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研究员,以通讯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IF=8.5)上发表研究论文,延缓鲜切西兰花黄化,有新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3 22:20 1

摘要:近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所食品微生物创新团队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8.0)发表了题为“Integration of physiological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

近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所食品微生物创新团队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8.0)发表了题为“Integration of physiological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anti-yellowing mechanism of high O2/CO2 pretreatment in fresh-cut broccoli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italica)”研究成果,该论文基于生理和转录组学综合分析揭示高O2/CO2预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延缓黄化的作用机制。

此前多项研究已证实,高浓度的氧气与二氧化碳气调短时预处理(HOCP)能有效提升双孢菇、马铃薯等蔬菜采后的贮藏品质。尽管如此,HOCP延缓鲜切西兰花黄化的作用机制仍有待阐明,其保绿特性的内在机理仍不明确。本研究发现,50% O2+ 50% CO2 HOCP能有效延缓鲜切西兰花黄化,延长货架期,显著减缓叶绿素、抗坏血酸和蛋白质的降解,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并减少丙二醛的积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HOCP通过减少活性氧积累、保持更完整的叶绿体结构以及维持较高水平的水分含量来延缓黄化。转录组学分析表明,HOCP通过协同调控叶绿素代谢、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黄酮生物合成及谷胱甘肽代谢等多条通路,介导了鲜切西兰花的黄化延缓进程。该过程的核心分子机制在于HOCP对BoNYC1、BoCLH、BoSGR、BoBCH、BoLUT5、BoCCD8、BoCHI、BoC4H及BoFLS等基因的表达调控。本研究不仅从多通路互作的角度阐释了HOCP的保绿机制,更为开发以关键基因为靶标的鲜切果蔬品质保持技术装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食品微生物团队王亮博士与陈蕾蕾研究员为本文第一作者,周庆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

来源:科学宣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