化——为何同是黄色,银杏叶与杨树叶染出的效果截然不同?
手工制皂课程则融合了秋天的收获理念。利用天然油脂与植物精华,孩子们制作出带有秋日气息的手工皂。"这块皂里有阳光的味道。"参与过活动的孩子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从材料配比到成型脱模,整个过程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与专注力。
自然时序:最真实的科学课堂
六亩半75%的绿地覆盖率,让每个角落都成为自然教育的场所。秋季研学课程中,导师会带领孩子观察:
鸟类为过冬做的准备
植物如何通过变色适应气温变化
深井水与季节更替的关系
"原来200米深的地下,水的温度四季恒定!"一位小学五年级的研学队员在日记中写道。这种基于真实环境的发现式学习,比课本知识更令人印象深刻。
专业保障:七年深耕的研学底蕴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六亩半拥有七年专业研学教育经验。园区不仅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500米内有村卫生所,3公里内可达乡卫生院),更重要的是,每个课程都经过反复打磨。
"我们不喜欢‘填鸭式’的研学。"六亩半课程设计师表示,"比如牛角制香课程,孩子们不仅学习传统制香技艺(牛角挤香:使用牛角工具将香材挤压成型的传统工艺),更会探讨香料在古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四季延续:从秋季开始的热爱
秋季研学只是起点。许多家庭在体验后成为六亩半的"常客"——春天来参与播种,夏天学习草木辨识,冬天体验传统手作。这种持续性的成长陪伴,正是深度研学的价值所在。
"孩子在这里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自然和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一位连续三个季节都报名参与的家庭分享道。
融入自然的成长体验
在电子产品充斥童年的今天,六亩半提供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可能。当孩子们的手掌沾满泥土和植物染料,当他们的笑声回荡在合围树下,这种与自然深度连接的体验,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珍贵的养分。
六亩半手作文创园持续打造有温度的非遗体验,欢迎预约探园,分享你的手作时光。
#乌鲁木齐亲子研学 #非遗手作体验 #秋季研学好去处 #六亩半自然课堂 #植物染色课程
来源:乐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