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亮维权战:当“综艺紫微星”沦为网暴猎物,谁在消费17年婚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20:59 1

摘要:节目收官一年,李行亮的长文终于撕开了真人秀的后遗症伤口。那个曾凭“熏鸡事变”带火《再见爱人4》的“综艺紫微星”家庭,如今活在有组织举报与子女被辱的阴影里,这早已不是“黑红”剧本能解释的荒诞。

节目收官一年,李行亮的长文终于撕开了真人秀的后遗症伤口。那个曾凭“熏鸡事变”带火《再见爱人4》的“综艺紫微星”家庭,如今活在有组织举报与子女被辱的阴影里,这早已不是“黑红”剧本能解释的荒诞。

网暴的屠刀从屏幕延伸至现实:黑粉用问卷星导演集体举报,虚构行程毁掉李行亮商演,让他从出场费看涨20万跌至近乎待业;恶意诅咒穿透家庭边界,将“侏儒”“龅牙”的污名砸向无辜孩童。当麦琳因减重30斤获“励志”评价时,没人追问她直播哭诉“过得不好”背后的抑郁困境。

争议的核心从婚姻矛盾变成了流量绞杀。有人骂他们“黑红变现”,却忽视麦琳转让公司股份的决绝;有人质疑李行亮“表演型维权”,却避谈17年北漂、三胎生育的婚姻底色。心理咨询师点破的原生家庭困局,早被舆论简化成“控制狂”与“冷漠男”的标签战。

这不是夫妻二人的独角戏。节目组收割“离婚届春晚”的流量,品牌借“熏鸡事变”狂销百倍,唯有当事人要为镜头放大的瑕疵买单。当网暴从批评升级为违法,当私人生活沦为公共谈资,李行亮的诉讼与其说是维权,不如说是对“娱乐审判”的反抗。

镜头早已关闭,婚姻的灾后重建仍在继续。这场漩涡终该让我们清醒:真人秀该展示的是关系的复杂,而非网暴的靶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大家谨言慎行,友友们评论区欢迎大家留言。​​​​​

来源:汤妮爱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