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水果夜市撬动产业富民新引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17:55 1

摘要: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西南偏隅,素有“广西水果之乡”美誉。近年来,该镇依托资源优势,以“小切口”撬动“大产业”,将30年自发形成的“水果夜市”培育成日均客流超2000人次、日销鲜果40吨的“广西水果第一夜市”,探索出“夜市搭台、产业唱戏、农民受益

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西南偏隅,素有“广西水果之乡”美誉。近年来,该镇依托资源优势,以“小切口”撬动“大产业”,将30年自发形成的“水果夜市”培育成日均客流超2000人次、日销鲜果40吨的“广西水果第一夜市”,探索出“夜市搭台、产业唱戏、农民受益”的产业富民新路径。

发展水果夜市,基础设施是关键。那陈镇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手棋,打造辖区“果园—市场”1小时交通圈,实现“田田通、坡坡连、夜市亮”。外联方面,该镇先后推动吴圩至大塘高速公路、龙胜至峒中口岸公路南宁吴圩至上思段、国道G359大塘至渠黎公路双鱼良桥改建等重大道路项目通车,特别是2025年初双鱼良桥新桥投用,彻底解决近8年限高限宽的“卡脖子”问题,大型冷链货车可直抵镇区,降低通行成本的同时,加强了与大塘镇、吴圩镇等区域的经济联系。内畅方面,该镇整合财政衔接、农村道路小修保养等多类资金,近年累计投入2500多万元建成村屯硬化道路35公里、产业道路6条,便利农产品运输与村民出行。

在农业生产保障上,该镇推进高标准农田、糖料蔗“双高”等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新建机耕路56.5公里、灌溉管网28.33公里,让水果主产区实现“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为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夜间经营保障上,该镇利用各类资金在各村主干道、镇区进宏市场周边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高杆射灯18盏、监控探头480个,配套150个停车位,增设100余处交通微循环标识,实现“亮灯到摊、监控到点”,将夜市经营时段延长至次日凌晨,还成立交通和市场整治轮值组维护秩序与安全,提升交易效率和消费体验。

夯实“夜市爆品”供应链,果品种植提档升级是核心。那陈镇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适宜火龙果、百香果等优质水果生长。该镇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方向,通过引进新品种、强化技术指导等举措,推动水果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年产量从2021年的3.8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5.1万吨。

在规模化发展上,该镇打造那徐芒果产业示范园、西宁火龙果示范园等一批示范园区和家庭农场,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格局,核心区水果种植面积约2000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约5万亩,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带,其中那徐芒果获绿色食品认证,火龙果有“那陈”牌商标。在品质提升上,该镇与广西大学、广西农科院共建“产学研”基地和“水果试验站”,引进钦蜜9号百香果等12个优质品种,平均售价高于老品种,水果商品率5年间提高5个百分点,2024年钦蜜9号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成夜市“断货王”;同时组建“专家+土专家”技术服务队,每年举办“田间课堂”2期以上,培训果农300人次,推广多项新技术,发放2万本技术宣传册。在政策扶持上,该镇推出产业奖补、脱贫小额信贷等“组合拳”,产业奖补每年最高5000元,脱贫小额信贷最高5万元,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产业奖补760.53万元、脱贫小额信贷1731.2万元等,有效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

水果夜市的发展,让农民增收提速,共享红利。以往果农依赖批发商压价收购,价格不稳定、利润薄,如今通过夜市直销,减少中间环节,果农掌握议价权,售价普遍提高10%~30%。维坝村果农吴万国种植500多亩百香果,借助夜市每晚销售500公斤以上,年收入超30万元;和平村村民李琳每晚销售龙眼数百斤,2个月增收近万元。

据统计,参与夜市销售的农户超300户,带动间接就业超1000人,涵盖采摘、运输等多个环节。夜市还激发返乡创业热潮,部分年轻人尝试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守住“零返贫”底线。2024年那陈镇水果总产量约5.1万吨,2025年预计达5.4万吨,水果种植和销售成为农民增收主要来源之一。

那陈镇不仅有优质水果,还扶持发展那陈美昌豉油、维坝韦氏甜扣肉等土特产品,其中和平村农利来种禽产业示范区获评自治区级产业示范区,那陈美昌豉油列入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陈苏氏糯香米醋等列入良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镇还获多项荣誉,邕乐村、和平村先后获“全国文明村镇”等称号,同时是中国“嘹啰山歌”民俗文化发祥地、桂西南“盐马古圩”及广西平话文化重要源头之一。

正如良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泽海所说:“夜市就是个窗口,可以把特色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推送到市场上。”未来,那陈镇将立足区位和生态优势,借助“水果夜市”流量,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旅产业,推动“水果夜市+文旅”“水果夜市+非遗”等融合发展,打造综合性夜市经济品牌,实现“果香飘四方、农民富一方”的乡村振兴目标。(周信誉何璇)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