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刚火那会儿,谁都夸他清醒,敢说大陆好,敢拆穿谣言。实地拍摄上海磁悬浮,点赞大陆扫码支付,连“高铁没靠背”、“吃不起茶叶蛋”这种谎话,他也出来怼。
两岸“红人”馆长,竟然瞬间就变成了全民群嘲对象!今天他被骂翻天的情景,比电视剧还离谱!
“亲陆”形象彻底崩塌,视频点赞暴跌、粉丝爆锤,网友直接喊:玩流量?没人惯着你!
一场直播,流量网红变成全网气氛担当。馆长到底怎么把自己的路给作死了?这里有你没看到的真正理由!
他刚火那会儿,谁都夸他清醒,敢说大陆好,敢拆穿谣言。实地拍摄上海磁悬浮,点赞大陆扫码支付,连“高铁没靠背”、“吃不起茶叶蛋”这种谎话,他也出来怼。
这些操作让一部分大陆网友觉得他“拎得清”。甚至有人把他的发言剪辑成合集,在平台滚动播放,只为让更多人认可。
回到台湾,他照样嘴不留情。直播里讽刺民进党,说台当局只会瞎胡搞,还痛斥“信息茧房”让台湾变得越来越闭塞。“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句话他当面说过许多次。粉丝留言都是欢迎回家,手动点赞。
馆长自己已经飘了,觉得自己成了“两岸桥梁”,甚至还试图在大陆阅兵期间凑热闹,暗示希望被官方邀请现场直播。
他把地图摊开,信誓旦旦地宣称:“要是能去现场看,我肯定全程直播给台湾同胞!”这套说辞背后藏着他的盘算。
但群众看得很明白,大家只是认同他话里的立场,从没真把他当什么特殊人物。真正支持的,是反台独和统一大方向。
弹幕正谈着两岸经济,有网友刷出“直接武统,别浪费时间”,气氛明显紧绷。这是不少网友的激烈情绪,也有别人劝理性讨论。
没想到,馆长突然暴跳如雷,开骂开怼,脏话加上桌子拍打,比直播带货都带劲。开始指责网友“没脑子”、“贬低台湾”,又强调“2300万同胞不是蚂蚁,轮不到你们评论指挥。”
曾经的“宠儿”,一夜变成人人喊打。馆长转头诉苦,说自己在台湾天天撑大陆,结果还被大陆网友这样对待。他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感情牌打得满满,可观众根本不买账。
他把“挺陆”当成交易,还觉得自己理所应当能获得更多特权?!
这不是吃力不讨好的表现,这是流量思维把两岸严肃议题当成个人买卖。他想捞好处,甚至觉得只要喊两句口号就能获得全网庇护。
但很快,大家翻出他的过去。2020年以前,馆长还常常直播里抹黑大陆,宣称“经济全靠炒作,民生不堪”、“年轻人工作难找”,甚至阴阳怪气地跟绿营唱和。
转折点,恰好是他跟绿营政客闹翻,流量不行后,才转头夸大陆。他身份转变如此明显,群众直接认定他是“双面人”,只为流量和利益活着。
一句“戏精”直接盖棺定论!网红本色暴露无遗!
现在的馆长,台陆两头都凉了。大陆网友不吃他那套,纷纷炒冷饭,喊着封杀、抵制,连被他推荐过的商品都被拒绝购买。
台湾网友也彻底把他甩开,当初赞他敢喷民进党的人,现在觉得他立场不稳,根本不是可托之人。绿营顺势调侃他“两岸都不要”。
他在直播间继续嘴硬,说“只是跟网友吵了两句”,将责任都推给对方。偷偷删掉争议视频,却掩盖不了粉丝、流量极速下跌的事实。
以前每条视频点赞破万,现在只有三四千,评论里全是“戏演完了?”“吃完流量就翻脸?”主动站队骂他,成为潮流。
没有原则的立场,利用两岸问题自肥,网友能惯着你吗?
有人认为他把流量当成了最高光环,根本没把立场当底线。也有人说:两岸问题本来就不容戏谑,“耍滑头,迟早栽跟头!”
馆长依然搞不明白两岸支持谁。他以为只要会说两句好话就能吸引流量、赚取忠诚,其实群众从始至终只认立场、不认人。
他的翻车,是靠“表演”炒作,最终流量用尽,好处捞不着。没有底线的两头下注,最后落得两头不是人。
馆长的失败,给多少网红提醒?一味装样子,这份流量到底值多少钱?网友其实根本不缺一个桥梁,人家等的是实打实的态度和责任。
场上还有其他“戏精”想碰两岸议题,看到这个结局,会不会琢磨自己脚下的路?群众可不会为了一时表演就买单。
总有人问,这样的网红到底错在哪儿?尺度和立场是不是可以模糊?
两岸真正需要的,是坦诚,是责任,是愿意为统一尽力的人。你们觉得,他还能翻身吗?现在还有人会信他一句话吗?
你怎么看网红在两岸议题上的表演?流量和责任到底哪个该第一?会继续支持“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吗?等你来评论!
来源:老武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