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35句绝美智慧诗词,略带禅意沁人心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1:59 1

摘要:这颗修行的心,已渐渐放下了对人世情爱的执着。如今唯一还保留的,是与万物平等相处的淡然。就像山间的清风,不偏爱任何一朵花,只是静静地吹拂。

01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

——宋·苏轼《虞美人·述怀》

这颗修行的心,已渐渐放下了对人世情爱的执着。如今唯一还保留的,是与万物平等相处的淡然。就像山间的清风,不偏爱任何一朵花,只是静静地吹拂。

02

百结布衫忘世虑,几壶村酒适天机。一醉任东西。

——宋·丘处机《忆江南 四时四首》

身上这件打满补丁的布衫,让我忘记了世俗的烦忧。桌上几壶农家自酿的浊酒,正好顺应自然的本真。且让我痛快一醉,任凭脚步带我去往东西南北。

03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唐·李白《杨叛儿》

博山炉里,沉香静静燃烧,两缕青烟袅袅升起,在紫霞间缠绕交融。这缭绕的烟迹,仿佛我向往超脱的心,正缓缓升向遥远的天际。

04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宋·道潜《口占绝句》

修禅的心啊,就像沾了湿泥的柳絮,再不会随着春风上下翻飞、轻狂摇摆。它已找到了自己的归处,安然栖息在大地上。

05

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情涵万里天。

——《西游记·第八回》

禅心澄澈,如同千条江水中倒映的明月,处处可见它的清辉,真性情宽广,好似万里无云的晴空,能包容天地万物。

06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唐·李白《江上吟》

仙人还要等待黄鹤才能飞升,而海上的旅人却已无心如白鸥般自在翱翔。这份不刻意、不强求的逍遥,或许才是真正的自在。

07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唐·卢纶《宿澄上人院》

一旦悟得了心灵的归宿,哪条山路不能通往目的地呢。世间所有的路途,最终都通向觉悟的彼岸。

08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宋·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玉炉中的沉香断续飘散,寒意渐生。它陪伴着我如水般平静又微凉的心绪,在这寂静的夜里,一起沉淀,一起清明。

09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即便身处尘世,望见明月也能让心境变得闲适。更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山水之间,仿佛置身仙境,更让人忘却俗虑。

10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真希望能追随您登上天坛仙境,在那悠闲的岁月里,与仙人一起清扫满地的落花。这看似平常的劳作,却是最令人向往的修行。

11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唐·温庭筠《早秋山居》

素琴的音律让纷杂的思绪渐渐平静,独自伴着清冽的夜泉声,感受这份难得的空明。山居的秋夜,原来可以如此宁静。

12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禅师心无挂碍,提着锡杖悠然归去。沃洲山深处的草堂正闲静地等着他的归来,那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与自然为伴的安宁。

13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唐·王勃《出境游山二首》

如今我心自在,仿佛能驾驭浮云遨游天际,再看那浩瀚沧海,也不过是风中微尘。心量放大之后,天地都变得不同。

14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恍惚间感觉有仙人轻抚我的头顶,授予长生的秘诀。这或许只是梦境,却寄托着对超越凡俗、抵达永恒的深切渴望。

15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唐·王缙《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向高人请教生命的真谛,心灵与天道相接;当放下执着时,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清闲自在。原来真正的安宁,来自于无求无争的内心。

16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唐·温庭筠《宿云际寺》

高阁之上,一缕清香悠然飘散,将四周带入无比静谧的境地,深夜的佛堂里,疏落的磬声悠悠响起,轻轻叩醒沉睡的禅心。这一刻,香气与磬音交织,让整个寺院沉浸在安详与灵明之中。

17

浮世度千载,桃园方一春。

——唐·于武陵《赠王道士》

凡尘俗世已历经千年万载的变迁,心中的桃花源,却永远停留在那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现实的困境与理想的美好,在这句诗里形成了微妙的对望。

18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清·张问陶《禅悦二首·其二》

只要门庭清净雅致,处处都是修行的禅关,何必耗费千金去买山隐居呢。真正的道场不在远方,而在我们此刻安住的这颗心里。

19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唐·温庭筠《利州南渡》

有谁懂得乘一叶扁舟,去追寻范蠡的足迹,在那五湖的烟波浩渺中,独自忘却人世间的机巧与算计,让心灵回归最初的纯粹。

20

竹色苔香小院深,蒲团茶鼎掩山扃,松风吹净世间尘。

——宋·周密《浣溪沙·题紫清道院》

翠竹掩映,苔藓含香,小院幽深宁静,蒲团与茶具静置,山门虚掩,松间的清风吹来,感觉已将世间的尘埃都洗涤干净。这里真是与尘世隔绝的清净之地。

21

怡然独向九霄中。坐看浮生作梦。

——元·丘处机《玉炉三涧雪》

怡然自得,仿佛独自遨游在九霄云外,静看浮生万象如梦境般流转。这种超然物外的视角,让人对世间事多了一份从容与淡然。

22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幽居之人独自归来,安然卧下,心中积存的烦忧被这孤寂清净的氛围一一洗去。独处,原来是最好的净化。

23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

——元·王寂《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

我已年老,早已忘却了世俗的机心。你看那沙鸥与我相对而望,却毫不惊慌飞去,它知道,我与它本是同类。

24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唐·李商隐《忆住一师》

炉中的香烟渐渐散尽,寒灯愈发昏暗。童子推开门扉,只见漫天飞雪已覆满松枝,这寂静的雪夜,正是禅师修行的最好见证。

25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唐·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

山头的禅室里,僧衣静静悬挂,窗外空无一人,只有水鸟自在飞翔。这无人打扰的宁静,正是修行人最珍爱的时光。

26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宋·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浮生短暂,合该在酒杯前慢慢老去。此时的长安古道,已被皑皑白雪覆盖着,就像我们终将归于纯净的人生。

27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唐·韦应物《东郊》

杨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青山淡远,将我的万千思绪一一抚平。与自然相处,总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28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宋·谢枋得《武夷山中》

山雨初歇,天地间一片寂寥。要经历几世的修行,才能修炼出梅花那般傲雪凌霜的风骨。这既是对梅花的礼赞,也是对修行的自问。

29

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唐·李群玉《文殊院避暑》

我愿追寻那五百仙人的足迹,一生居住在清凉的雪山之巅。那里没有尘世的烦扰,只有永恒的宁静与超脱。

30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宋·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这既非鬼魅,也非神仙,只是一曲桃花流水,自在流淌。世间最美好的境界,往往就藏在这寻常景物之中。

31

采山钓水美而鲜。饮中仙,醉中禅。

——宋·吴潜《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

上山采撷,临水垂钓,享受这自然馈赠的鲜美。饮酒时可作快活神仙,醉意中可悟无上禅机,这就是最惬意的人生。

32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唐·贾岛《送无可上人》

终究要与烟霞有个约定,到那时,就可以与天台仙山比邻而居。这是对远方、对理想的永恒向往。

33

正好花间连夜醉。无愁系。玉山任倒和衣睡。

——宋·丘处机《忍辱仙人 春兴》

正好在花丛间畅饮达旦,无所牵挂。即便醉倒如玉山倾颓,和衣睡在花下又何妨?这般纵情恣意,才是对春光最好的回应。

34

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

——宋·白玉蟾《快活诗》

人生像什么?像一杯酒,饮下便知其中滋味,像一盏灯,点亮又终将熄灭。这简单比喻里,藏着对生命最深的感悟。

35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唐·孟浩然《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写下这幽居生活的点滴感悟,想要寻一位懂得静趣的知己,一同细细品论。分享,让独处的时光也有了温度。

来源:荔枝姑娘诗词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