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让替身上吊,任贤齐大骂后,麦浚龙迎来自己的下场 王晶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17:34 2

摘要:可真正让人后背发凉的,是那张海报:替身被吊在半空,脖子抻成一条直线,官方还配字“真实窒息”。

“4亿港币,8年,7小时剪成2小时,票房1.2亿。

”——这几个数字一摆,谁都能闻出糊味。

可真正让人后背发凉的,是那张海报:替身被吊在半空,脖子抻成一条直线,官方还配字“真实窒息”。

有人当场骂“变态”,有人默默退票,更多人一边骂一边好奇:这片子到底疯成啥样?

先说最扎眼的,那场“真吊”戏。

武指熊欣欣原话:“导演要一分钟不喘气,替身真被勒,脸紫了才喊停。

”拍完后,替身送医院,颈椎错位;任贤齐当场摔剧本,戏份被剪得只剩背影。

后来金像奖后台,有人追问麦浚龙,他只回一句“为了真实”。

真实?

观众只记得影院里此起彼伏的“啥玩意”——故事断成PPT,人物像打卡,枪战戏突然开始又突然结束,连豆瓣热评第一都是“看完像被吊的是我自己”。

票房血亏,可神奇的是,港澳票房占了35%,比内地高出一截。

为啥?

那边不少观众吃“cult味”这套:暗黑、癫狂、不解释。

但内地大多数人要的是“讲人话”,你砸4亿拍了个超长MV,谁陪玩?

更尴尬的是,片方最初把“真上吊”当噱头,结果短视频一爆,评论区全在刷“杀人片”,吓得影院连夜撤海报,排片从15%跌到5%,第二天猫眼预测直接腰斩。

有人扒皮,说麦浚龙根本不在乎回本——老爸麦绍棠是中建电讯主席,家底厚到“亏4亿当交学费”。

王晶就在直播里开喷:“富二代玩电影,烧的是老爹的钱,烧掉的是别人的机会。

”话糙,理不糙:同档期小成本港片《毒舌大状》1000万成本,票房破亿;这边1.2亿票房,分账下来亏掉底裤,连带着后面三部港资大片紧急缩预算,投资人现在看到“艺术追求”四个字就PTSD。

最惨的是底层工作人员。

一个跟组灯光师匿名发帖:为了赶那场“雨夜爆炸”,团队连续开工32小时,时薪折合下来比麦当劳还低。

帖子最后一句:“我们拿命填他的梦,他拿我们的命当壁纸。

”帖子秒删,但截图疯传,直接导致香港电影工会连夜开会,把“特技演员连续工作上限”从12小时砍到8小时,违者罚款——第一次用行政手段给“艺术家”戴紧箍。

当然,也有人因此得利。

任贤齐罢演后,被业内捧成“良心哥”,直接受邀当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安全顾问,2023年尾牵头搞了个“特技演员保险基金”,首批资金2000万,规定“凡港片危险动作,必须给演员买足保险,不然不给开机”。

金城武更绝,经纪人放话:以后合同里必须加“导演不得要求演员或替身进行危及生命的真实表演”,违约直接十倍片酬赔偿。

网友笑称:“以后片约里得先问一句,‘你家导演上吊不?

’”

片子凉了,话题没停。

B站影视区UP主把《风林火山》剪成“鬼畜”——两小时正片缩成三十秒,全是“吊、炸、懵逼脸”,播放量破千万,弹幕齐刷“感谢导演替我们排雷”。

抖音更损,把票房曲线做成心电图,配文“富二代的心跳”,点赞80万。

连麦浚龙自己都看乐了,在11月香港亚洲电影节上自嘲:“如果骂我能让大家关注电影安全,那这4亿也算花得值。

”顺带官宣:4小时导演剪辑版明年上线流媒体,一刀不剪,加回所有被删人物线。

评论区瞬间分裂:一边是“谁还敢信你”,一边是“我就想看看到底能癫成啥样”。

说到底,观众不是不能接受“疯”,是不能接受“拿别人的命疯”。

你可以烧钱、可以炫技、可以剪得七零八落,但别把替身当耗材,别把同事当工具。

电影是梦,可梦也得有人味。

下次再吹“为了艺术”,先把保险买齐,把工时砍好,把故事说圆——不然,吊在海报上的,不止一个替身,还有整个港片的脸。

来源:C姐说娱乐

相关推荐