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是真是假?籍贯吵了两千年,里面暗藏玄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00:20 3

摘要:一提起盘古,多数人脑子里就一个画面:一个巨人抡着斧头砍混沌,然后身体变成山川河流。可你知道吗?这位 “华夏创世第一神”,连“老家在哪”都吵了两千年——河南说、湖南说、广东说吵得不可开交;他也不是只懂“砍砍砍”的糙汉,创造世界的细节比科幻片还精巧;甚至连“人类起

唐 榕

一提起盘古,多数人脑子里就一个画面:一个巨人抡着斧头砍混沌,然后身体变成山川河流。可你知道吗?这位 “华夏创世第一神”,连“老家在哪”都吵了两千年——河南说、湖南说、广东说吵得不可开交;他也不是只懂“砍砍砍”的糙汉,创造世界的细节比科幻片还精巧;甚至连“人类起源”,都跟他的身体碎片有关。

今天咱就扒扒盘古的“底细”,看看这位上古大神到底藏着多少冷知识。

盘古到底是谁?不是神,不是人,是“古人的宇宙想象”

在回答“盘古是谁”之前,得先澄清一个误区:盘古在先秦文献里压根没存在感,更没有记录。孔子、孟子聊五帝,屈原写《天问》,都没提过这位开天大神。直到三国时期,有个叫徐整的学者写了本《三五历纪》,才第一次把盘古的故事写出来了。

那为啥突然冒出来这么个神?其实是古人“逼不得已”。在古代,大家只知道“天地存在”,可没人能解释“天地是怎么来的”。后来道家说“道生万物”,儒家说“天命观”,但都太抽象,老百姓听不懂。于是徐整结合南方百越的创世传说,攒出了“盘古开天”的故事——用一个具象化的巨人,把“宇宙起源”这事说明白了,相当于给古人编了本“宇宙启蒙童话”。

所以盘古不是“天生的神”,是古人“用想象力补全宇宙起源空白”的产物。就像现在科学家说“宇宙大爆炸”,古人没法理解,就编了个“巨人开天”的故事,本质都是对“我们从哪来”的追问。

盘古是哪里人?是“河南人”还是“广东人”?吵了两千年没结果

自从盘古的故事火了之后,各地就开始抢“盘古故里”的头衔,其中最热闹的是河南桐柏、湖南沅陵、广东花都这三地,每家似乎都有“铁证”。

河南桐柏说:“《山海经》里写‘淮水出桐柏’,而盘古死后‘血为淮渎’,淮水就是他的血变的!”当地还有盘古庙,始建于南北朝,庙里的碑刻写着“盘古生于桐柏,葬于泌阳”,连盘古的“生日”(农历九月初九)都有,每年还办“盘古文化节”,热闹得很。

湖南沅陵说:“别扯了,徐整是武陵人(今湖南常德),他写的盘古故事,明显是听湘西的苗族传说编的!”沅陵有个盘古洞,洞壁上全是上古岩画,当地人说这是盘古“开天留下的痕迹”,连附近的村庄都叫“盘古村”,老人还会唱盘古创世的古歌。

广东花都说:“你们都不对!盘古的‘盘’是百越人的姓氏,花都以前是百越地盘,当地的盘古王庙是唐朝建的,比你们的都早!”花都不仅有庙,还有“盘古诞”民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方圆百里的人都来祭拜,舞狮、烧炮仗,跟过年似的。

其实广西来宾才是盘古文化的发祥地。人家的依据可不是空口白牙,既有文献撑腰,又有活态民俗佐证,甚至连神话版本都比别处更原始。一是文献有实锤:早在南朝就记载“桂林有盘古墓”,任昉在《述异记》里就写了句关键话:“桂林有盘古氏墓,今人祝祀”。这可是现存最早关于盘古实体遗迹的文献记录之一,比河南桐柏的碑刻早了好几百年;二是神话版本更原始,“盘古兄妹种葫芦”的故事没经过太多中原文化改造,保留了“原生性”,反而可能是盘古传说的早期形态;三是这里的汉壮共祭的“盘古节”民俗已经传承上千年;四是官方盖章证实来宾是盘古文化发祥地,并且把神话体系完整到能建景区,从传说到遗迹再到民俗,形成了完整的链条。要是盘古真有“户籍”,来宾至少得算个“祖籍地”吧?

开天辟地不是瞎砍,是“精准造物”,比科幻片还神奇

别以为盘古开天就是“一斧头的事儿”,徐整在《三五历纪》里写得特别细,简直是“精准造物说明书”。

一开始,天地是“混沌如鸡子”——就像个巨大的鸡蛋,蛋清蛋黄混在一起,盘古就睡在里面,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等他醒了,发现四周黑咕隆咚,气不打一处来,随手摸出一把斧头(没人知道斧头哪来的,可能是自带的 “创世工具”),对着混沌就是一砍。

这一砍可不简单,不是乱砍,而是“顺着力道劈”:轻的、清的东西往上飘,变成了天;重的、浊的东西往下沉,变成了地。但天地刚分开,还在慢慢合拢,盘古就只好站在中间,用手撑着天,用脚踩着地,每天长高一丈——天每天高一丈,地每天厚一丈,盘古每天长一丈,就这么又撑了一万八千年。

直到天地彻底固定,盘古也累垮了,“轰然倒地”。重点来了,他不是死了就没了,而是“身体解构造世界”,细节有些离谱:

呼吸变成风,声音变成雷,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连昼夜交替都安排上了;

四肢变成四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大山),躯干变成五岳(泰山、华山这些名山)——给大地搭了“骨架”;

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田地——连交通和农业基础都有了;

头发变成星星,皮肤变成草木,牙齿变成金石——连矿产和植物都覆盖了;

甚至身上的虫子,沾了他的灵气,变成了人类——这比 “女娲造人”还早还厉害。

从天文到地理,从植物到人类,一套“创世套餐”全配齐了。

盘古不止开天,还帮古人“统一世界观”

盘古的故事能流传两千年,不只是因为 “创世情节爽”,更因为它帮古人解决了“世界观统一”的难题。在盘古之前,各地的创世传说五花八门:北方说“黄帝造天地”,南方百越说“巨神肢解造世界”,西边羌人说“白石生天地”。而来宾的神话版本更贴近原始生活:上古大旱时,有个叫卜伯的能人抓了雷王逼他降雨,还吩咐盘古兄妹看管雷王,不许给 water 喝。结果雷王装可怜讨“潲水”(猪食水)喝,兄妹俩心软给了,雷王喝完力气大增,逃之前给了他们一颗牙齿,说种下去能长葫芦避洪水。后来洪水淹了世界,就剩盘古兄妹躲在葫芦里活下来,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结婚生下肉团,砍碎抛撒后变成了各族先民。

更牛的是,盘古的故事还暗含了“牺牲精神”——用自己的身体换世界存在,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内核,和后来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顺应自然”都能搭上边。所以盘古不只是“创世神”,成了古人“价值观的载体”——告诉后人:世界来之不易,要敬畏自然、珍惜万物。

现在全国还有几十座盘古庙,从河南到广东,从湖南到广西,每年都有人祭拜。甚至在苗族、瑶族、壮族的神话里,盘古也是重要的创世神,只是名字变成了“盘瓠”“盘王”。这说明盘古早就超越了“汉族神”的范畴,成了整个华南多民族共有的“文化图腾”。

最后问大家一句:你觉得盘古的“老家”该算哪?要是能问他一个问题,你想知道他的斧头是啥牌子的吗?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开拓者v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