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7岁的吴彦姝又上了热搜。在新电影《小山河》的宣传活动现场,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黑色外套,满头银发梳成整齐的发髻,眼角的皱纹像被风揉皱的纸,却泛着柔和的光。记者举着话筒问:“您87岁还在演主角,秘诀是什么?”
87岁的吴彦姝又上了热搜。在新电影《小山河》的宣传活动现场,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黑色外套,满头银发梳成整齐的发髻,眼角的皱纹像被风揉皱的纸,却泛着柔和的光。记者举着话筒问:“您87岁还在演主角,秘诀是什么?”
她笑着摸了摸自己的皱纹:“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接受自己老了,演适合自己年龄的角色罢了。”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娱乐圈的“年龄焦虑”池里。
刘晓庆的微博评论区突然安静了。就在上个月,71岁的她还因为在《冰雪狙击》里演18岁少女被骂上热搜;而吴彦姝,却用满脸的皱纹,活成了观众眼里“最有魅力的老人”。
吴彦姝的“火”,从来不是靠流量。2022年,她凭借《妈妈!》拿到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时,评委说:“她演的母亲,不是‘演’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电影里,她饰演一位照顾阿兹海默症女儿的老母亲。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跟着导演去养老院调研,观察老人怎么喂饭、怎么帮子女穿衣服,甚至跟着一位患阿兹海默症的老人住了半个月。“我得知道,当女儿忘记自己时,母亲的心里有多疼。”她把自己照顾丈夫的经历揉进了角色里。
20年前,丈夫张一非重病,她放弃了演艺事业,每天陪在病床前,帮他擦身、喂药,直到他去世。“那种害怕失去的感觉,我太懂了。”所以电影里,当女儿把她当成“阿姨”时,她眼里的慌乱不是演的,是藏在记忆里的痛。
这部电影让她成了“国民妈妈”,也让观众记住了她的皱纹,那些皱纹里,藏着母亲的坚韧、妻子的温柔,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很多人不知道,吴彦姝的演艺生涯,比新中国的历史还长。她出生在1938年的太原,父亲是留学日本的中山大学教授,母亲是当时少有的女大学生。从小,她就喜欢跟着父母去看话剧——舞台上的演员穿着华丽的衣服,说着动情的台词,观众的掌声像潮水一样,让她着迷。
高中毕业后,她不顾“戏子下九流”的偏见,报考了山西省话剧团。“我想站在舞台上,让更多人看到我的表演。” 她的天赋很快显露出来。1956年,她主演的话剧《刘胡兰》火遍全国,她演的刘胡兰,眼神里有倔强,有坚定,像一棵刚出土的小树苗,带着生命力。
这部话剧让她多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总理握着我的手说,‘你演的刘胡兰,像真的一样’。”这句话,成了她一辈子的动力。
1959年,她第一次拍电影《流水欢歌》,饰演山脚公社的水利委员高小玲。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跟着农民去地里插秧,去水库修堤坝,晒得皮肤黝黑,手上磨出了茧子。“我得让观众相信,我就是那个扎根农村的女青年。”这部电影让她成了“国民闺女”,观众写信给她,说“高小玲就像我们村的姑娘”。
吴彦姝的演艺生涯,有过一次长达10年的空白。 1998年,丈夫张一非得了重病,每天需要人照顾。张一非是山西省音协主席,也是她的灵魂伴侣,他们在文艺联欢会上认识,一个演话剧,一个编曲,一起走过了40年。“他说,‘我最怕的不是死,是不能陪你到老’。”
吴彦姝哭着放弃了所有演出,回家当起了全职太太。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给丈夫做早餐,然后帮他擦身、喂药,下午陪他坐在阳台晒太阳,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他喜欢听我讲《刘胡兰》的事,说我那时候眼睛里有光。”
2008年,张一非去世。吴彦姝坐在家里,看着墙上的老照片,突然觉得心里空了一块。“我想他,可我也想演戏。”那一年,她60岁,决定回归舞台。“我知道,他希望我继续演下去。”
吴彦姝的回归,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慢慢发了芽。2009年,她主演的电视剧《人到中年》播出,饰演一位善良的母亲。这部剧让她重新走进观众的视野,有人说:“这个老太太演得真好,像我妈。”
2012年,她演了电影《生死之恋》,饰演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哭戏让观众跟着掉眼泪。“我把对丈夫的思念,都放进了角色里。”
2021年,《妈妈!》让她彻底火了。电影里,她饰演的母亲,为了照顾患阿兹海默症的女儿,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学会了做女儿爱吃的红烧肉,甚至学会了跟女儿“吵架”。“我想告诉观众,母亲的爱,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是藏在每一顿饭、每一次陪伴里的。”
这部电影让她拿到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成为中国影史最年长的影后。“我没想到,80岁还能拿奖。”她拿着奖杯,眼里闪着光,“这不是我的荣誉,是所有老人的荣誉。”
吴彦姝的成功,戳破了娱乐圈的“年龄谎言”。 现在的娱乐圈,很多演员怕老,怕被市场淘汰。刘晓庆71岁还在演少女,用医美把脸整得像塑料花;有的演员为了保持“少女感”,不敢笑,不敢做大幅度动作。可吴彦姝说:“老有什么好怕的?老了,才有更多故事可以演。”
她的皱纹,是岁月给她的礼物——演《妈妈!》时,她的皱纹里藏着母亲的担心;演《小山河》时,她的皱纹里藏着老人的温柔;演《西游记》里的毗蓝婆菩萨时,她的皱纹里藏着神仙的慈悲。“这些皱纹,都是角色的一部分。”
吴彦姝的微博里,有一张照片:她坐在院子里,满头银发,手里拿着一本书,阳光照在她的脸上,皱纹像花瓣一样展开。配文是:“岁月静好,我很喜欢。”
她没有冻龄的魔法,却有接纳岁月的勇气;她没有少女感的滤镜,却有比少女更动人的光芒。她用“什么年龄演什么角色”的坦然,打破了娱乐圈对“老年演员”的偏见,也让刘晓庆等同行陷入沉默——原来,真正的永恒,从来不是容颜的不变,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角色的敬畏。
当记者问她:“您想过退休吗?”她笑着说:“只要还有角色找我,我就演下去。”风从她的银发间吹过,带着桂花香。她的眼里,依然有当年演《刘胡兰》时的光——那是对表演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岁月的热爱。
而这,就是她87岁依然成为“香饽饽”的秘密。
来源:半眠学姐一点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