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9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纳霍尔凯(Krasznahorkai László),以表彰其“扣人心弦又富于远见的文学作品,在末世的恐惧之中,重申了艺术的力量”。
艺术·事件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2025年10月9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纳霍尔凯(Krasznahorkai László),以表彰其“扣人心弦又富于远见的文学作品,在末世的恐惧之中,重申了艺术的力量”。
克拉斯纳霍尔凯是匈牙利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曾获2015年曼布克国际奖,并包揽科舒特奖、共和国桂冠奖等匈牙利国内重要文学荣誉。其作品以复杂绵长的句式与深邃的末世意象著称,代表作《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仁慈的关系》等融合超现实主义叙事与哲学思辨,在艰涩中透出语言的诗意与律动。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参展者因赞助商背景问题退出
第六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近日因赞助商争议遭遇集体退展。21名参展者联署公开信指出,主要赞助方克朗家族慈善基金会持有军火商通用动力公司10%的股份,而该公司生产的MK-84炸弹被用于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参与方批评此举违背双年展探讨“建筑塑造人类共同未来”的宗旨。截至目前,已有9人确认退出,约占参展总人数的20%。
双年展主办方此前曾回应称相关资金仅用于教育项目,但未对最新公开信作出表态。此次争议凸显文化活动中资金来源与伦理价值的冲突,亦引发对艺术机构社会责任的热议。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获展示金奖
2025年大阪世博会于10月12日闭幕,中国馆凭借“永续的图景:生态文明的传承和担当”主题展陈,荣获大型自建馆展示金奖。该展陈由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担纲策划与设计,以“中华书简”建筑为基底,通过“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叙事主线。
展览紧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以中国国家公园沙盘、古琴减字谱数字化等展项,展现中国在生态保护与绿色科技领域的实践。中央美院副院长吕品晶指出,展陈“将传统与当代、科技与艺术结合”,成为国际观众理解中国生态文明的窗口。中国馆通过建筑、展陈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以“过去-现在-未来”的叙事逻辑,向世界呈现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探索与担当。
特朗普与爱泼斯坦握手雕像被移除
此次事件引发对特朗普与爱泼斯坦关系的关注。尽管司法部本月公布了部分爱泼斯坦案件文件,但文件内容多数为既往公开信息。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舆论关注,特朗普方面多次强调其早已终止与该金融家的交往。
中国导演万玛才旦遗作《雪豹》获金熊猫奖最佳导演奖
在近日揭幕的第二届金熊猫奖评选中,已故中国导演万玛才旦凭借其遗作《雪豹》荣获电影单元最佳导演奖。该片由其子久美成列代表领奖,他表示这一荣誉既是对影片全体创作团队的肯定,亦是对万玛才旦艺术生涯的致敬。
电影《雪豹》由国美影业联合承制,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担任总策划,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高世名担任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德格才让担任声音指导和作曲。《雪豹》作为万玛才旦第八部藏语电影,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背景,通过“雪豹闯入羊群”的事件,探讨人、自然与信仰之间的复杂关系。影片曾入围威尼斯、多伦多等国际电影节,并先后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等多项荣誉。其艺术表现与工业制作相结合的手法,展现出中国民族电影创作的新高度。
湖南博物院更名为湖南省博物馆
10月12日,湖南博物院发布公告,根据中央编办及湖南省委编办文件精神,即日起正式更名为“湖南省博物馆”,机构规格由正处级调整为副厅级,隶属关系不变。更名后,场馆地址、开放时间及展览活动均维持原状,官方网站、新媒体平台及票务系统将逐步更新名称。该馆表示将持续优化文化服务与参观体验,欢迎公众继续关注支持。
全球首个被盗文物虚拟博物馆上线开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周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大会(MONDIACULT 2025)上,正式推出“被盗文物虚拟博物馆”(UNESCO Virtual Museum of Stolen Cultural Objects)。
这一平台由普利兹克奖得主、布基纳法索建筑师弗朗西斯·凯雷(Francis Kéré)设计,并由沙特阿拉伯资助,旨在以3D建模与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重建和展示那些因战争、盗窃或非法交易而“失踪”的文化遗产。
该虚拟博物馆不仅是全球首个以数字形态呈现被盗文物的平台,也是教科文组织自2022年宣布倡议以来的重要落地成果。借助这一虚拟平台,文物将得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记忆。
四位艺术家获202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
近日,麦克阿瑟基金会公布2025年度“天才奖”获奖名单,22位获奖者中包含加勒特·布拉德利、加拉·波拉斯-金、阮俊及杰罗米・弗雷四位当代艺术家。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各领域展现非凡创造力与潜力的个人,每位获奖者将获得80万美元奖金。
加勒特・布拉德利(艺术家兼导演):以融合纪录片与实验电影的创作探讨种族、历史与公共记忆,其作品《时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加拉・波拉斯-金(跨学科艺术家):通过研究博物馆收藏与分类机制,反思文物原始语境与知识建构过程。
阮俊(跨领域艺术家):以影像、雕塑等媒介追溯殖民历史与集体记忆,关注越南、西非等地的文化创伤。
杰罗米・弗雷(编织艺术家):作为瓦巴纳基族第七代篮艺匠人,以巨型编织作品连接原住民工艺与当代艺术。
麦克阿瑟基金会指出,本届获奖者以卓越的创造力“拓展知识、艺术与人类认知的疆界”,为未来社会开辟新的可能性。
艺术·机构
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开幕
2025年9月23日,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本届展览以“重构星空”为主题,由姜俊、黄燕、阿萨杜尔・马克洛夫、许嘉联合策展,汇聚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的45位艺术家,通过纤维艺术探索全球化退潮背景下“全球南方”的文化自主性与多元宇宙观。
展览受本雅明“星丛”理论及瓦尔堡图像学启发,以《重构星空图集》为视觉核心,打破传统艺术史的中心化叙事。作品以纤维为媒介,将不同文明的星空符号编织为平等对话的网络,推动非西方文化从“暗星”转化为“发光体”。韩国艺术家金守子的《移动的城市》、加纳艺术家易卜拉欣・马哈马的黄麻装置、Choi+Shine小组的集体编织《缩地》等作品,均以材料与协作体现文化流动与在地连接。
展览涵盖传统编织、数字艺术与社会参与等多种形式。郭锐文的算法作品《5158》将纤维编织逻辑延伸至数字领域;丁乙的《十示》系列以十字符号重构自然意象;林岚与女工合作的《推车派对》则通过回收布料探讨劳动与城市生态。这些实践共同构建了一个跨越技术与手工艺、个体与集体的“观念星座”。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自2013年创立,已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纤维艺术平台。本届展览亦宣布,下届三年展将于2028年走向国际,在英国曼彻斯特惠特沃斯美术馆举办。展览持续至11月2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美国国家美术馆关闭
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于10月5日起全面对公众关闭,这是自9月30日联邦政府因共和党与民主党未能就预算法案达成协议而停摆后,首家受到直接影响的国家级艺术机构。尽管该馆在法律上被定义为非营利性私营机构,但其实际运营与联邦政府紧密相连:年度运营经费(包括员工薪资、特展及日常维护费用)主要依赖国会拨款,仅项目策划与藏品购藏由私人资金支持。
与国家美术馆情况相似,史密森尼学会目前仍依靠储备资金维持其21家博物馆及国家动物园的运营,但该学会发言人表示,若10月11日前政府未能重启,旗下所有机构将全面关闭。与此同时,华盛顿特区已有多个国家级文化场所关闭,包括国会图书馆、国家档案馆、美国植物园等。全国范围内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的博物馆、历史遗址已全部关闭,形成自2019年以来最广泛的文化机构停摆潮。
此次危机揭示了美国文化机构在公私混合运营模式中的结构性风险。虽然国家美术馆在名义上保持“私营”属性,但其核心运营对联邦拨款的依赖使其在政治僵局中显得尤为脆弱。艺术政策专家指出,这种资金结构的缺陷在过去的政府停摆中已有显现,但机构始终未能建立有效的资金缓冲机制。随着停摆持续,不仅公众文化权益受损,特展合约履行、借展安排及员工生计等问题也将陆续浮现,恐对美国文化艺术生态造成中长期影响。
纽约Tilton画廊即将关闭
成立于1983年的纽约Tilton画廊将于11月15日永久关闭,最终展览于9月30日呈现德国艺术家露丝·沃尔默作品。该画廊由杰克·蒂尔顿创立,以发掘黄永砯、张培力等中国当代艺术家闻名,曾代理弗朗西斯·埃利斯、玛琳·杜马斯等多位重要艺术家。
此次闭馆是纽约及洛杉矶近期多家画廊停业潮中的一例。行业分析指出,艺术市场正面临审美与消费模式转变、美国高额关税及全球局势动荡的三重冲击,资深画廊Venus Over Manhattan、Blum等亦受波及。
梁慧圭被任命为KW及柏林双年展主席
柏林KW艺术协会(Kunst-Werke Berlin)近日宣布,韩国艺术家梁慧圭(Haegue Yang)接替德国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Katharina Grosse),出任其新任理事会主席。梁慧圭以探索气候变化与消费主义等议题的雕塑及影像作品闻名,目前任教于施泰德艺术学院,并活跃于柏林与首尔两地。她曾荣获沃尔夫冈·哈恩奖等重要奖项,近年来在鹿特丹艺术馆、伦敦海沃德美术馆等国际机构多次举办个人展览。
梁慧圭就任之际,KW艺术协会正面临多重挑战。受柏林市文化预算削减影响,该机构本年度预算缩水约10%-12%,已导致一个受资助岗位被取消,部分公共项目与合作计划暂停。与此同时,柏林艺术界近期因在处理与巴勒斯坦相关的艺术家及作品上的立场而引发的争议,也为机构运营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
曾明俊加入Yan Du Project担任艺术总监
伦敦非营利艺术空间Yan Du Project (YDP) 近日宣布任命曾明俊(Billy Tang)担任艺术总监。该机构由Asymmetry艺术基金会创始人杜妍创立,致力于支持多元背景的亚裔及离散艺术家,通过展览、驻留等实验性项目探索新型机构模式。曾明俊曾任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执行总监,并任职于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机构,其策展实践聚焦非传统展览形式。他表示,YDP将作为西方框架外的实验平台,推动新兴艺术实践与国际对话。
10月14日,YDP的开幕首展将呈现中国艺术家段建宇的个展“渔樵” (Yúqiáo) ,展出20件艺术家近年创作的全新绘画作品及一组雕塑,以及部分早期绘画、雕塑以及档案材料。除此之外,YDP还将与两位艺术家合作,呈现两项永久性的特定场域艺术委任:克里斯蒂娜·孙·金 (Christine Sun Kim) 将创作一幅围绕“家”、流动与对话主题的墙绘作品;傅丹 (Danh Võ) 将在空间前台区域展开一个持续发展的开放式项目。与此同时,来自曼谷的艺术家哈里·斯里豪 (Harit Srikhao) 将于9月至11月驻留YDP,进行其有关戏剧叙事及玩偶、木偶历史的研究与创作。
纽约新美术馆馆长丽莎·菲利普斯将于明年卸任
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近日宣布,其任职长达26年的馆长丽莎·菲利普斯(Lisa Phillips)将于2026年4月卸任。馆长的国际遴选程序将于本月启动。菲利普斯于1999年接替创始人玛西亚·塔克,在她的领导下,新美术馆从一个小型实验机构发展为年参观量约45万人次的纽约文化地标。她任内策划了逾200场展览,并于2014年创立了知名的艺术科技孵化器“NEW INC”,同时将数字艺术组织“根茎”(Rhizome)纳入馆内。
菲利普斯的任期也伴随诸多争议,包括因展出董事会成员私人收藏而引发的伦理质疑,以及近年来在员工工会化过程中与管理层产生的劳资纠纷。她的离任决定正值美术馆耗资8200万美元的OMA设计新馆即将竣工之际,该扩建空间预计今年秋季开放,开幕展将聚焦科技变革下的人类定义。
土耳其公布2026年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及策展人
尼尔巴·古雷斯 (左) 与巴沙克·多阿·特穆尔 (右)
土耳其艺术家尼尔巴·古雷斯(Nilbar Güreş)将代表土耳其参加2026年第61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一决定由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İKSV)正式公布,展览将由资深策展人巴沙克·多阿·特穆尔(Başak Doğa Temür)策划。
古雷斯1977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拥有维也纳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现活跃于维也纳、伊斯坦布尔和那不勒斯三地。她的创作涵盖摄影、影像、装置、织物拼贴等多个领域,以独特的诗意语言探讨社会不公、性别议题和文化身份等主题。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她的作品"通过严谨的叙事逻辑挑战主流视角,让边缘群体得以被看见",这一特质与本届双年展策展人科尤·柯沃提出的"小调"主题高度契合。
策展人特穆尔以其在土耳其艺术界的深厚资历获选。她曾参与创建伊斯坦布尔现代博物馆、SantralIstanbul等重要艺术机构,并在Arter美术馆任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策展经验。第61届威尼斯双年展定于2026年5月9日至11月22日举行,届时古雷斯的作品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土耳其当代艺术的独特视角。
V&A吉尔伯特馆将于明年开放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近日宣布,其馆内的吉尔伯特馆将于2026年3月重新向公众开放。此次重大改造将使展览面积扩大一倍,并设置七个全新展厅,用于呈现世界顶级的装饰艺术收藏,涵盖金银器、珐琅、金盒与玻璃微镶嵌等珍贵杰作。
改造工程通过利用毗邻空间与重新开放历史拱廊,首次打造出可同时俯瞰约翰·马德杰斯基花园与展览路区域的“双景观”展厅,成为本次更新的一大亮点。
艾米·吴出任弗里克收藏馆首席策展人
纽约弗里克收藏馆近日宣布,现任约翰·厄普代克策展人艾米·吴(Aimee Ng)将于今年11月升任首席策展人,接替即将离任的泽维尔·F·萨洛蒙(Xavier F. Salomon)。萨洛蒙自2014年起担任该职,并于2020年兼任副馆长,其将于明年初赴里斯本出任卡洛斯特·古尔班基安博物馆馆长。
艾米·吴自2015年加入弗里克收藏馆以来,深耕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研究,策划了多场重要展览,包括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贝托尔多·迪·乔瓦尼等艺术家的专题展。在机构迁址布劳耶大楼期间,她联合策划了当代艺术家巴克利·L·亨德里克斯的肖像展;今年弗里克回归原址后,她亦主导推出“维米尔的情书”特展,展现其跨领域策展能力。
吴拥有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加入弗里克前曾任职于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其学术背景与策展实践深度融合,将为弗里克收藏馆的未来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德清江南织艺文化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10月1日,德清“江南之源”文化遗址公园内江南织艺文化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文化馆坐落于江南明清风格建筑群中,完整呈现从植桑养蚕到锦绣印染的传统丝绸工艺链,并创新探索“丝”与“瓷”两大文明瑰宝的对话。
江南之源文化遗址公园项目位于阜溪街道龙胜片区,属于德清县“源文化”项目一期。整个区域未来将打造成国内首个体验式博物馆群落,打造“江南源文化”体验目的地,成为德清文旅又一张新名片。
首展“庭院深深——明清江南闺阁的丝与思”同步启幕,展出逾200件民间丝绸与女红珍品,以丝织工艺为脉络,重现江南女性情感与创造的精神图景。
艺术·市场
巴塞尔艺术展宣布其全球第五个展会卡塔尔展会,将于2026年2月5日至7日在多哈首次举办,贵宾预展日为2月3日至4日。本届展会将汇集来自31个国家与地区的87间艺廊,其中16间为首次参展。该展会由巴塞尔艺术展携手卡塔尔体育投资公司(Qatar Sports Investment,QSI)及QC+合作举办,以埃及艺术家瓦尔·肖基为艺术总监,围绕“生成”(Becoming)主题策划开放式展览,突破传统展位模式,聚焦叙事与对话,主展区覆盖M7创作中心、多哈设计区及多哈市中心文化地带。
展会获卡塔尔旅游局支持,重点关注中东、北非及南亚地区艺术发展,超半数参展艺术家来自该区域,包括伊黛尔·阿德楠等知名创作者。参展艺廊涵盖本土与国际机构,如哈菲兹画廊等首次参展,高古轩、豪瑟沃斯等国际顶尖艺廊亦将亮相。此举旨在强化多哈作为文化枢纽的地位,促进全球艺术交流与市场联结。
参展艺廊名单
向上滑动查看
1 Mira Madrid / 2 Mira Archiv
阿奎维拉画廊
al markhiya gallery
Ames Yavuz
Sabrina Amrani
ArtTalks | Kanafani Gallery
Athr Gallery
Barakat Contemporary
Saleh Barakat Gallery
BB&M
Cardi画廊
carlier gebauer
Chemould Prescott Road
赛迪HQ画廊
常青画廊
保拉·库伯画廊
Lodovico Corsini
桑塔画廊
MDC画廊
艾根画廊
Selma Feriani Gallery
SFG画廊
高古轩
格芭丽画廊
格莱斯顿画廊
格雷画廊
Green Art Gallery
Grosvenor Gallery
Cristina Guerra Contemporary Art
Gypsum Gallery
Hafez Gallery
豪瑟沃斯画廊
Leila Heller Gallery
Gallery Isabelle
Kalfayan Galleries
Karma画廊
Karma International
尚凯利艺廊
大卫·柯丹斯基画廊
Sylvia Kouvali
科林沁格画廊
kurimanzutto
Lawrie Shabibi
立木画廊
勒隆画廊
里森画廊
Loft Art Gallery
Luxembourg + Co.
魔金石空间
Marfa' Projects
Matthew Marks Gallery
弗格斯·麦卡弗里画廊
Anthony Meier
Mendes Wood DM画廊
梅隆赫画廊
Mignoni
Victoria Miro
Gallery Misr
Nature Morte
neugerriemschneider
October Gallery
Galleria Lorcan O'Neill Roma
佩斯画廊
贝浩登
Pilot Galeri
Raster
Niru Ratnam
阿尔敏·莱希
Thaddaeus Ropac画廊
Rossi & Rossi画廊
Lia Rumma
Sargent’s Daughters
施博尔画廊
托马斯·舒尔特画廊
Sfeir-Semler Gallery
施布特-玛格画廊
Tabari Artspace
Galerie Tanit
The Third Line
Tornabuoni Art
Van de Weghe
维伍德画廊
Le Violon Bleu
Waddington Custot
沃纳画廊
白立方
卓纳画廊
2025年香港秋拍季中,佳士得、苏富比与富艺斯三大拍行的现当代艺术板块表现引发关注。尽管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上拍数量压缩,但部分艺术家仍逆势而上,展现出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与局部信心。
佳士得于9月26日至27日举行三大专场拍卖,总成交额达8.17亿港元,较春季增长0.36亿港元。其中晚拍专场贡献5.66亿港元,毕加索《女子半身像》以1.967亿港元刷新艺术家亚洲拍卖纪录,赵无极《17.3.63》以8520万港元成交。中国艺术家表现亦不俗,曾梵志《无题09-1-6》以901万港元成交,薛松《紫气东来》以228万港元跻身个人纪录第三高位。
富艺斯于9月27日晚举行现代及当代艺术晚拍,20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1.6亿港元。奈良美智《粉红》以5664万港元成为全场最高,赵无极与汤姆·威瑟尔曼作品均以超千万港元成交。女性艺术家成为亮点,草间弥生、鲁斯·阿萨瓦等人作品均创下佳绩,凸显市场对多元创作的关注。
苏富比在9月28日至29日的现当代艺术拍卖中总成交额达4.48亿港元,环比增长22.25%。奈良美智《等不及夜幕降临》以7990万港元领衔晚拍,李黑地《夏天总是去而复返》以266.7万港元刷新个人纪录,刘野、黄宇兴等中坚艺术家作品亦以百万元以上价格稳健成交。
本轮香港秋拍在成交总额与高价作品数量上均实现突破,经典大师与亚洲现当代艺术家共同支撑市场热度。年轻艺术家纪录刷新及女性创作者表现亮眼,为市场注入新活力,反映出藏家群体在审慎中寻求多元价值的趋势。
艺术·展览
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大展正式开放
2025年9月30日,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大展“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于午门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以三大篇章、200件(套)精选文物,系统梳理了故宫从皇家禁苑转变为全民文化殿堂的百年历程,呈现其作为中华文明守护者与传承者的历史使命。
展览以“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为主线,从紫禁城六百年的文化积淀切入,追溯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与战乱中的文物南迁历程,并展现其在当代的数字创新与文化传播成果。重点展品包括《清明上河图卷》、李白《上阳台帖卷》、韩滉《五牛图卷》等书画珍品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皇家收藏首次向公众开放。展览客观呈现了故宫在战争动荡中保护文物、两岸故宫同根同源的历史,并强调其通过古建修缮、学术研究、数字技术(如VR沉浸体验、“数字故宫”小程序)与文创开发,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话。
本次大展既是对故宫百年守护精神的致敬,亦是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面对文物保护与开放利用的平衡、数字化创新等课题,故宫将继续探索中华文明在世界语境中的传播与传承。
A2Z画廊x肖峰艺术馆新展“桥与路”开幕
A2Z画廊x肖峰艺术馆2025年9月24日至11月23日,“桥与路:中法艺术的DNA互生”展览于杭州肖峰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肖峰艺术馆与A2Z画廊联合主办,聚焦中法艺术交流脉络,展出法籍华裔艺术家方孝当(Danhôo)与法国艺术组合劳伦斯·格拉芬斯塔登(Laurence Graffenstaden)的38件绘画作品,并对话中国艺术家宋韧、井士剑、林晨曦的旅法创作。
展览以“桥”喻指中法艺术合作的制度性基石,追溯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肖峰推动的“赵无极讲习班”“万曼壁挂研究所”等历史实践;以“路”象征艺术语言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流动与再生。通过几代艺术家的作品互文,呈现经典如何在致敬与改写中生成面向当下的新表达。
“桥与路”既是对中法艺术交流史的回顾,亦是对未来可持续对话机制的探索,以创作实践延续跨越地理与文化的互生能量。
王玉成个展“行动的意义”在顺德巽美术馆举办
近日,王玉成个展“行动的意义”在广东顺德巽美术馆展出。展览由李邦耀策划,集中呈现艺术家近年创作的《楚辞》与《天问》系列作品,展现其从笔墨传统中解放、转向身体与色彩共融的创作实践。
王玉成出生于湖北十堰,现居珠海,1980年代先后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与十堰大学,早期绘画已显露表现主义倾向。毕业后他南下经商,历经起伏,始终以乐观面对人生。至二十一世纪初生活渐趋稳定,他重拾艺术创作,转向水墨实验。
在本次展出的系列中,他打破传统笔墨限制,通过流淌、拖扫等手法,使颜料在动态中自然交融。艺术家身体的投入与色彩的挥洒共同构成恢弘大气的视觉语言,诠释了“行动”在当代绘画中的精神意义。
“浪潮・青年——2025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艺术作品展”开幕
9月29日,“浪潮・青年——2025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鸟巢与水立方隆重开幕。作为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毕业作品首次集中亮相“双奥场馆”,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十余所顶尖美院及重点高校艺术学院推荐的400组、近千件作品,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青年艺术展之一。
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与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联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鸟巢、水立方承办,多家艺术培育机构与奥运文化基金协办,形成多方联动的支持格局。开幕式由中国文联、北京市及中央美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启动,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马新明主持仪式。此次展览不仅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高规格的展示平台,也通过奥运场馆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拓展了公共文化空间的美学内涵。
“丹青铸魂 共筑华章·高振美艺术与文献展”开幕
2025年9月28日,“丹青铸魂 共筑华章·高振美艺术与文献展”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启幕。展览由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联合主办,通过“原初之白—学习与成长”与“心海之兰—创作与教学”两大板块,系统呈现了著名教育家、艺术家高振美数十年的艺术成就与教学实践。
高振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董希文油画工作室,长期致力于民族美术教育与创作。展览展出了《哲理的呼唤》《哈萨克新娘》等代表作及大量教学手稿、文献,并设置年表区、语录墙等特色展陈,多维度还原其“以美育人、以爱传艺”的教育理念。开幕式上,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乌日切夫、党委书记韩宇则等致辞,高度评价高振美对学院“扎根大地”教学传统的奠基作用。高振美现场向学院捐赠两幅个人作品,以表对美术教育事业的持续支持。
同期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聚焦“高振美艺术创作与民族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王仲、刘秉江、喻红等学者与艺术家深入探讨其从民族风情表达到文明对话的创作演进,以及“画育同耕”理念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本次展览既是对前辈艺术家的致敬,亦为民族美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提供重要参照。
“循环·生息志”展览在湖北开幕
2025年9月26日,“循环・生息志”展览在湖北咸宁梓有集艺术空间开幕。展览以拓扑学思维融合梓山湖生态语境,通过12位艺术家的多元作品,探讨生态循环、物质流转与生命政治等当代议题,构建了一个兼具视觉思辨与空间叙事的文化现场。
本次展览由任珊珊、游艺共同策划,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媒介,打破传统“白立方”展陈逻辑,使建筑本身成为“艺术生长的容器”。章犇的星际符号绘画、金善珍与张有魁的废弃塑料装置、万里弛与陈艺楠的自然意象实验等作品,均在空间与观众的互动中传递出“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核心理念。展览亦作为湖北美术学院建校10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凸显青年艺术家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
开幕式上,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主任尚辉指出,展览以全觉体验回应数智时代的生存状态;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陈晶强调,艺术与建筑的共生关系滋养了空间的可持续活力。展览期间举办的学术沙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在生态伦理与城市转型中的文化角色。
“循环・生息志”将持续展至10月26日,并同步推出“梓有集艺术生活节”,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时间碎片之美”展览在北京开幕
2025年10月4日至11月24日,牙买加艺术家Bryan McFarlane个展「时间碎片之美」于北京798艺术区萃岛画廊展出。展览精选其12幅亚麻布油画代表作,系统呈现了艺术家融汇多元文化、跨越学科边界的艺术探索。
展览重点呈现了McFarlane三个创作脉络:以《狮子的诞生》《丝绸之路沿途美景》为代表的融合中国元素与丝路精神的作品;2019年受纽约探险家俱乐部邀请创作的《奋斗的章鱼》等海洋主题系列,展现科学与艺术的对话;以及2025年新作《诗意紫色复式空间》《金色上升》等最新探索。这些作品共同构建起一个跨越时间与地域的视觉对话场域。
开幕活动特别设置了艺术家与观众在作品前即兴共舞的环节,通过身体互动强化了展览“时间碎片”的主题意象。策展人江雨朦表示,展览旨在通过McFarlane横跨十余年的创作,展现当代艺术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完美街道”展览在大鱼美术馆开幕
北京大鱼美术馆于2025年推出展览“完美街道”,以街道为母题,邀请白双全、邓玉峰、何利平、黄嘉彦、林耀明、王宝菊、伊丽莎白·罗斯、赵天汲等八位艺术家,通过多元媒介探讨城市空间的复杂性与人性幽微。展览以简·雅各布斯的城市理论为灵感,聚焦街道作为城市血脉的文化意义,呈现其对欲望、孤独与社会关系的承载与反思。
参展艺术家以雕塑、影像、装置与社会实践等形式,切入日常生活的荒诞与诗意。白双全以概念艺术重构日常情境;邓玉峰通过互动性作品引发公众参与;何利平捕捉被忽视的城市情绪;伊丽莎白·罗斯则从跨国视角探讨女性身份与移民议题。展览打破传统白盒子空间限制,将居民小区内的美术馆转化为城市叙事的实验场。
大鱼美术馆成立于2025年,坐落于北京望京一个居民小区内。它是一个开放的独立艺术空间,为国内外有想法的艺术家提供展览、交流平台,并围绕展览项目延展相关研究。
頌三周年双展特别呈现
孙郡继承中国工笔画传统,结合一次成像与手工上色技术,通过80余次进宫实景拍摄,呈现故宫南北区域的审美对比。其作品以留白写意与满工刺绣般的视觉层次,展现殿宇、器物与自然在四季流转中的静谧诗意,以"慢箭"之姿拂去历史尘埃,传递生命安顿之美。
策展人苏芒追溯了与孙郡自2012年《时尚芭莎》"中国美学复兴"专题起的长期合作,指出《拂尘集》不仅是摄影实践,更是对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系统性探索。作品通过场景编排与光影等待,将紫禁城转化为可感知的心灵图景。
10月2日,艺术家王健最新个展《隐匿》于頌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子康担任策展人,頌艺术中心馆长苏芒出品,是王健在頌艺术中心的第二次个展,亦为机构三周年特别呈现。
王健的绘画以“可见的隐匿”为核心主题,通过描绘被书本、红球、纸牌或背影遮蔽面容的少女形象,展现了一种拒绝被定义、被观看的静默姿态。画面中的人物不直视观者,亦不迎合外界目光,营造出内向自足的精神世界。在信息过载的当代语境下,艺术家以克制的视觉语言,传递出对个体自由与内在秩序的探索。
展览集中呈现了王健近年创作的系列油画作品,其细腻的笔触与低饱和色调共同构建出沉静而富有诗意的空间。策展人张子康指出,王健的作品“在隐匿中打开更广阔的感知维度”,为观众提供了向内凝视的审美路径。
文生图—鲁大东个展昨日启幕
2025年10月12日至11月30日,艺术家鲁大东个展“文生图”于北京798艺术区空间站启幕。展览由付晓东策划,聚焦文字与图像的转化逻辑,通过水墨、丙烯绘画、石膏篆刻等多元媒介,重构青铜纹饰、鸟虫书、蝌蚪文等古代书体,在当代语境下展开对传统书写与视觉表达的再创造。
鲁大东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科背景为根基,将金石学、古代装饰文字与当代视觉语言相融合。作品《山海・海外东经》以恢弘水墨长卷重构神话地理,《负熵》《人类世的纪念碑》等丙烯创作则赋予文字符号以抽象结构,而石膏篆刻系列则以立体形态打破平面书写的边界。展览标题“文生图”既指向古代“因文生图”的造字传统,亦暗喻人工智能时代图文互生的未来可能性。
开幕现场,艺术家以行为表演激活文字与空间的对话。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传播与教育系主任、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大东长期致力于打破书法与当代艺术的界限,此次展览亦延续其“搅浑图文之水”的创作理念,为观众提供一场跨越古今的视觉思辨。
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持续至11月30日。
艺术·逝者
四川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共党员、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侯宝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0月13日0时在重医大学城附属医院不幸逝世,享年67岁。
侯宝川教授1958年10月出生于成都,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毕业并留校。他生前曾任四川美术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副院长,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侯宝川同志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与美术教育,其作品扎根乡土、意象深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中国西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风貌,在油画创作领域享有盛誉。
侯宝川同志遗体现停柩于石桥铺殡仪馆服务楼605厅悼念。根据家属意愿,丧事从简,2025年10月15日上午9时30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著名实验电影制作人肯·雅各布斯(Ken Jacobs)因肾衰竭于10月5日在纽约逝世,享年92岁。作为拾得影像创作手法的开创者之一,他与杰克·史密斯、乔纳斯·梅卡斯等人共同推动了先锋电影的发展,其作品以颠覆性的影像语言与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
雅各布斯的代表作包括耗时47年完成的近七小时巨制《星光照亮死亡》,以及《汤姆,汤姆,风笛手之子》《蛇蝎美人》等,这些作品被誉为实验电影的里程碑。他同时也是纽约电影制作人合作社的创始成员及千禧电影工作室的首任总监,长期致力于支持独立电影创作。
除了电影实践,雅各布斯曾在宾汉姆顿大学长期任教,并获美国电影学会玛雅·黛伦奖、古根海姆奖金等重要荣誉。其作品曾在柏林、鹿特丹、香港等国际电影节展映,并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与推广。
9月29日,英国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特里·法雷尔爵士(Sir Terry Farrell)逝世,享年87岁。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大型城市规划的先行者,法雷尔以融合地域文脉与当代语境的建筑语言,在英国、中国及全球留下众多地标作品,深刻塑造了现代都市的面貌。
法雷尔始终倡导“因地制宜的城市更新”,主张以渐进式改造替代大规模拆除重建。自1990年代起,他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在香港、北京、上海设立事务所,主持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项目,包括香港山顶凌霄阁、北京南站、广州南站、深圳京基100、中国尊及中石油总部等。这些作品不仅成为所在城市的空间符号,也体现了其将交通枢纽、超高层建筑与公共空间有机整合的卓越远见。
他的建筑实践跨越东西方,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实践提供了重要范本。
艺术家孙为民去世9月26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孙为民离世,享年79岁。
孙为民,1946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五常。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班,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终身理事。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第一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油画艺委会主任。
影后黛安基顿逝世美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曾出演《教父》《安妮·霍尔》《马文的房间》等经典影片的演员黛安·基顿(Diane Keaton)猝然与世长辞,享年79岁。
黛安·基顿从影近六十载,近年依旧不断有新作问世,可以说其演艺生涯一直持续至生命尽头。她曾凭借《安妮·霍尔》拿下一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小金人,还以《烽火赤焰万里情》《马文的房间》《爱是妥协》三度获得提名,2017年荣膺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
黛安·基顿的身体状况在近几个月急转直下,已有一段时间未曾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家人目前也未对外公布其具体死因。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来源:凤凰艺术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