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杭州庆春路上那家开了十多年的85度C悄然撤下招牌时,可能连它自己都没想到,闭店的消息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玻璃门上残存的贴纸,成了这家曾经需要排队才能挤进去的网红店最后的印记。
当杭州庆春路上那家开了十多年的85度C悄然撤下招牌时,可能连它自己都没想到,闭店的消息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玻璃门上残存的贴纸,成了这家曾经需要排队才能挤进去的网红店最后的印记。
“有储值卡券的顾客,可以去其他门店核销。”朝晖店店员的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安慰,却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常态——近期在杭州,这已是第四家闭店的85度C。
时间倒回2007年,当这个来自台湾的品牌初入大陆时,它几乎是面包店里的“顶流”。当年的年轻人,谁没有为了一块“凯撒大帝”排过队?谁没有在逛街累了时,习惯性地走进那抹熟悉的红白色调,点杯咖啡,配个黑森林蛋糕?
“以前老公经常买他家的黑森林蛋糕哄我。”一位网友的留言,道出了多少人的共同记忆。那些甜蜜的时光,如今都封存在了闭店公告里。
这不是孤例。南京新街口的85度C在9月告别,锡东八佰伴的门店也已停业。曾经每年疯狂扩张近100家门店的品牌,如今却在多个城市收缩战线。租金上涨、合约到期固然是直接原因,但更深层的,是烘焙行业正在经历的洗牌与重构。
克莉丝汀的退市与破产,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新兴的面包工厂店正快速下沉,茶饮品牌纷纷跨界,联名快闪成为新宠,消费者的注意力,早已被更多元的选择分散。
站在空荡的店门前,不禁让人思考:你会去这类网红店吗?当新鲜感褪去,当更多有趣的新店出现,我们与这些曾经“非吃不可”的品牌之间,还剩下什么?
或许,就像一位路过庆春店的市民说的:“现在还是会有人不知道闭店,找过来买东西。”有些习惯,需要被提醒才会发现已经改变;有些告别,甚至来不及说声再见。
这家承载着许多人青春记忆的面包店,正在我们眼前悄然转型。而那些空出来的店铺位置,很快又会被新的品牌填满——商业世界就是这样,永远有新的故事开始,也永远有旧的故事落幕。
你记忆里是否也有一家已经消失,却让你念念不忘的店呢?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