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亿航智能VT35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合肥基地宣布量产落地,小鹏汇天斩获中东600台飞行汽车订单创下海外纪录,滴滴通过增资四维智联正式切入低空运营生态——三个热点事件在一月内密集爆发,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已从技术验证期迈入"订单落地+生态整合"的爆发前夜。
当亿航智能VT35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合肥基地宣布量产落地,小鹏汇天斩获中东600台飞行汽车订单创下海外纪录,滴滴通过增资四维智联正式切入低空运营生态——三个热点事件在一月内密集爆发,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已从技术验证期迈入"订单落地+生态整合"的爆发前夜。
这条被预测2030年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的赛道,正通过"整机突破+跨界入局+全球订单"的三重信号,揭开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以下从四大核心环节,梳理热点背后的关键投资标的。
2. 动力系统:飞行能力的"心脏引擎"
➠航空电池
国轩高科亿航VT35在合肥基地配套建设固态锂电生产线,核心合作方为国轩高科(定制46系高能量密度电芯),其360Wh/kg软包半固态电池已实现量产。
孚能科技小鹏汇天下一代机型将采用孚能科技的高压动力电池,该企业已实现eVTOL电池批量交付,第二代产品支持15分钟快充。
亿纬锂能亿纬锂能公告称,公司收到小鹏汇天的供应商定点开发通知书,将为小鹏汇天提供下一代原理样机低压锂电池。
宁德时代的500Wh/kg凝聚态电池则与峰飞航空合作,支撑2吨级eVTOL实现250公里航程。
➠电机与传动:
光洋股份小鹏汇天的减速器由光洋股份独家供应,其高精度传动技术保障复合翼动力切换平顺性。
英搏尔作为亿航智能的核心动力伙伴,英搏尔与亿航智能的合作不仅是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技术+资本+产能”的深度绑定。
宗申动力宗申动力的航空发动机在工业无人机领域市占率超40%,累计飞行时长突破30万小时,2025年斩获亿元级订单 。
精进电动精进电动为亿航VT35提供多旋翼电机,能耗较同量级产品降低11%。
3. 电子与导航:自主飞行的"智慧大脑"
➠飞控与芯片
兆易创新亿航VT35的飞控系统采用兆易创新的工业级MCU芯片,支持多机协同调度。
小鹏飞行汽车的环境感知依赖地平线的AI芯片,实现低空障碍物精准识别。
-➠定位与传感:
北斗星通北斗星通的高精度定位模块为VT35提供厘米级导航,北方导航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保障复杂地形飞行稳定性。
四维图新四维图新旗下六分科技通过滴滴增资,将高精度定位技术融入低空运营调度,已与主管部门建立合作。
中游是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枢纽,亿航的量产落地、小鹏的订单突破、滴滴的生态布局,共同勾勒出"制造+运营"的双轮驱动格局。
1. 整机制造:从技术标杆到量产玩家
亿航智能亿航智能作为全球首个获民航局适航认证的企业,VT35机型获合肥市政府订单采购,计划建设年产500架的生产基地。
小鹏汇天小鹏汇天凭借600台中东订单(单价约200万元)跻身全球量产前列,分体式飞行汽车累计意向订单达7000台。万丰奥威作为传统通航巨头,eVTOL订单储备超260架,2025年产能规划提升至500架/年,机构预测低空业务三年CAGR达115%.
纵横股份物流与工业无人机主力:纵横股份构建"无人值守系统+AI"服务体系,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1.72%,深度参与四川低空物流试点 。
联合飞机联合飞机的TD550无人直升机在川西高原实现冷链物流常态化运营,综合成本低于每千克10元。
2. 运营服务
滴滴跨界生态整合者:滴滴通过战略投资亿维特航空(核心团队来自中国商飞),布局低空运营网络,双方计划2026年开通跨山观光航线,已锁定300余架意向订单。
曹操出行滴的竞争对手曹操出行,早已与吉利系eVTOL厂商沃飞长空在成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体系。
亿航智能亿航智能(运营端) 在广州、合肥开展常态化载人服务,累计飞行超3.8万架次,乘客满意度达94.6%。
➠资质型服务龙头
中信海直中信海直作为国内唯一具备CCAR-135/91部双资质企业,已开通首条eVTOL商业航线,计划三年布局50条低空文旅航线,2025Q1订单量同比增长280% 。
赛飞特赛飞特持有民航局运营合格证,其自主协同平台将飞行计划响应时间缩至分钟级。
小鹏的中东订单、顺丰的物流数据印证了下游场景的商业化潜力,不同场景的需求爆发正拉动产业链细分环节增长。
1. 低空旅游与高端通勤
国际化旅游场景:小鹏汇天的600台订单主要供应中东皇室与富豪,适配沙漠观光、高端通勤场景,合作方包括阿联酋Ali & Sons等本地巨头。祥源文旅与亿航智能合作打造"低空+旅游"标杆项目,在黄山、张家界等景区开通空中观光航线。城际通勤试点:峰飞航空的"盛世龙"eVTOL完成南京跨江演示飞行,往返仅需10分钟,2026年适航后将开放商业运营。2. 低空物流与应急服务
-规模化物流落地:顺丰控股旗下丰翼科技日均配送量超10万单,在农产品冷链、即时配送场景形成闭环,2025年低空物流收入目标突破50亿元 。电鹰科技开通武汉至汉川跨市物流航线,35分钟完成服装补货,时效较陆运提升50%。应急与公共服务:中信海直的海上石油救援服务市占率超60%,已拓展eVTOL应急转运业务 。赛飞特无人机参与森林防火、灾害侦查,实现分钟级响应。低空经济的规模化离不开"硬基建+软基建"的支撑,滴滴的生态布局已率先瞄准这一环节,政策红利也持续向基建倾斜。
1. 硬基建:起降场与能源补给
分布式起降网络:深城交联合中标深圳5.18亿元低空基建项目,开发国内首个城市级低空智能融合系统。苏交科参与多地起降场规划,重点布局飞行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方向。合肥计划三年内建设超30个eVTOL起降点,适配亿航VT35的城际运营需求。能源补给体系:亿航智能与巨湾技研合作研发eVTOL超快充电池方案,共建超充站网络。特来电、星星充电开发无人机专用充电桩,支持6C快充技术。2. 软基建:空管与通信保障
空管系统国产化:莱斯信息作为民航局空管系统核心供应商,市占率超90%,主导开发"天牧"低空管理系统,2025年空管订单突破20亿元 。四川九洲的ADS-B监视系统市占率超70%,获四川省专项补贴5000万元 。通信与定位网络:中兴通讯在25省市完成80余个低空通感试点,华为与中国电信构建600米以下空域无缝连接网络,支撑滴滴等运营平台的实时调度需求。1. 上游看"国产替代+订单绑定":优先关注与小鹏、亿航深度合作的供应商(如孚能科技、光洋股份),以及技术壁垒高的材料(中复神鹰)、动力(宗申动力)企业,其业绩将直接受益于量产放量。
2. 中游抓"适航资质+生态能力":整机制造聚焦亿航、小鹏等具备适航认证与订单储备的企业;运营端重点跟踪滴滴合作方(亿维特航空)及资质龙头(中信海直),平台型企业将掌握场景话语权。
3. 基建盯"政策红利+场景适配":空管系统(莱斯信息、四川九洲)与起降场建设(深城交)是政府补贴重点领域,能源补给(巨湾技研)则随飞行器量产同步爆发。
从VT35的技术突破到中东订单的全球验证,再到滴滴的生态整合,低空经济的"天空赛道"已清晰可见。那些提前卡位核心环节的企业,正站在万亿市场的爆发起点。
数据来源公开报研和企业官网,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阁中品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