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大女主”梦碎?红牛的教训在前,“娃小宗”能救场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18:32 3

摘要:后来才知道,她身上的事儿可不止辞职这一件,家里的遗产官司输了上诉,核心高管被查,连“娃哈哈”的商标都快用不了了,换成谁都得头疼。

9月底,宗馥莉辞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的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懵了。

前两年她接棒的时候,还被说要演“大女主”剧本,怎么才几年就退了?

后来才知道,她身上的事儿可不止辞职这一件,家里的遗产官司输了上诉,核心高管被查,连“娃哈哈”的商标都快用不了了,换成谁都得头疼。

先说最闹心的遗产官司,宗庆后走了之后,宗馥莉的三个同父异母弟妹把她告了,要争21亿美元的境外信托。

本来以为上诉能扳回一局,结果今年9月26号,香港高院直接驳回了她的上诉申请。

更麻烦的是,去年8月香港法院就下了禁制令,不让她动涉案账户里的钱,听说那账户里本来有18亿美元,2024年5月还被转走110万美元,现在连流水都得给对方看,这局面对她太不利了。

这边官司没搞定,那边核心高管又出了问题。

今年9月,宏胜饮料的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被上城区纪委立案调查,说是涉嫌违纪,娃哈哈连他出国、退休都不能批。

后来10月有消息说他回宏胜上班了,但其实,懂行的都知道,纪委立案调查哪能这么容易过关?

严学峰可不是普通员工,他关联着189家娃哈哈系的公司,生产端的事儿全靠他盯,他这一折腾,生产线能不能稳住都不好说。

本来以为这些事儿只是家里和公司内部的麻烦,没想到今年7月,上城区财政局都出面了,说成立了专班处理纠纷。

你想啊,要是普通的家族争产,政府哪会专门成立专班?

这说明娃哈哈的事儿已经影响到区域重点企业的稳定了,只不过专班介入快半年了,也没传出啥进展,看来这局确实难破。

比官司更要命的是,“娃哈哈”这个用了几十年的牌子,现在可能用不了了。

你可能不知道,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特别复杂,上城区文商旅占46%,是最大股东,宗馥莉这边只占29.4%,还有24.6%是职工持股会的。

要想用“娃哈哈”商标,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才行。

今年1月,本来想把387件商标转到宗馥莉控制的公司,结果手续卡住了,到现在都没下文。

没办法,只能推新品牌“娃小宗”。

从2月到5月,宏胜饮料申请了好几个“娃小宗”的商标,连“娃小哈”“宗小哈”都注册了,怕被别人抢注。

9月还发了内部通知,说2026年起全换成“娃小宗”,可经销商哪能这么容易接受?

上海的情况已经给了答案,今年7月,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被要求不能用“娃哈哈”商标了。

这家公司在上海桶装水市场排前三,去年营收超1.2亿,从来没亏过钱,最后只能推出“沪小娃”应急。

他们负责人说“这是为了活下去的无奈之举”,你想啊,连上海这样的大市场都得妥协,其他地方换品牌的难度可想而知。

更可惜的是“娃哈哈”的品牌价值,之前评估机构说它值911.87亿,这都是宗庆后靠“一妻一女一布鞋”的实在人设攒下来的。

现在天天闹遗产纠纷,消费者看了心里也犯嘀咕,说不定慢慢就不买账了。

之前红牛就是这么栽的,因为商标的事折腾好几年,市场份额掉了一大半,东鹏特饮趁机就起来了。

娃哈哈要是再耗下去,农夫山泉、怡宝这些对手肯定会抢它的市场。

其实娃哈哈这两年的业绩本来有好转,去年宗馥莉还说营收重回700亿,瓶装水销量涨了不少。

可今年就急转直下,关了18家分厂,深圳、重庆的都有,还有员工因为合同转签、年终奖的事维权。

反观宗馥莉的宏胜饮料,去年产值涨了15%,还在西安投10亿建基地,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是在为“娃小宗”铺路。

但问题是,新品牌不是换个名字就行。

消费者认的是“娃哈哈”这三个字,不是“小宗”。

而且遗产官司不解决,股权和商标的问题就一直是隐患,就算“娃小宗”推出来,也可能因为内部纠纷搞砸。

其实,我喝着娃哈哈AD钙奶长大,真不想看着这个老品牌就这么没落。

它现在的问题,早就不是宗家谁能拿到财产,而是怎么把内部矛盾理顺,赶紧把品牌稳定下来。

专班介入是个好信号,但能不能快点出结果,别让“娃小宗”成了“救场稻草”却抓不住,这才是关键。

毕竟市场不等人,消费者也不会一直等下去。

来源:围炉夜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