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断飙升的住房租金不仅让大城市的居民受苦,也让经济受损。慕尼黑Ifo研究所的 Oliver Falck 表示:"如果劳动力无法再负担得起大都市的住房,城市就会失去经济活力。"
德国大城市的租金持续上涨——这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慕尼黑Ifo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这一点。为什么这个问题日益紧迫?什么措施会有所帮助呢?
不断飙升的住房租金不仅让大城市的居民受苦,也让经济受损。慕尼黑Ifo研究所的 Oliver Falck 表示:"如果劳动力无法再负担得起大都市的住房,城市就会失去经济活力。"
所有大城市的新租约价格明显更高
他与其他研究人员共同计算得出,德国七个最大城市的新租约平均比现有租约贵了48%。每平方米租金约为4.48欧元。据称,柏林的差异最大,约为70%,其次是慕尼黑(45%)和汉堡(37%)。在科隆、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和杜塞尔多夫,溢价幅度在30%到36%之间。
自2013年以来,新租约的租金上涨了约四分之三,而现有租约的租金仅温和上涨。Falck 说:"这种发展趋势有可能成为社会隐患和城市增长的障碍。"
图源:BR 24
"租房市场变成了一种彩票"
他的合著者 Simon Krause 更详细地描述了住房市场上的差异:"现有租户受益于受管制且稳定的价格,而寻求住房者在新签租约时则需支付明显更高的租金。"
Krause 说,对于相同地段和相同面积的住房,这可能意味着每月数百欧元的差价,租房市场变成了一种彩票。这进而也影响了家庭的租金负担程度。根据Ifo的数据,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现有租金的负担比例多年来稳定在收入的35%左右。而在大城市,新租约的租金负担比例目前已接近收入的50%。
流动性降低的人群对劳动力市场不利
另一位合著者 Pascal Zamorski 表示:"考虑到现有租约和新租约租金之间的巨大差异,人们宁愿留在他们租金低廉的公寓里,即使这些公寓已不再适合他们的生活状况。这降低了人们的流动性,并影响了他们为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可用性。"
从Ifo的角度看,哪些措施可能有所帮助
研究人员认为解决方案在于政策制定者:政策必须更侧重于供给侧,并更有效地利用现有住房存量。关键在于降低建筑以及买卖成本、加快审批速度以及有针对性地资助经济适用房。对租金的监管虽然可能起到抑制作用,但无法解决住房短缺的根本问题。
Ifo研究所的分析并非孤例。就在一周前,汉诺威的 Pestel 研究所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住房市场的僵化自然也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因为人们无法再为了接受其他地区的工作而搬家,"Pestel 的首席经济学家 Günther 说。"解决住房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来源:德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